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立法语言是准确表达立法意图、立法目的和体现立法政策的一种专门载体,比一般的语言文字严谨、规范、简洁、通俗、明确。法律文本大到行文成篇,小至遣词用字,都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要求既符合作为法律行业特殊语体的习惯和规则,也要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的语法、语义要求。根据我国立法文本的用字和用词、立法语言的口语以及立法语言的外来词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立法语言具有通用语言文字和特殊行业语言的双重特点,自然也要接受、符合通用语言文字和法律行业语言的双重规范。  相似文献   

2.
法治“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要求,就是在法治理念的指导下,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法律交流,加深对共建国家立法情况的了解,这需要以扫除共建国家立法文本的语言障碍为前提,并通过翻译“一带一路”国家立法文本来实现。然而目前,我国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立法文本的翻译工作尚滞后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步伐。在法治“一带一路”建设中,立法文本的翻译有着突出的必要性。我国应更好地规划和开展针对“一带一路”国家立法文本的翻译工作,在翻译的技术层面设置明确的指导原则,妥善规划对于立法文本的选择,并且关注“一带一路”立法文本翻译的人才培养和机构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立法语言是准确表达立法意图、立法目的和体现立法政策的一种专门载体,比一般的语言文字严谨、规范、简洁、通俗、明确。法律文本大到行文成篇,小至遣词用字,都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要求既符合作为法律行业特殊语体的习惯和规则,也要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的语法、语义要求。根据我国立法文本的用字和用词、立法语言的口语以及立法语言的外来词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立法语言具有通用语言文字和特殊行业语言的双重特点,自然也要接受、符合通用语言文字和法律行业语言的双重规范。  相似文献   

4.
基于立法文本中禁止性规范词的法理、语言功能的分析,以英语立法文本中禁止性规范词使用为参照,归纳总结了汉语立法文本中禁止性规范词的具体表达形式及其英译方式。  相似文献   

5.
鉴于英语立法文本中的定义频繁招致语言和法律专家们的批评,从立法定义与词典定义的区别、立法定义与语义的不确定性、立法定义与法律虚幻三个方面重新解读了英语法律文本中定义的使用,认为有必要对英语立法文本中定义的位置或措辞进行更改.  相似文献   

6.
运用政策文本计量方法分析省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立法,发现立法进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现实政治背景密切相关;现有立法文本类型结构失衡,约束性和操作性亟待提高;省级政府程序立法在起步时间、文本数量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早期立法文本对决策事前程序较为注重,中后期则更加关注五大法定程序和决策事后程序,据此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外不仅发达国家而且不少经济非常欠发达的国家均制定了反腐立法,同时规定了公众参与反腐败途径。根据公众参与程度来划分,公众参与反腐败的途径有五种,包括公众与反腐败机关双向充分回应型公众参与。国外对公众参与反腐败的五种途径均有立法规定,但是层次不一、名称不一。立法可能仅仅停留在文本,而文本是表层,文化才是根基。公众参与反腐立法途径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必须实现由文本到文化的涅?。  相似文献   

8.
梳理现行动物卫生相关法律文本297篇,基于计量分析方法,从文本的关注重点、发布主体以及历史变迁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现行法律文本对动物产业的生产经营直接管制立法虽多,但对动物产品安全性等规范不力;文本发布主体单位多为单独发布、部门协调度低;政府行政行为调整多但市场主体法治功能不强。研究建议:必须坚持服务市场,深化动物卫生立法内容改革;加强部门合作,促进动物卫生立法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产业发展的法律服务功能,抢占动物卫生立法世界制高点。  相似文献   

9.
立法根据是指立法主体制定某一具体部门法的根据或基础问题,包括立法的法律根据与立法的事实根据。法律文本中设置"立法根据"条款的目的在于保障立法的合法性、明确法的效力等级以及实现法的可操作性。但立法主体设置"立法根据"条款的基础与依据在于实在法观念、立法体制状况以及立法权的来源。我国现行法律文本中在"立法根据"条款设置技术上存在位置设置不规范甚至缺失、语言表达以及逻辑等问题,需进一步规范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环境监管授权性法律条款是我国环境立法文本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有效实现环境监管效能的重要制度渊源。因多因素的制约或影响,我国现行环境立法文本对环境监管授权性法律条款的设定还存在较明显的稀缺、粗疏、碎片化等不符合科学立法、精细立法及提高生态环境立法质量要求的问题,应遵循问题导向原则对其进行优化设置,从而为环境善治提供良法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下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立法存在法律位阶过低、形式合法性缺失、不同文本相互冲突等突出问题,致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隐藏着巨大风险。通过梳理现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立法文本,可以发现其在特许设定、适用范围、市场准入、价格监管、争端解决等诸多环节中存在疏漏。为此,应当通过中央、地方立法权限的划分、统一立法体例的完善以及不同立法之间的互动,为消解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律困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立法融入党的领导既是加强党对相关工作领导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党的领导法治转型的必然结果。从当前立法实践看,法律法规写入党的领导主要通过“政策性(宣示)表达”“职权性(权力)表达”“责任性(义务)表达”三种基本类型予以呈现。囿于入法技术标准化建设滞后、立法主体认识水平差异以及重内容轻形式的思维局限等因素,党的领导入法的文本表达在条文表述规范、语词表述规范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确立统一的党的领导入法文本表达技术规范、健全党的领导入法文本表达的审查程序、提升立法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应成为党的领导入法文本表达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可循进路。  相似文献   

