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特色是旅游的生命。大庆作为资源型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石油文化、古文化、湿地文化、民族文化、草原文化、温泉文化、冰雪文化等。要做好旅游文化的整合开发工作,注重文化、彰显特色,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加大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力度,挖掘潜在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张家界旅游产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张家界旅游产品升级换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张家界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的目标和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文化附加值、增强旅游产品的可参与性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强政府科学指导避免政府和企业的短期行为和加强区域间旅游合作等对策和措施,以促进张家界旅游产品升级换代,为张家界旅游产品的科学开发和更好地适应世界旅游需求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曲锐 《管理科学文摘》2011,(33):207-207
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相似文献   

4.
社旗县委、县政府以打造赊店“商埠古镇”品牌为载体,致力于古城历史街区文化开发,从古城发展、文化建设及旅游开发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挖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加强古城的保护开发,着力把赊店古城打造成突出文化主题的文化旅游综合体,聚拢成老酒饮品美食产业集群,成为豫南文化耀眼地标、南阳“城市会客厅”,成为展示文明河南形象的靓丽名片和魅力之窗。  相似文献   

5.
河西走廊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对甘肃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跨越发展,到2020年建成文化旅游大省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河西走廊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文化旅游开发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西北首家森林公园,道教文化的发祥地,旅游资源丰富,但近些年来景区发展缓慢,影响力不大。楼观台要想发展,就其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采取以下对策:利用道教文化他色,强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整合景区旅游资源,系统开发;发展旅游购物,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  相似文献   

7.
重庆作为集巴蜀文化、三峡文化和抗战文化于一体的西南重镇,有着丰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做好重庆景观旅游商品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重庆景观旅游商品开发的意义并提出了开发对策,希望能对重庆旅游业的发展做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从公共管理角度探析发展桂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路径,并提出提高对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加大桂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文物保护机制三个方面完善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桂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基础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开展实地的考察调研,发现桂林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且现存的历史文化资源大部分是可  相似文献   

9.
重庆作为集巴蜀文化、三峡文化和抗战文化于一体的西南重镇,有着丰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做好重庆景观旅游商品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重庆景观旅游商品开发的意义并提出了开发对策,希望能对重庆旅游业的发展做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文物古迹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如何持续开发和利用这类资源,最终实现其特有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各个历史文化名城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为例,从外围环境因素和产品开发自身因素两方面展开,对徐州两汉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现阶段开发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改善外围环境和完善产品本身两个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深入开发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是良性互动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环境的保护。人类不当经济行为、旅游活动以及旅游开发对旅游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只有加强立法,树立防重于治的新观念,加强宣传教育,搞好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才能使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旅游地开发政策的制定要建立在认清自身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的基础之上。以四川省江油市李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例,进行了旅游地开发的环境分析,提出5·12地震后江油进行李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李海霞 《经营管理者》2011,(4X):375-376
寺庙文化由自然和人文两个部分组成,包括了寺庙与其所在自然环境构成的一种自然生态以及寺庙与其信众构成的一种人文生态关系。寺庙文化是旅游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本文针对寺庙文化与旅游发展这个话题进行展开讨论,分析寺庙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与建议,同时通过近几十年来旅游开发中寺庙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找出旅游发展与寺庙文化之间的关联,以及其反映出的社会与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游客不断追新逐异,江西南部客家文化旅游越来越受旅游者的青睐,成为该地区发展旅游的新亮点。本文以客家围屋为核心,在分析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存在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生策略策,对推动江西客家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出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夜间旅游的兴起是必然的,其不仅是白天旅游发展的延伸,对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创造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活力,提升旅游形象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比法、实地调查法以及归纳分析法,对佳木斯市夜间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关发展策略:加强对佳木斯夜间旅游的重视,将文化内涵融合于开发旅游产品,展现旅游产品市场层次多样化,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使能够充分保障夜间旅游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知识管理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翔 《经营与管理》2007,(11):49-50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旅游景区已由当初的开发建设阶段过渡到发展完善阶段,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景区所面临的问题.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充分考虑旅游与自然资源、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前提下,把旅游开发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之上,谋求旅游业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并能造福于后代子孙的一种旅游经营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杨涛 《经营管理者》2013,(22):193-193
为了应对市场需要,开发商在开发地产项目时逐渐重视多元性、综合性发展,赋予项目更多的功能,其中旅游、文化是不可忽略的两个方面。本文通过对旅游地产及文化地产商业模式的研究,分析了二者的关系,并试图探索出一种全新的旅游文化地产模式,为今后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尽管我国发展旅游业起步较晚,但20多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无疑给旅游商品的开发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旅游商品发展存在着缺乏地方特色、商品质量偏低、宣传不到位、人才瓶颈限制等问题。为此,应充分开发当地特色旅游商品,增强旅游商品文化内涵,提高旅游商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旅游商品相关人才的培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营造良好的旅游购物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9.
徽州文化是古徽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也是一笔丰厚的旅游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藴及旅游价值。本文阐释了徽州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徽州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宗教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组成部分,在新世纪里将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宗教旅游日益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品牌,宗教朝觐、考察旅游成为现代国内旅游需求中的主要增长点之一。辽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本文介绍了辽宁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资源概况和存在的开发优势,以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如何充分发挥辽宁宗教文化优势进行有效的旅游开发,提出了对旅游资源进行多层次利用,并同时提高导游业务水平,强调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加大宣传力度等使其宗教旅游文化能够得以大力发扬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