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8月21日至24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首届国际百越文化学术讨论会。来自亚、美、欧三大洲的一百多位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大会共收到论文和论著84篇(本),它标志着百越文化史研究的新高峰。为及时反映这次会议的学术成果,本刊特增加大量幅推出“国际百越文化学术讨论会专辑”,选登部分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吴越文化?对此,目前学术界说法不一,尚无定论。本文所说的吴越文化,是指江浙一带或太湖流域意识形态上的文化,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风俗、语言、工艺美术、建筑等等方面的内容而偏重于文学。如果我们用当代意识来观照文化历史现象,吴越文化与构成中华民族文化总体的其他各分支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具有社会功利性。综观吴越文化发展的轨迹,在政治、经济,风尚习俗以及园林美术诸方面,功利性都比较明显。宋室南迁以后,吴越文化的发祥地成了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中心,加之土地肥沃、气侯四季分明,极适宜自然经济的发展。北宋以后,太湖流域的蚕桑产量在全国已名列前茅;而蚕桑的发展和兴旺,又带来极大的功利效应,成为贡品,也带来工艺美术的兴旺。丝织品上各种色彩图案,如龙凤呈  相似文献   

3.
句吴与于越同属古越族,有共同的民俗,表现在衣、食、住、行、婚、丧、喜、庆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现分别谈一谈。“断发文身”是吴越的重要习俗之一。记载吴越“断发文身”的材料颇多。首先就句吴讲,《左传》哀公七年曰:“太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岂礼也哉,有由然也”。《史记·吴太伯世家》云:“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断发文身,示不可用。”这是讲太伯、仲雍到吴地后,跟随吴越人的习俗,也“断发文身”,《论衡·四讳篇》云:“昔太伯见王季有圣子文王,知太王竟欲立之,入吴采药,断发文身,以随吴俗……曰:吾之吴越,吴越之俗,断发文身”。所以《风俗通义》云:“裸国,今吴郡也。被发文身,裸以为饰”。《论衡·书虚篇》云:“禹时,吴为裸国,断发文身。”可见,吴地的土著本来就有断发文身的习俗。正因为如此,故句吴立国后,就把它作为“国俗”。凡是投顺吴国的入,都必须服从这种“国俗”。《左传》昭公三年载:“吴灭徐,徐子章禹断其发,……  相似文献   

4.
1990年8月21日至24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首届国际百越文化学术讨论会。来自亚、美、欧三大洲的一百多位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大会共收到论文和论著84篇(本),它标志着百越文化史研究的新高峰。为及时反映这次会议的学术成果,本刊特增加大量幅推出“国际百越文化学术讨论会专辑”,选登部分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期崛起于长江三角洲的句吴、於越文化(本文简称为“吴越文化”),是我国上古时代南方越族文化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从河姆渡文化时代到秦汉一统近五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古代越族在相对独立地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古越文化与长江中游的荆楚文化、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交相辉映,共同形成灿烂伟大的中国上古文明。本文拟略述吴越文化的概貌,由此而窥见古越文化区别于荆楚、华夏文化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6.
7.
神话是采用想象和象征的方式来承启和转述民族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们借助这一象征性符号来对世界、社会与自身进行分类和阐释。在神话体系里,保存了大量上古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间关系的形象化见解,是各民族文化史的启示录,这正如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所认为的那样,神话是无文字社会中传授集体生活秘诀和集体生活价值观的表达方式。而在不同的文化主体里,又衍生养不同的神话表象世界。经过爬罗剔抉,人们已从大量考古学、文献学、民族学资料中发现,凤鸟与吴越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地有“鸟田”、图有鸟纹、人为“鸟人”、言为“鸟语”,并且围绕着凤鸟还产生了斑斓多彩的凤鸟神话,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凤鸟神话文化丛。在这一文化丛里,蕴含了吴越人对世界意义、社会秩序、生存价值以及自然现象的理解;它是较广泛的哲学思考的结果,同时也是形象化的再现。因此本文试图对其进行阐释,以求在更深层次上把握吴越人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早期史书《春秋》、《左传》、《国语》以及《史记》等对越民族的记载,是浙江最原始的文献资料,但简略而久系统。对浙江古民族历史有比较完整系统记载的是浙江人自己撰著的《越绝书》和《吴越春秋》两部史书。  相似文献   

9.
吴越文化对台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与大陆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然而在以往,由于台湾地区的史前考古近于空白、大陆的考古发现也十分缺乏,许多东西方的学者便依据:(一)台湾土著现在能使用的语言,是属于马来—波利尼西安语族(Malayo—Polynesian)的印度尼西安(Tndoneian)或通称马来语系;(二)台湾土著也保留了不少印度尼西安古文化的特征,如断发、凿齿、卉服、猎头、鸟占、灵魂崇拜等;(三)从原有的种族观点看,台湾土著诸族是属古蒙古人种(Paleo—Mongolian)中的原马来人(Proto—Malay);断言,台湾土著来自马来群  相似文献   

