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庆市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从人才培养、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格局基本建立,模式初步形成,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时,大庆市也暴露出农产品电商物流成本高、人才技术薄弱、农产品品牌缺乏、推广渠道单一、电商意识和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运用农业产业价值链思想,侧重从微观视角切入,提出应加强和支持农产品电商建设、培育和推广有区域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鼓励和推进农业组织等发展农产品电商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目前还是以产地品牌为主.由于产地品牌享用主体的分散性和利益不一致性,致使产地品牌建设缺乏系统思路.农产品品牌建设不仅要抓种养质量,还要大力发展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构建价值增值模式,这就需要借鉴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实施农产品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建设,需要清晰界定政府、企业、农户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职能,各方面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褚橙、柳桃等品牌农产品的高调走红,吸引更多目光聚焦在农业这块“品牌荒地”,重新审视农产品品牌与消费者个性沟通体系的构建。基于品牌触点管理理论,结合青岛市农产品品牌触点管理的调研数据,文章指出产品、渠道、体验、品牌活动等触点是农产品品牌与消费者关系建立的关键点,是影响农产品品牌传播效果的重要元素。农产品品牌可强化产品整体概念,规范产品包装体系;甄选渠道,加大终端管理;深耕消费者体验,“定制”个性营销,以此提升品牌传播绩效。  相似文献   

4.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品牌战略是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有效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由于生产规模限制品牌的创建、农业标准化低、品牌主体缺失等因素,造成了当前我国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品牌档次不高、市场影响力不明显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奠定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的物质基础、形象识别,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以及保护品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区域农产品品牌协同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形成具有不同于一般工业品牌的特殊内在机理:区域内品牌建设涉及多重主体,而主体间的利益不协调容易导致"公地悲剧"、"柠檬市场"效应、品牌建设动力匮乏、品牌竞争后劲不足等问题。为此,作者将区域农产品品牌视为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认为网络系统内节点间规制的不协同容易导致系统整体功能的弱化,进而从复杂网络系统理论的视角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构建区域农产品品牌各主体间职责明确、"四位一体"的协同管理机制,以期实现农产品品牌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6.
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市场对我国出口农产品提出更加苛刻的限制措施,走品牌农业之路,是农产品商品化、农业产业化的关键。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是我国农产品走出去的重要地区。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好产品经营与品牌经营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品牌权益视角的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生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竞争力属于品牌管理的研究范畴,也属于竞争力的研究范畴。我们基于品牌权益视角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来理解品牌竞争力,并结合农产品自身特性,从农产品品牌各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对品牌权益需求因素出发,对品牌竞争力的生成机理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进而提出数个可量化的指标来分析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与政府支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已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现已形成自然资源开发、龙头组织带动和地域文化融入三种品牌化发展模式,在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中各级政府也做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但从总体上看,政府对农产品品牌化的支持力度有限。为维护和支持农产品品牌的创建及发展,各级政府加强对准公共物品的建设以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优势农产品品牌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的优势农产品销售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发展农产品品牌将成为黑龙江省农业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和效益优势的必由之路。本文运用SW OT分析法,分析黑龙江省优势农产品品牌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农产品市场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的中国农业出路何在?走农产品品牌营销之路的观点已经达成共识。政府也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方针,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生态园、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在良好的环境下,研究我国农产品如何走品牌营销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知名传统区域品牌受假冒伪劣产品"株连"的事件屡有发生,导致许多传统区域品牌的声誉下降,无形资产贬值.本文以"金华火腿"品牌危机为例,结合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理论,剖析传统区域品牌保护不力的原因,进而提出从品牌产权保护、产品质量控制、产业集聚发展、品牌梯队建设、产业环境营造、产业内部协调机制完善等六个方面提出加强传统区域品牌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品牌都与文化本身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对于现代国际品牌商标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本土社会发展现实,是特定地域背景下文化的结合体。对于一种产品商标来说,它不仅仅是产品本身属性的有效标记,同时更代表了一种文化,是独特背景下人们思维形式、社会状态、文化要素、思想价值的生动呈现。现代国际品牌商标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强化英美文化元素的渗透和融合,从而不断提升国际品牌商标的高附加值,让国际品牌商标本身具有较强的经济意义,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重点围绕现代国际品牌商标中英美文化元素进行有效探析,并为如何促进现代国际品牌商标建设指明思路。  相似文献   

13.
对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名牌的竞争。名牌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应树立创名牌的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力创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匡促联 《云梦学刊》2007,28(1):133-135
校园文化品牌是高校参与市场竞争最犀利的武器。对承担较大市场竞争压力且迫切需要创建和提升校园文化品牌的地方高校而言,将校园文化品牌定位于创新文化、在内铸品质和外树形象中实现品牌,以及通过完善发展校园文化品牌的机制来提升品牌等等,是其摆脱压力并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运用2010年7月以来的42个月月度数据,分析了日系车萎缩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影响。回归分析显示,日系车对自主品牌的回归系数在各级别车型上都是显著为负,这说明日系车的萎缩在客观上是有利于自主品牌的,但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低档车型上。实际的情况亦表明,在日系车萎缩所产生的市场机会当中,自主品牌主要抓住了低档车型的机会,而基本无力抓住中、高档车型的机会。研究暗示,自主品牌在中、高档轿车市场上的技术能力严重不足。为促进自主品牌的提档升级,需整体设计我国的创新制度,全方位改善我国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6.
区域品牌经济的战略竞争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红 《学术探索》2012,(1):82-8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形成区域品牌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提升竞争能力的根本保障。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的直接产物,是诸多企业通力合作的结果,吸收了众多企业的精华,建立在区域优势基础上,获得产品的品牌力与知名度。区域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本,提升本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通过培育区域品牌来获得经济发展,已成为诸多国家与地区的选择。本文主要对区域品牌的特点、区域品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形成战略竞争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品牌建设:一个文化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强 《兰州学刊》2007,(7):152-153,206
品牌建设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一个越来越文化的构成,并从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协同、构建关系型品牌文化和品牌接触点管理三个方面对品牌文化建设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用科学方法进行名牌的认定与评价 ,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推动经济发展。构建了名牌评价的指标体系 ,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提出了名牌的认定与评价必须实行由政府直接组织专家单方面进行改变为由专家和消费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两者有机融合 ,有所侧重 ,相互补充 ,并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从而得出一个比较客观、公正、全面的符合实际的名牌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