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将在1999年12月20日继香港之后成为我国第二个特别行政区。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建立的澳门行政特区与香港行政特区在政制上有相同的方面,即它们都是中国的特殊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运作机制上都采用行政主导、司法独立,行政与立法的关系是既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然而,它们在行政长官等主要公职人员的宣誓效忠、任职资格及司法制度的设置上又有一些区别 相似文献
2.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
中国政治体制六权分工的新概括,即党中央的领导权、全国人大的立法权、国务院的行政权、人民政协的协商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权、中央军委的军事权六项国家权力的分工体制,它是基于职能的分工体制,而不是分立体制,党的领导统合是分工体制的基础。六权分工体制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探索形成的,渊源于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八大开始奠基,文革期间受到了破坏,改革开放后,开始恢复重建,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
本文对1997年后香港特别行政压政治体制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一)设计未来香港的政治体制没有先例可循,应有一些立法指导原则作为遵循。(二)未来香港的政治形式是:司法独立,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互相制衡、又互相配合。它不应是议会制、总统制、现行的总督制,也不应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而是“一国两制”下的、适合于香港情况的一种地方政权形式。(三)行政长官应有适当的权力,发挥行政效能,立法机关应享有立法权,公务人员等制度基本保留,以利於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相似文献
4.
香港地方治理的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祉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3):47-51,96,127
地方治理是否有效,对于一个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治理都至关重要。香港特区政府能否有效施政,关键要看地方治理是否顺畅及有效率,能否反映基层民意,能否切实回应地区居民的诉求。针对现行香港地方治理模式存在制度性问题,本文拟建构一个"政府主导、地区为本、条块互动"的多元治理模式,并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5.
万昌华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2):1-3,8,97
黄宗羲的国家政治体制思想主要包括限权君主制、朴素议会制与内阁制,以及主张实行地方高度自治等。他的这些思想与专制型政治体制完全对立,具有浓厚的契约性、民主性、现代性和社会公正性,对于我们今天的行政体制改革与政治文明建设事业,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慧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6):55-57
中国政治体制的形成和实行受制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生态环境,这种独特的社会生态环境影响和"规定"着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和逻辑,制约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和策略的制定,并且它本身又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其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相适应和协调,实行坚持与发展、改革与稳定、克服与发扬相统一的方针,以实现其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英华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1):1-2
越南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是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而建立的,其革新开放前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形成是受国内长期的战争环境、政治传统和政治体制、中国的封建王朝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以及盲目照搬苏联模式而形成的.追溯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模式形成的根源和影响因素,对于研究越南政治体制改革有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叶正国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78-82
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并不是三权分立,而是以行政长官负责为核心的行政主导制,行政权相对于立法权和司法权处于优位,但并不是支配地位,司法权独立,行政权和立法权既分立制衡又互相配合的政制结构模式,实质上是以行政长官为权力结构核心的权力配置模式和权力秩序。行政主导制有助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统一和推动香港澳门的繁荣发展,维护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因为香港和澳门的具体情况不同,二者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胡玉桃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4):45-50
香港特区政制体现行政主导,行政与立法既相互制衡又相互配合。但是在实际运作中行政主导制受到挑战,行政与立法之间存在紧张关系,主要原因有立法会认为间接选举产生的行政长官认受性不足、政党与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不同关系形成张力、行政会议协调作用未发挥与执政联盟缺失等。通过循序渐进推进行政长官普选的顺利进行、在一国前提下引导和规范香港的政党发展、增强行政会议沟通作用与扩大管治联盟等措施,可以缓和香港特区行政与立法之间关系的紧张,促进香港社会以及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关系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许劲松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23-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政治体制的全面改革,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局面。在这新的历史时期,认真研究政治体制的变迁,总结我党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政治民主化和政治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重规定性:政治文明规定性、社会主义规定性、国别规定性,并通过政治制度的各个层面得以体现。我国政党制度适应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政治文明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2.
政治体制改革是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少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3):55-60
政治现代化本质上是一个政治发展过程。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是政治发展的两个途径,同时也是政治现代化得以实现的两个途径。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就表现为通过政治改革来实现。政治改革由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两方面组成。由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本身的优越性,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就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继宣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23-27
从1989[14]号文件出台的历史和现实背景谈起,结合总结我国政党制度60年的经验,着重阐述了政党制度必须作为制度进行建设这一条历史经验,以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于如何从制度上对我国政党制度进行系统、全面建设提出的一系列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周少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7(2):128-135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兼并包,博大精深,为后世留下了常掘常新的丰厚思想资源。他强调正义是城邦秩序和共同幸福的基础。承认家庭和财产的必要为私域生活留有空间,对人性偏私的深刻体认使其推崇“法律至上”,并提供了“分权制衡”的思想胚基。这些都极具当代意蕴,可资开掘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3)
在国内外对美国南方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文本之时,文章将以一种新视角来探索作品中的怪诞因素,主要通过巴赫金的怪诞和狂欢化理论来呈现麦卡勒斯笔下鲜活的怪诞人物、怪诞小镇以及怪诞世界。并且通过分析对怪诞人物、情节及主题的分析来探讨怪诞中的颠覆精神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曾羽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1-3,6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高等院校要适应形势,加快发展,领导干部就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要从切实加强学习,端正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着手,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从而领导高等院校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政坛出现三大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正泉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47-51
最近,俄罗斯政坛出现三大趋势,一是强化国家政权,实行总统集权;二是改变政党格局,形成一党为主;三是规范民主生活,走向"可控民主".目前,普京总统集权的局面已经形成,令西方国家为之担忧.但这种情况符合俄罗斯的历史传统,符合俄重振大国地位的现实需要.由于时代条件已截然不同,俄罗斯不会再回到苏联时期和沙皇时期,普京的"集权"模式也不可能变成"极权"模式. 相似文献
18.
19.
闫希伦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2):36-39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所处的“潮位”,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适应形势、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当前世界社会主义已走出低谷,正在走向高潮。主要依据是: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已成功地回答和解决了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原苏东地区的社会主义力量正在复兴和崛起;发达国家共产党已稳住阵脚并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因素在增长。 相似文献
20.
李家树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39
中文语文能力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二是专门或专业中文的应用。本文借教授香港特区政府司法机构各级法官撰写中文判词的经验,指出基本语文能力有了一定水平,是可以把这种能力转化为专门或专业中文能力,并能在不同场合应用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