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是典型的干旱少雨地区之一,在这种生态环境下,民众渴望借助神灵的力量获取水资源。春秋时期晋国贤大夫窦犨兴修水利,造福一方百姓,基于敬水和尊贤的地域文化传统,窦犨这一历史人物被传说化。在太原上兰烈石寒泉流经的地域,广泛流传着窦犨的传说,这些传说强化了民众对窦犨的崇信,传说与信仰相互促动,使窦犨形象经历了从贤人到雨神再到全方位的司水之神的演变历程,窦犨传说信仰在地方水利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深入探讨窦犨传说信仰与区域水利社会的互动关系,剖析窦犨传说信仰的生成发展,并以此为例,思考水利遗产的传承路径。  相似文献   

2.
子夏家乡温邑地处"河济之间",在出荥泽北流的黄河古道之西,又称作"西河之上",简称"西河"。西周至春秋初年,温邑为王畿内温国的治所。公元前650年"狄灭温",前635年晋师勤王赶走狄人占领温邑,周襄王将温、原等四邑"赏赐"晋国。此后温邑先后成为晋国狐溱、阳处父、郤至、赵氏、魏氏采邑,战国前期属于魏国,从未有过"属卫"的历史。子夏自谓退居"河济之间",曾参谓其退老"西河之上",皆指其回到家乡温邑,与后世说他是"晋国人"、"魏国人"可以统一,唯一不能统一的错误说法是"卫人"说。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期的晋国曾有过两度辉煌,一是晋文公的创霸,另一次是晋悼公复霸。祁奚在悼公初期任中军尉(军队的最高长官),曾为悼公的霸业做出过贡献。悼公四年(公元前570年),祁奚告老致仕荐贤自代,先举仇人解狐,又荐其子祁午。这就是著名的“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的故事。祁奚致仕后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公族大夫(类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是一部特殊环境中的学术著作,其中有悼己的成分,也有悼子的成分,更有悼李杜的成分。悼己显示出非杜而似杜、慕李而非李的尴尬处境;悼子表现了爱其才华、惜其遭遇的矛盾心理;悼李杜表现了人民本位学术观的流变。而三种悼念呈现出互文关系,彼此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春秋早期,晋国惩于曲沃之乱而打击公族,结果导致了异姓卿族的崛起。春秋中后期,晋国的政权逐渐被异姓卿族把持,由此形成了典型的卿族政治。晋国的卿族政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赵盾专权到厉公被弑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晋国卿权根基尚未完全稳固,公室利用卿族打击强宗,卿族利用公室消灭对手,这是该阶段晋国政治斗争的特点。从悼公继位到晋定公十四年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晋国政权尽入六卿之手,晋国形成了卿大夫执政制,六卿联合执政,并为最后的火并积蓄力量。晋定公十五年后为第三阶段。六卿正式展开兼并战争,范、中行、知氏先后被消灭,韩、赵、魏三家最终分晋。  相似文献   

6.
关于子犯编钟铭文中的"西之六师"作何解释,在学界一直悬而未决.李学勤先生认为"西"指的就是晋国,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事实上,铭文中的"西之六师"就是指晋国上中下三军,之所以这样称呼,与晋国的军制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7.
晋大夫逝遨庶子首别封于智 ,故其后以邑别为知 (智 )氏 ,则荀首为晋知 (智 )氏之祖。其后世嫡子世系为 :首生 ,生朔 ,朔生盈 ,盈生跞 ,跞生甲 ,甲生瑶 ,至瑶知氏灭族。春秋时期姬姓荀氏别族知氏 ,为晋国六大世卿之一 ,曾长期控制晋之国政 ,对晋国的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动物悼亡故事可分为异类悼母、异类悼子、义殉恩主、悼偶殉死。在悼祭文学的整体系统中 ,每每出现母题的置换与融和现象。动物行为体现的深层动机因其关系对象而异 ,殉情 ,行孝 ,报恩等等 ,总之 ,均符合丧悼文化之于主体角色规定 ,包括在一个大的伦理劝讽模式中。展示与组合这些要素则是随机性的 ,属于形象层次 ,于是往往就有可能带有某种新异传奇的要素出现。不论具体文学形象如何 ,所要说明的 ,往往要印证人不如异类的惯常话语  相似文献   

