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机媒体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手机是作为人际语音通讯工具而诞生的,但由于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它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媒体的特征。结合国内外数据和案例,梳理出目前手机媒体的应用状况,并对其传播特征和发展前景进行初步的分析。从媒体内容上看,手机应用主要包括手机小说、手机新闻、手机电视和手机学习等几类。手机是互联网的延伸,因此手机同样具有数字化、互动性和多媒体性。但手机又是一个移动终端,设备的便携性要求其传播的信息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以满足随时、随地的互动要求。随着3G手机的普及,手机媒体的功能将更加强大。手机有望成为继第四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成为新一轮的研究和应用热点。  相似文献   

2.
手机媒体是一种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载体的媒体,手机媒体传播的特点是即时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结合,我们可以称之为"人际大众传播"。本文认为,作为"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成员,手机媒体对大众传播的广泛参与,优化了传播过程,弥补了以往大众传播的缺陷,同时也打破了主流媒体原有的传播思路与格局,对主流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的时代,手机媒体因其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受到当代大学生的欢迎。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正视手机媒体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增强手机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开发和运用,探索手机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4.
移动图书馆是图书馆服务的发展与创新。文章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移动图书馆系统为例,介绍了手机媒体的移动图书馆的设计与实现,利用该系统来拓展读者服务,为用户提供一个移动的读者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5.
手机媒体作为音乐传播的一个新途径,如今不再仅仅应用于生活中人际通讯,还影响着音乐文化的大众化传播。在这个文化快餐化的时代里,手机多功能的整合无疑为音乐的大众化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手机在传播与接受方面的随意性与个性化特点,使之与传统的传播媒体相比,具有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手机媒体是当今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文章通过阐述手机媒体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习方式和阅读习惯、价值观的影响,从社会、手机媒体、学校教育、大学生自身几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媒体。  相似文献   

7.
在手机媒体影响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对"90后"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更加复杂和艰难。本文通过引入媒介依赖理论,分析如何在手机媒体环境下采取有效策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使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各种新情况的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创新团的组织形式、工作手段、工作机制以及构建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手机作为人际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随着手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它所承载的人际传播意义内涵有了很大的拓展,越来越体现出互动性、个性化的特点,开创了人际交往的新方式。本文从手机语音传播、手机短信传播、手机微博传播这三个方面入手,研究手机媒体在人际传播视阈中所呈现出的新特质以及对于个体自我形象建构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日本I-MODE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和不足之处,指出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企业模式上,手机媒体在中国的发展都不可能直接拷贝I-MODE模式,只能以I-MODE为借鉴。中国电信发展迅速,手机媒体在中国现阶段发展的重点是手机短信,手机短信市场巨大,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虚假与不良信息传播、侵犯个人隐私、信息垃圾、信息安全等。然而可以预见,随着3G在中国的逐渐普及以及相关法规的完善,手机媒体将实现网络化、宽带化,将带来一个巨大的媒体市场。  相似文献   

11.
手机媒体提供给大学生即时多样的互动交流方式,同时也促使大学生网络依存度的加深,日渐促成这个群体独特的网络亚文化.大学生网络亚文化在表达方式上表现为"圈子文化"、网络游戏、网络恶搞、网络艺术作品、"围观文化",认识并反思这种亚文化,需要我们从社会背景、文化发展动力、大学生的心理因素等方面来剖析其生成原因,并分析这种亚文化的影响.而在对手机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回应层面具体为心态方面,包容大学生的文化选择,寻求共鸣与教化的统一;在主体方面,关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寻求诉求与境况的统一;在教育途径方面,凸显主流文化的"线上"比较优势,寻求内容与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手机媒体的出现与使用,使政府信息广泛传播,但由于国家及相关部门对手机媒体缺乏严格的监管,再加上手机媒体信息发布平台主体趋向于多元化发展,内容庞杂,较难对其进行监督,使政府在运用手机媒体发布信息的过程中,信息的权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运用案例对比分析的方法,从信息权威性的基本含义及手机媒体平台特征的角度出发,提出从信息源、信息接收过程到信息接收方的全面提升手机媒体发布政府信息的权威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手机将成为第五种大众化媒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手机所具备的媒体条件入手,分析了手机的优势与弱点,指出手机在传播手段上时空兼备,传播时效上迅速简捷,信息储存方面持久随意,与受众可以交流互动的特点。通过手机媒体与其他四种大众传媒的对比分析,提出在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的趋势下,手机具备成为大众化信息媒介平台的条件。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全球3G手机的逐渐普及,手机不仅是人们的通信工具,而且正在通过其增值功能形成一种新兴产业门类,并与其他主流媒体一起承担起大众传媒的责任,手机将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种大众传媒。  相似文献   

14.
随着手机媒体的日益发展,如何对其实施有效的管理,这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研究命题。围绕此命题,文章借用问题管理思维模式,尝试建立起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挖掘问题为基础、以表达问题为辅助的手机媒体管理模式。据此,文章对手机媒体问题进行了界定和详细的类目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以动态性、协同性、综合性为主要特征的手机媒体管理思维框架。  相似文献   

15.
徐玫  郭乔 《金陵瞭望》2007,(21):36-36
当前,机关共青团组织面临的内外环境、团员青年的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新形势,只有突破传统的工作模式,才是团建工作生命之所在。为此,机关共青团工作不断更新工作理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紧密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机关青年的实际需求,立足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服务社会,探索新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高校最切近学生的一个组织,其职能的有效发挥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而在当前高校共青团的所有职能中,服务职能是最为紧迫、最为关键,也是最能适应时代要求的一项职能.笔者认为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来规范,必须从高校共青团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组织两方面入手,形成独具特色的适合本校实际的服务职能发挥机制.本文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的视角出发,以当前高校共青团服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为背景,针对当前高校共青团服务职能发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求高校共青团服务职能发挥机制新模武之对策.  相似文献   

17.
手机的社会化媒体是当今人们使用手机的重要原因,也占据了使用时间的大多数,大学生群体对于手机社会化 媒体的使用尤其突出。作为一种媒介形式,手机社会化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多种影响和效果。文章试图从手机 社会化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入手,分析其影响类型,从而对其使用群体的媒介接触行为进行反思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手机媒体“快速入侵”大学校园,对大学生主题教育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大学生“低头族”增多,对手机产生依赖性等都迫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主题教育进行新的思考,树立手机校园文化理念,加强主题教育引导和监管,建立手机网络信息反馈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手机媒体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尽管它拥有便捷性的优势,但利用手机媒体发布政府信息也会产生巨大的成本。政府信息发布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不能仅由政府承担或由公众个人承担。从手机媒体发布政府信息成本产生的根源入手,分析了各项成本的来源及主要用途,提出了由政府主导,运营商及公众个人相互配合的成本承担方式,同时也揭示了其中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手机媒体已经成为青少年建构亲密关系与接入社交网络的代码,有助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建立。青少年会在社交场合选择使用手机作为自我隔绝的一种途径,造成“在场的缺场”,却与外部空间的他人产生认同。手机虚拟社区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青少年社会认同的实践过程。青少年借助手机消费来表达和传递意义,表现其生活方式,建构身份并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但他们容易被消费欲望所俘获,从而导致自我认同的感官化和肤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