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世纪初期,俄国文学发展史上出现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与文坛上有盛誉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会见。由此开始了他们十年左右的交往和相互影响。高尔基继承和发展了托尔斯泰所坚持的俄国文学的优秀传统。我们从高尔基与托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先行者孙中山,就主张未来的中国要走既非资本主义、也非共产主义的"中间道路",即"民生主义"道路.它开创了二战后许多亚非拉独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先河.  相似文献   

3.
"言志"在先秦合有儒家政教的因素,唐宋文论的"载道"同它一脉相承.而周作人却赋予它以新意,强调作家意识的自主性、随意性,并将它作为审美批评的一条重要标准.周作人的"言志"既继承了古代重主观印象与感悟的批评传统,又注意从批评对象寻求作家对人的价值、个性的尊重与张扬,因而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在瞿秋白的译作中,所占比重最大、选择资料最全面、涉及面最广泛的是高尔基的作品。对于1930年前后的中国左翼文坛而言,高尔基及其作品的典范性对中国革命作家和革命文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作为一个文学家,高尔基的精神和作品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文学本身:高尔基成为无产阶级作家的理想化身,其作品被视为现实主义文学的最佳范本。从范本译介、思想解读、文论阐释三个方面,瞿秋白介绍了高尔基的艺术成就与艺术思想,阐发了革命作家的典型特征,探讨了普罗现实主义文学观,强化了普罗现实主义文学是适合中国左翼文学的发展范式,为中国左翼文学的理论建设和创作提供了最完备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作家玛克西姆.高尔基对朝鲜现代作家李箕永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箕永幼年丧母,生活穷困潦倒,社会经历与高尔基相似,加之高尔基的作品契合朝鲜救亡的时代主题,所以引起李箕永的强烈共鸣,进而影响其创作意识、题材选择、思想内容的倾向性和创作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在18、19世纪欧洲那些反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文艺作品中,以爱情生活为主线的占了极大的比重。一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作家,通过爱情的描写,提倡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个人英雄主义,以此来反抗封建等级思想,这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倾向。我们读司汤达的《红与黑》这部小说,就要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指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和李健吾是"京派"批评家中的"两翼",他们将表现真诚的人生与人性作为其文学批评观;风格批评注重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作品的整体审美价值;对待作家作品持以公平与宽容的批评态度。该文将他们置放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通过对他们批评特点的比较,显示出他们的文学批评作为独特存在的艺术魅力,为今天的文学批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在他的多部长篇小说中创作出了一系列"自然人"的形象.霍桑笔下的"自然人"形象,都生活在远离尘嚣的自然世界里,他们蔑视清规戒律,热情地追求自由,与道德沦丧的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罪恶格格不入,代表了和谐的精神和力量.他们虽有统一的性格特点,但其命运却不尽相同,而从这种差异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作家关于"自然人"的思想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迷惘的一代"和"伤痕文学"这两个文学流派虽然出现在不同的国度,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但却有相似的创作背景和动机。"迷惘的一代"作家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他们的一些作品作为经典和名著而留存下来;"伤痕文学"由于思想性上欠深刻和艺术手法的幼稚,很少有作品作为经典留存。  相似文献   

10.
高尔基以人民为本位的无产阶级人道主义迥异于以个人为本位的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其人道主义涵纳的底层情怀、平民意识和人民性特质,引发了鲁迅、茅盾、夏衍、艾芜等中国左翼作家的精神共鸣与对话。这种共鸣与对话或表现为高尔基文学创作对左翼作家的直接影响,或彰显为高尔基与左翼作家精神层面的相互呼应。这些影响与呼应的存在,极大丰富了20世纪30、40年代的左翼文学世界,形成左翼文学创作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1.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之时,作为社会问题之一种的儿童问题也从长期被忽略的位置上显现出来,受到一些作家的重视.叶圣陶和丰子恺是当时对于儿童问题有特别贡献的两位作家,他们不同的生活环境、性格特征、生活态度使他们拥有了不同的看待儿童的视角,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儿童观.儿童观的不同影响着他们的文艺创作,即叶圣陶的儿童文学创作含有"儿童教训"的规训色彩,而丰子恺那些关于儿童题材的散文和漫画,则现出"儿童崇拜"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正> 前言高尔基曾经在他和他的孩子合影上,题着这样一句言简意赅的话:“高尔基和他的作品。”这使我们想到:作品——作家的“孩子”。这句深蕴哲理的题辞,耐人寻味地表达了高尔基洞察艺术规律的真知灼见。一些天才的作家,通过自己心灵的哺育,再创造了许多类似自己“孩子”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活在我们每个人形象体验的审美世界之中。莎士比亚曾被人们尊称为人世间的第二造物主,高尔基也称赞列夫·  相似文献   

