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雷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3)
为了研究先秦墨家学派的义利观念,采用诠释学方法,从前后期墨家义与利意义的生成着眼,比较前后期墨家义利观念的阐释方式,考察先秦墨家学派义利观的发展.前期墨家重在"义"的"量的扩张",后期墨家"通约"了前期墨家义利思想,注重探究义与利在心理层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周世兴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1):5-9
先秦儒墨法家义利观是传统义利观的源头活水。无论是孔孟的先义后利和荀子的以义制利 ,还是墨子的贵义兼利和韩非子的崇法尚利 ,它们在当时及其以后的历史命运表明 ,义利观归根结底是社会各阶级之经济利益及力量对比在道德领域里的反映。总的来说 ,中国古代没有形成近代功利主义那种追求个人幸福、个人利益的义利观 ,也没有形成独立的个人利益主体 ,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和范围内阻碍了社会现代化进程。尽管如此 ,先秦儒墨法家义利观仍然为我们留下了可以进一步挖掘的思想资源 ,就某些方面来说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利观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超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5-38
先秦儒家的尚贤思想以血缘亲情的人才标准为核心,主张人文伦理的人才素质,形成尚贤和亲情的双重选拔原则。先秦墨家的人才思想以物质功利的人才标准为核心,主张物质技术的人才素质,形成唯贤的绝对选拔原则。儒家尚贤,强调"仁"的价值,有人文伦理的典型特征。墨家尚贤,强调"兼相爱,交相利"的价值,突出物质技术特征。儒家的文化维新思想,使其尚贤思想符合历史发展,余韵悠长。墨家的现实功利思想,使其尚贤主张显赫一时,但很快就消弭于历史之中。 相似文献
4.
叶富春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3
义利活动实际上是人类活动总体中同时存在而且具有横断意义的两大方面,在价值追求中犹如一体两面。事实上,举凡物质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活动中,都既在求义,也在求利。二者渗透于人类活动的每一方面、每一侧面、每一阶段甚至每一环节,并力求统一起来。但是,在历史上,在实际生活中,求义与求利并不』总是统一的,相反却时常表现为分离甚至冲突对抗。严重的义利冲突甚至会危及一个群体,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生存、稳定和发展繁荣。先秦儒家正是基于对我们中华民族安危治乱的考虑才在符合我们民族文化特点和社会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通过… 相似文献
5.
彭炳金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先秦儒家在义利关系方面基本的价值取向是重义轻利,但并不绝对反对求利,因此主张先义后利,以义制利,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先秦儒家义利观本身包含着积极、合理的因素,弘扬这种见利思义的重义优良传统.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廉政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许青春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4):67-69
兵家是我国古代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作为先秦兵家军事理论的指导思想,先秦兵家义利观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本文从功利原则、权谋之道和仁义之道等方面对先秦兵家义利观进行了历史考察。研究先秦兵家义利观,对于我们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先秦道家对义利关系持超然的态度,试图超越世俗的义利,寻求一种永恒的价值标准,以实现个体存在的最高价值。从形式上看,这似乎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义利观,但就其内容实质而言,又确实蕴含着对义利关系的深刻见解,可以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义利观。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来看,先秦道家轻视个人的物质利益和生活享受,注重精神世界的追求与修养,含有推崇自然之义的因素,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思维视角。 相似文献
8.
9.
许亚非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6)
先秦儒家的义利观是义利两有,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以义制利,重义轻利。西汉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后儒们愈来愈把义和利、公利和私利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0.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2-87
现代人权概念是西方的舶来品,进入中国之后未必适应中国的国情,因此有必要从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发掘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第一次高峰期的先秦无疑是研究我国人权思想的重要历史阶段。对先秦儒家三圣的仁政、人性、民生等具有人权性质的理念进行分析,提炼出中国早期具有特色的人权观,再通过移古易今的方式,以期为当代中国人权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12.
张素玲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9(4):50-52
义利问题,是道德价值论的基本问题.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儒家义利观有着丰富而复杂的蕴涵."以义制利"、"义以为上"是儒家义利观贯彻始终的思想,同时也是其积极合理的内核.这一基本精神对铸造和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在当代社会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儒墨两家作为中国古代的两大教育学派,在教育思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在教育作用的发挥上,儒家重"德政",墨家重"下教";在教育内容上,儒家重"人文",墨家重"科技";在教学思想上,儒家重"启发",墨家重"强教",等等。认真分析儒墨两家的教育思想,取长补短,吸收其中有价值的思想对我们当下社会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人欲观的基本倾向,即“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强调从民所欲,强调士君子、为政者要以义制欲,并提出了化利己之欲为仁爱之心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在当今市场经济建设中所面临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社会伦理与个人道德的冲突中,先秦儒家的人欲观较之于宋明时期理学的人欲观有更多的合理性和健全精神 相似文献
15.
先秦儒家的农业开发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友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1):141-143
根植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先秦儒家,提出了注重把握农时、推行惠农政策、发展大农业系统、推广"绿色"农业技术、保护农业资源等一系列独到见解,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农业开发思想.它对当前社会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晓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3):9-15
对先秦墨家学说及其与儒家礼治学说的学术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系统解析,认为墨家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儒家礼治学说的畸形变种,是对儒家礼治学说的一种理论反动,其学术进步性并没有现代某些学者所认定的那么夸张。 相似文献
17.
民生问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归根结底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先秦时期儒家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中饱含了丰富的民生思想,主要表现为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政治民生思想;养民富民惠民的经济民生思想;大同的社会民生思想,这些民生思想对当前中国共产党改善和保障民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杨冬玲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281-283
大学生是最有活力,最富有创造性的群体,党和国家一直很重视他们能否健康发展.近年来,由于受到不良的社会思想以及西方消极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出现了严重偏差,高校生命价值教育严重缺失.我国先秦儒家思想中关于人的生命价值方面思想丰富,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提供了丰富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学术界在儒墨对比问题方面的研究仍集中在爱人、尊贤、修身、仁义、义利、忠孝、节俭、天命鬼神、礼乐制度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上,涉及两家在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文学思想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并出现了用出土简帛等新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的新方法,研究领域也有所扩展。总体上比较两家区别的论述多,而探讨二者之间联系及应用的论述较少。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