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个类似的爱情文本阐释了两种不同的现代爱情观.池莉在无情地解构爱情,“不谈爱情”是她的旗帜;王安忆则在热情地重建爱情的本质,“乌托邦诗篇”是她爱情观的象喻.不论是解构还是重建都是对传统爱情文本的颠覆,显示了走出传统泥沼的现代知识女性的成熟与自信.  相似文献   

2.
两个相似的爱情文本阐释了两种不同的现代爱情观。池莉在无情地解构爱情,“不谈爱情”是她的旗帜;王安忆则在热情地重建爱情的本质,“乌托邦诗篇”是她爱情观的象喻。不论是解构还是重建都是对传统爱情文本的颠覆,显示了走出传统泥沼的现代知识女性的成熟与自信  相似文献   

3.
严羽提出“妙悟”说 ,通过“以禅喻诗”的方式说明诗歌的艺术规律和审美特征。“以禅喻诗”的合法性在于 ,禅是一种具有审美、艺术化倾向的价值观。在此 ,严羽正是强调了禅的这一特征 ,以突出诗歌的审美本质 ,使文学从道德和本体的决定下走出 ,并复归审美本位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文学对于“文革”中国形象主要持论一种批判性立场,其具体的解构行为表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就政治维度而言,新时期文学批判了“文革”极左的政治话语与阶级斗争模式;就经济方面来说,它消解了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文化角度来说,它解构了狭隘的工具论文学观及其文化体制。新时期文学用以解构“文革”中国形象的主要价值依据是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5.
关于文学的基本知识形态,主要有再现论、表现论与象征论三种。在再现论看来,文学本质上是一种把握客观真理的认识工具。在表现论看来,文学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审美创造活动来抒发主观情感、创造理想现实的精神工具。所谓文学的象征本质,是对潜意识中的恐惧、本能冲动与个体焦虑感的抒发工具。有了这三种基本知识形态,就可以较好地把握住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借用当代西方人文科学中这两个人所共知的概念,并不意味着笔者要以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来进行小说批评活动。本文用“结构”与解构”分别概括小说两大对立的叙事原则和类型。迄今为止的叙事文学,其实都是根据这两大原则的某一种或两种混合创造出来的。因而,这两个借来的概念在研究小说的总体叙事原则时,具有极大的概括力。  相似文献   

7.
《淮南子》对老庄道家之镜喻的承续表现为:以《俶真训》之“镜太清者”继承《老子》之“涤除玄鉴”,阐述主体以明镜般的心灵观照道体在内心的呈现,此为反观自照之法;以《原道训》之“镜与形接”继承《庄子》之“用心若镜”,阐述主体以明镜般的心灵观照外物并对天下治理产生实际影响,此为外观照物之法。《淮南子》对老庄道家之镜喻的转化表现为:将黄老思想注入老庄道家的镜喻中,使“镜太清者”和“镜与形接”成为王者涵容天下之术,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吾人既应注意厘清《老子》《庄子》《淮南子》之镜喻间的差异,也应统观道家镜喻源流史,道家镜喻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记忆问题主要缘起于后现代文化的各种历史终结话语,实质上是作为宏大叙事被解构之后、形态尚未成型的历史知识型.通常认为,新历史主义思潮在史学层面解构历史意义的再现形式,在文学层面建构历史意识的分析模式,在理论层面呈现文化史的诗学空间.本文考察文化诗学视域中的历史记忆作为“叙述形式”问题之缘起,分析它作为“视域行动”效果之实质,以及探讨它作为“活态历史”意识之导向.  相似文献   

9.
赵国付  周军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3):68-70,142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其本身特性决定了网络文学必然会对传统文学的审美价值产生冲击。并在解构的基础上试图建构起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体系。本文拟从话语权力、阅屏模式、文本形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重点讨论网络文学在解构传统文学的“宏大叙事”,“语言的韵味”、“形式的整一”等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建构了独特的“心灵自由”、“立体感受”、“叙述的可多元发展”的审美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视野下,详细分析了“文明”与“野蛮”、“自我”与“他者”、“话语权”与“失声”这三个二元对立的等级秩序,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消解中心、再现边缘、彻底颠覆并解构这些二元对立结构的方法。通过肯定差异性和矛盾性的同时强调二者的平等、共存关系,为深入解读库切深邃多元、开放前瞻的思想体系提供了全新的后现代视角。  相似文献   

