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永奎  王会雪 《职业》2014,(15):38-38
新课改将"以知识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动"起来,真正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以创新发现为灵魂"的教学构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智力,切实把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2.
杨海玉 《职业》2012,(11):64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学  相似文献   

3.
孙晓玲 《职业》2011,(2):144-145
职校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提不起来兴趣,课堂上"卧倒"的学生不在少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  相似文献   

4.
余文俭 《职业》2011,(12):52-53
应用文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经常运用的一种文体。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工作中不是不会写,就是写出来的格式不对,或者病句、错别字太多。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在以往的应用文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教材及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抽象,甚至是枯燥。另外教师多注重对文体知识的讲解,按文体知识逐项讲解的模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往往是使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听得很无趣,并且教学效果不好。因此,要提高学生学习应用文的积极性,就离不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日华 《职业》2011,(29):132-133
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欲望,它能推动人们去追求知识或从事某种活动。人的兴趣总是和一定的情感紧密联系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如影随形。教师以情感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将能唤起学生废寝忘食的钻研劲头,从而成为打开探索《机械制图》学科奥秘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6.
学习能力是人的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决定了人在进行学习活动时的成效,决定了学习活动的成功机率。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心理活动的起点,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深厚的兴趣,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新异的刺激往往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教师可通过教具演示、电化教学手段等不断更新和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要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哪怕十分微小的闪光点也要给予表扬,鼓励学生敢想、敢问,帮助其树立信心。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些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不主动去思考问题,虽然下了很多功夫,但学习成绩却没有明显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还要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创设学生生疑的种种条件,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规律性,注意培养学生发...  相似文献   

7.
李玉霞 《职业》2011,(18):39-39
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笔者认为"乐"的前提必然是"兴趣",离开了这一点,就无法达到"乐"的境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其学习动机,并最终学好要掌握的知识。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重点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面笔者就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陈玉英 《职业》2014,(14):103-104
英语课堂是中职学生获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阵地。笔者从参加中职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得到启发,尝试从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情境的创设和学习任务的设计三个方面来探索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海燕 《职业》2011,(15):172-173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入门的金钥匙,也是促进学生主动、有效学习的内在因素以及学生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无怪乎有人把兴趣称之为知识的"母亲"了。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对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兴趣是学习动机的初始,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有兴趣参与活动,教师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1.
说学活动就是学生面对老师和同学,针对课堂学习的内容,阐述自己学习情况的活动。它是学生之间交流学习经验、学习心得的形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习过程、学法运用效果的有效方法。说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自己学习.使学生处于学习者的环境中,发掘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韩士荣 《职业》2011,(5):129-129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学大纲对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使他们对学习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能潜力,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笔者个人的体会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3.
许合国 《职业》2011,(11):105-105
一、培养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先从培养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入手。鉴于中职生综合素质或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教师首先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思想,绝不能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试想一下,如果教师每次课都能以满怀激情的状态去给学生上课,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兴趣来源有时是显而易见的,有时则埋藏在深处,需要加以挖掘,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可见,表面、肤浅的知识不能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的真正兴趣,而只有把握知识的本质联系和深刻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真正兴趣.所以,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要表现在教师善于发掘和利用数学本身内在的兴趣因素,采用多种形式和多样方法创造数学中的新异性、趣味性、愉悦性,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张婷婷 《现代交际》2013,(12):126-126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活动式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本中推行的活动式教学无疑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新的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围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点,以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为主要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活动,学生学到新的知识,巩固原有的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爱因斯坦曾把兴趣比喻成最好的老师。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要竭尽所能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丰富多彩、奇妙有趣的学习环境,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活英语课堂,激活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动力,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是学生学习的永恒动力,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体育兴趣与体育学习活动效果常常是戍正比的。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更新体育意识,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趣味强的教学内容,以新颖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己学习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9.
俞亚东 《职业》2011,(2):139-140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  相似文献   

20.
初中学生天性喜欢体育活动和户外运动。但长期以来受竞技体育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注重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按照僵化的程式严格地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感受。尽管教师在备课时下了很大功夫,在上课时讲解体育知识,示范体育运动技能,上得非常辛苦,但事与愿违的是,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的学生却觉得体育课既枯燥无味又让人非常疲乏,无法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快乐.而对体育课逐渐失去了兴趣,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