9.
赵简子放生     
《列了·说符》中记载了一则关于赵简子放生的寓言故事: 赵简子是春秋后期晋国的正卿,他很喜欢让老百姓为他捕捉大量鸠鸟,然后供他用来放生。当时晋国国都的百姓每逢农历元旦都会捕捉鸠鸟,然后献给赵简子用来放生。每次百姓进献鸠鸟的时候,赵简子总是非常欢喜地厚赏他们。这样一来,每逢元旦,许多专门远道而来向赵简子进献鸠鸟的百姓们都络绎不绝地涌入他的府邸。在他的奖励之下,捕捉鸠鸟的现象自然也就变得越来越频繁了。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王统世系明鉴纪年德格板28页“美卡坚措前七年丁丑年松赞干布降生”,77页前页5行、81页前页4行“享年八十二岁,戊戌年卒。”这是王统世系明鉴的观点,但八十二岁书为庚成年,必是文字之误。因前一个庚戌年是三十四岁,故后一个庚戌年应为九十四岁。 69页前页1行“松赞干布之子恭松恭赞辛巳年)公元681年)生”,71页前页1行说:“其子芒松芒赞丙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  相似文献   

12.
谭元春年表     
明神宗万历十四年丙戍(一五八六)一岁。是年,元春生于湖广竟陵县(今湖北天门市)城南二十五里之寒河.元春,字友夏,号鹄湾,别号蓑翁.父字德父,号念湘.十八岁为诸生.生六子:元春、元辉、元声、元方、元礼、元亮,四女.元春其长也.母魏氏,性格豁达,处事坦然.  相似文献   

13.
春秋时期晋国公族的衰落和卿大夫的崛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 ,而晋国公族与卿大夫的力量对比的变化制导着春秋时期晋国政治的演进。卿大夫的兴起以及晋国实行的县制最终使晋国的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并且把晋国公族推下历史舞台 ,而晋国的卿大夫则以新的姿态在战国时期扮演了列国君主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春秋时期晋国公族的衰落和卿大夫的崛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而晋国公族与卿大夫的力量对比的变化制导着春秋时期晋国政治的演进.卿大夫的兴起以及晋国实行的县制最终使晋国的宗法制度遭到破坏,并且把晋国公族推下历史舞台,而晋国的卿大夫则以新的姿态在战国时期扮演了列国君主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1946年3月,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从北平飞南京途中,因飞机失事摔死。蒋介石十分痛惜,曾慨叹地对僚属说戴“生也为国家,死也为国家”,并示意在戴的追悼会上,一定要弄几副名人的挽联来,悼死抚生,装点门面。  相似文献   

16.
朱绍侯 《南都学坛》2005,25(4):18-20
刘累是陶唐氏的后裔,在夏朝时给帝孔甲养龙,因一雌龙死,刘累惧罪而逃至鲁县(今河南鲁山县),并老死在鲁县。刘累的后人春秋时到晋国做官,封于范,称范氏。后范大夫士会因故奔秦,当晋国召士会返晋时,士会有一子留秦,因是刘累之后而姓刘,汉高祖刘邦是其后裔,这是祁姓之刘。周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其后人亦姓刘,这是姬姓之刘。到汉代姬姓之刘与祁姓之刘混而为一,从此刘累就成为刘姓的共同祖先,鲁县就成为刘姓的祖居地。  相似文献   

17.
结合《日知录》中的诗论解读顾炎武的悼友诗是理解顾炎武诗歌的一个途径。悼友诗作为顾炎武的“私人话语”,契合了他的“学术话语”。前期的悼友诗多叙事,有着诗以存史的性质。晚年的悼友诗贵隐括,带着一层衰颓的色彩。他在悼友中也追悼着自己。从他的悼友诗中我们能看到时间解释了遗民的悲剧宿命。  相似文献   

18.
晋国是春秋时期的重要国家,在大国争霸的时代扮演了重要角色.荀氏作为晋国的大卿族,与晋国霸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晋国与狄、楚、齐的斗争中,都可看到荀氏家族活动的踪迹,荀氏为晋国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曲沃代翼过程中,翼支旧公族多数被消灭。其后,为解除公族势力对自己君位的威胁,晋献公又设计逐杀了桓、庄之族使晋国公族势力再次受到沉重打击。而"骊姬之乱"后晋国正式确立"晋无公族"制度,国君子弟除世子外均出居他国,不得在国内蓄留。这一方面导致了晋国公族力量的衰弱,使晋国公室和国君失去了公族枝叶的庇佑;另一方面为公族以外的宗族登上晋国政治舞台提供了机会,使晋国国君在选择臣下辅佐执政时只能选择异姓异族,导致晋国公室衰落,卿族专权,乃至三家分晋,晋国灭亡。  相似文献   

20.
韩厥是春秋时期晋国人,其生活年代正是晋国内外矛盾错综复杂的时期,但韩厥于兼并动荡的岁月独能以清醒深远的见识,正直无私的人格和稳健谨慎的作风,为晋国的稳定和强大作出贡献,且保全了自己,成为春秋中期晋国少有的善始善终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