11.
莫里森的批评论著《在黑暗中演奏:白色与文学想象》是作家对美国经典文学长期审视和反思的结果。通过分析白人经典作品中的非裔在场,我们可以揭示出“美国性”的本质和美国“文学白色”神话的炮制过程。如果将短篇小说《宣叙》与《演奏》并置,我们可以看到故事中的麦基其实是对后者所评述的美国经典文学中非裔在场的影射。麦基这个人物的再现是反射性的,与美国经典文学对非裔人物的再现如出一辙。二者的不同在于,故事揭示并最终反拨了人物再现的内在机制。《宣叙》对美国经典文学的观照,实质上是以隐晦的手法介入美国文学的经典辩论,传达了作者文化修正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霍桑与“罗曼司”体裁观念的研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霍桑罗曼司与其文学再现模式、与美国 19世纪中叶的国家政治策略、与美国 19世纪中叶的通俗文学市场的关系问题 ,其次 ,霍桑的文学再现模式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文学市场的深层次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德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台奥多·冯塔纳的“柏林小说姊妹篇”是德语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柏林城市书写文本。作品巧妙地赋予德意志历史以空间维度,城市书写中隐含了生产方式、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变化中各种因素和力量的建构与解构过程动态揭示了城市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的三位一体本质和互动发展模式,也由此折射出德国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划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14.
自从文学产生以来,人们就从未停止过对文学本体问题的追寻,总是想回答文学是什么,文学的本质何在这一类的问题,于是便产生了中国古代的“诗言志”、“诗缘情”,西方的“模仿说”、“镜子说”、“再现说”、“情感表现说”、“形式说”等文学观念。但这些理论观点常常着眼于文学的某一环节或某一侧面而不是整体,因而始终未能对文学本体问题做出圆满的解答。随着西方现代对话哲学和交流思想的产生,一些学者开始从对话和交流的角度探寻文学的本体,把文学作为一种对话和交流活动来看待,认为文学的本体就存在于人与人的对话和交流过程之中。刘月新教授的新著《文学与对话》(武汉出版社2002年6月版)就是这一学术语境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人的文学”与“生活的心”是相隔近百年的两种文学观,然而这两种观念却存在诸多联系,无论是在观念发生的背景、文学观念的内涵意义,还是语义生成的哲学基础上都有惊人的相似处.从发生背景而言,这两种文学观念都遵循一种“走出……”模式,其对生活和文学主体的阐释也高度一致;无论是“人的文学”还是“生活的心”,都强调用“心”去观照生活,旨在“为生活立心”而又在生活中“立美”.通过这两种文学观念的比较可以看到中国文学文脉的延续.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先后从两条逻辑进路界定了人的两种不同本质:应然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和实然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两种本质在《资本论》时期达到统一。应然本质和实然本质分别集中体现了价值的马克思和科学的马克思,二者的统一证明了“两个马克思”的一致性。因此,所谓“两个马克思”的断裂不过是一种认识佯谬而已。  相似文献   

17.
伦理信任,既是行为自由方式,也是社会精神结构。作为前者,其具体形式是“己-他互利”的道德信任或“纯粹利他”的美德信任;作为后者,它是社会秩序的深层结构,并构成制度、法律、规程建构的本质规范及实践指南。伦理信任的精神本质是“平等-共生”,它遭遇解构的表现形式是道德沉沦和美德消隐,但实质却是“平等-共生”精神结构解构。解构伦理信任的社会方式有两种,即前结构性解构和结构性解构,前者是政治以颠倒伦理的僭越方式设计和创建无伦理信任精神结构支撑的制度、法律、规程,使社会只有刚性的形式秩序;后者是指以伦理信任精神为指南构建起来的社会秩序,在运作进程中遭遇畸形变化的世界力量解构了其深层社会精神结构。两种方式都源于“财富-权力”结构的垄断。因而,改变伦理信任消解状况,重建伦理信任精神结构和伦理信任方式,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财富-权力”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特里·伊格尔顿一直关注着文学的本质问题,在2012 年出版的《文学事件》一书中,他借中世纪经院哲学中一个常见的术语“共相”深入探讨了“文学的本质”这个宏大问题,并由此对文学进行了一种“反本质主义”式的“本质主义”界定.在他看来,关于文学的本质主义界说和反本质主义界说之所以同时存在,是因为人们各自站在实在论和唯名论的立场上去理解文学:非要为文学找本质、下定义,是一种极端实在论的观点;而非要认为文学没有本质,则是一种极端唯名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关于解构主义的本质和价值,学术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认定和评价。根据德里达的自述和解构实践,可以对解构主义的本质作三个方面的概括和规定:解构主义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一种书写方式、一种阅读方式。德里达首先通过语言学解构,来转变"所有人文科学的认识模式";又把解构应用于政治、伦理、文化和艺术等领域,产生了划时代的作用。它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抒情文学中,张衡的创作具有承前启后的独特意义,而这种独特意义又是在我国抒情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充分表现出来的。本文以“美人喻君臣”的文学抒情模式为基点,纵向探讨了张衡对这一模式的继承、发展和影响,并对此模式的社会心理和美学追求进行了深入剖析,以使人们对于作为文学家的张衡作出更全面、更确切的认识和评价,从而也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研究一些复杂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