13.
由于其自身语言的规约性,法律语言的翻译要遵循精确、统一和简洁六字准则。研究发现原立法文本中"可以"一词存在语义差异,而相应的英译多没有注意含义的不同,造成译文的含义与原立法文本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土地整理法律责任立法: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立法文本展开整全性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整理法律责任立法相对滞后,存在诸多不足,主要问题有:立法体制不健全,立法语言的使用存在瑕疵,立法内容的界定不清晰。这些不足的存在弱化了农村土地整理监管的执行力与实效,要想消除这些不足并使之完善,就必须健全立法体制、矫正立法语言和厘清立法内容。制定、修改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整理法律责任立法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新《劳动合同法》在施行后出现严重的法律规避现象,因此特别需要反思如此一个立法元问题:意旨良善的法律文本何以无法顺利生成良好的预期秩序?论文通过探析对从文本到秩序生成机理,确认了立法正当性追问对于此生成机理的特别意义。为消解立法正当性追问所蕴含的程序正当与实体正义两个面相之内在张力,特别考察了在中国语境下,立法正当程序所具备的可促进预期秩序生长的反思性整合的特别功效。此种探源可为理解相关法律规避现象提供更深切的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首部国家层面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正式颁布,意味着家庭教育成为家庭、国家、社会共同 参与、支持与促进的国家大事。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构建政策工具——责任主体二维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地方和国家 层面共计11份家庭教育立法文本展开量化与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政策工具组合多样化,但存在明显偏向性;多元主体共同 承担家庭教育责任,但协同性有待提高;中央与地方家庭教育立法一致性较高,但互补性有待加强。据此,未来发展以合理选 择和综合运用政策工具,提高责任主体间的协同参与度,加快家庭教育立法互补性与配套法律制度建设等为趋向。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在环渤海地区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进一步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保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贯彻实施,做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条例》的立法工作,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态立法的制度现状,认真反思区域生态立法的制度实践,更新生态立法指导理念,梳理区域生态立法文本,细化生态立法内容,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区域生态立法资源、建立完善生态鉴定制度,强化生态破坏的违法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8.
生育权是作为基本人权的一部分而被提出和接受的。然而,生育权应有在私权领域存在的必要性。民事立法文本中生育权规范的缺失有其历史原因,并非立法对该权利的否认。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规范生育权的初衷在于为司法界解决有关"生育权"的实际纠纷提供立法指导,但它同样也可以为"生育权私法化"的实现提供立法支持。  相似文献   

19.
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囿于缺乏统一立法,地方立法监管无序,标识制度难以落实。基于立法体制特征与立法文本呈现,审视转基因食品标识立法体系,转基因食品标识中央立法分散、相互交叉冲突;转基因食品标识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规定和立法精神相违背。转基因食品标识立法矛盾丛生的主要根源在于转基因食品标识立法理念不一,立法权限划分模糊,地方立法保护主义滥用,国家立法监督制度缺位,制约了立法效果的实现。借鉴美国统一标识制度安排及其协调立法冲突的经验,进而立足本土需求,消解我国标识立法冲突之虞,中央立法应尽快制定统一的转基因食品具体标识规则,完善立法监督制度;地方立法应坚持“不抵触原则”,提升立法质量,实现保障食品安全、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的立法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0.
立法文本的言语行为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法律的规范调节功能.从言语行为研究文本,既有利于我们理解原语篇的字面意义或内容,又有益于我们了解立法者欲实现的立法意图.法律翻译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原文的意义能够等效地传递,不能仅仅停留在译文与原文在语言表层意义上的对等,而应使二者真正达到语用或功能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