13.
高尔基人类文学史上一代大师,他以独特的创作风格与视角给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贫苦人民生活的画卷.在他的底层画廊里女性人物更是作家关注的焦点,她们生活在贫困、压抑和恐惧中.作家通过自己犀利的笔给我们刻画了底层女性的形象,但是这些女性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她们是具有流动性.在作家的前期作品中女性形象大多是被动的,后期的作品中女性形象是主动的.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是一个大量产生精神"浪子"的时代,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大师,鲁迅给传统"浪子"形象赋予了更多的现代精神内涵.在鲁迅的文学世界里,作为永世流放的"异乡人","浪子"是寻找的主体,是肩负时代启蒙重任却又置身于虚无之境的知识者.鲁迅笔下的"狂人"、"过客"、"孤独者"等"浪子"群像,也是鲁迅对自我精神形象的变形书写.  相似文献   

15.
论"反叛"犹太传统的美国当代作家菲力普·罗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思是一直活跃在文坛的美国犹太文学代表作家。但是,美国主流文学并不认为他是个具有强烈的犹太意识倾向的作家,原因就在于他的作品所表露出来的"反叛"精神,而这种所谓的"反叛"却是所有犹太作家面对"同化"或实现"美国梦"的困惑,也是他们从少数话语的角度对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品质的确认。  相似文献   

16.
张东荪是一位笃信民主主义并对民主主义有过深刻研究的思想家.他认为民主并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而是一种"文化之全体",是一种文明形态;自由、平等、理性、人权等概念构成民主主义的基本内容,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同一回事;民主主义正为现代中国所必需,"士"便是实现这种新文明的主要托命者,传统文化中也隐含着迎接这种新文明的若干接轨点.张东荪宣传的虽然本质上仍是资产阶级民主理论,但他的许多大胆创新和独立思考精神为今天的民主建设提供了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17.
纵观沈从文的一生及其作品,都有一种执拗的"乡下人"情结,从地域、民族、个人等角度看,这个"乡下人"情结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作家的一种自我定位,体现了作家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价值倾向,并对作家的叙述方式、创作主题乃至创作倾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陕西作家创作上的成败得失,都与其"楞娃"做派密切相关.他们对文学生死以之,并因此而具有一种悲壮精神,但却是在不需要壮烈的对象上过于壮烈的悲壮.他们在创作题材、创作潮流上缺乏开创精神,却往往以将其推向极端的方式推波助澜.把握"一根筋"的"度",对陕西作家及当代文学都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9.
现实主义作家和浪漫主义作家都有巨大成就,不可扬此抑彼.二者所用的创作方法不同,目的却是一样,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不能用现实主义关于典型的标尺作为权衡浪漫主义或其他创作方法创造典型人物的共同尺度.雨果经历复杂,世界观产生了许多前后矛盾的痕迹,但他始终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和小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雨果也塑造了许多具有理想化特征的不平凡的人物.这些人物与现实主义作家所写的典型人物不同,属于浪漫主义典型人物.马克思恩格斯对浪漫主义作家批评甚多,从政治观点来看,无疑是正确的.诚然这些作家有其弱点,但包括雨果在内的浪漫主义作家在文艺创作中有很多地方值得赞扬,故不应对其大加贬抑.  相似文献   

20.
董必武从清末秀才经过民主主义革命的洗礼,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早期思想的转变经历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由封建礼教的叛逆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接受,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实践者到马克思主义者身份的转化,从组织上的入党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