10.
顾颉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奠基者。早在二十年代初,他在考订古代史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形成了“古史辨”学派,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由顾颉刚先生的助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煦华辑录整理的《苏州史志笔记》,集中反映了顾颉刚先生对吴越地区历史、经济、城坊、山川、园林、古迹、方言、歌谣、风俗、民间传说、地方文献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和独特见解。它的出版,有助于吴越文化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群众艺术馆、慈溪市桥头镇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的“中国吴越文化民间艺术研讨会”,1993年6月24日至27日在“杨梅之乡”慈溪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共约60余人,大会共收到论文(著)80余种,并就吴越文化民间艺术研究的诸多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会议期间,代表们还考察了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上林湖越密遗址、河姆渡文化博物馆。这次会议的特点之一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慈溪市桥头镇的领导充分理解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力求通过这一次研讨会来进一步理清桥头的发展思路、提高知名度,以吸引各界前来经贸洽谈、旅游观光。会  相似文献   

12.
楚与吴越文化异同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8月21日至24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首届国际百越文化学术讨论会。来自亚、美、欧三大洲的一百多位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大会共收到论文和论著84篇(本),它标志着百越文化史研究的新高峰。为及时反映这次会议的学术成果,本刊特增加大量幅推出“国际百越文化学术讨论会专辑”,选登部分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吴越文化的研究自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纵观半个世纪以来的吴越文化研究,取得了哪些成绩,有什么特点,当前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推进吴越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本文拟作粗浅的综述和评价,以期对吴越文化的深入研究有所借鉴。一、五十年来吴越文化研究的成就位于长江下游的吴、越两个民族,在我国的远古时期,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它与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长江中游的荆楚文化交相辉映,使长江流域成为我们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又一摇篮。早在三十  相似文献   

14.
论先秦转制时期的尚贤文化杨桂生先秦转制时期是指春秋战国阶段,我国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历史时期。在这一历史转变过程中,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手工业者产生了,奴隶主阶级衰亡了,而新兴地主阶级则逐步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各阶级各社会集...  相似文献   

15.
楚平先生惠鉴:1986年秋十月访问杭州三、四日,未缘识荆,为憾。日昨接奉大著《吴越文化新探》,竟一昼夜披阅一通,诚近年来读书一大快事。尊著视野辽阔,想像丰富,语言工具、古籍及考古诸种资料配合允当,立论新颖而无主观偏宕之弊,开辟古史新领域,厥功甚伟,自不待言。棣1989年十月自芝加哥大学正式退休,事前已接受鄂宛加州大学之聘无限期访问。年来课余从事传统中  相似文献   

16.
1985年前后,与文化寻根相呼应,地域文化小说迅速在当代文坛崛起,形成了一股颇为浩大的创作潮流。特别是其中的“吴越文化”小说,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崭新的审美观照,给新时期文学增添了神奇而迷人的光彩。而且这股“吴越文化”之潮至今仍在奔流不息,不断丰富和发展着“吴越文化”的内蕴,并融汇进弘扬民族文化的主潮之中,充分反映了“吴越文化”小说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浙江的正面战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浙江的正面战场冯宇 从1937年11月5日日本侵略军在杭州湾北岸的全公亭和金山卫登陆,至1945年9月6日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在富阳宋殿村(后改为受降乡)接受日军投降,浙江的抗日战争经历了整整八个年头。其抗日的战场主要为国民党领导的以国...  相似文献   

18.
晚唐五代时期,浙江的禅学是相当发达的,仅《五灯会元》有明确记载的浙江籍或住浙江诸丛林的著名禅师就有360人左右。尤其是青原行思(?—740)一系的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其开创者都是浙江僧人,在其传承中,也都有光大其宗门的著名高僧。下面即以史料为依据,以宗派传承为脉络,对当时浙江禅学的盛况略为叙述,而所述僧人则仅限于有突出成就者。永嘉玄觉与南阳慧忠玄觉(665—713),俗姓戴,永嘉人。他从小出家,遍探三藏,尤其精通天台宗的止观学说,与天台宗大师左溪玄朗(673—754)为道友。也因受到玄朗的鼓励,他与东阳玄策一起到曹溪去谒见慧能。据《五灯会元》载,他见慧能时,围走三匝,卓然而立,默然不语;后与慧能对答,皆出以内外空旨,极为慧能所赏识。然后玄觉方行参见之礼,礼毕即告辞下山,慧能挽留地过了一宿,故当时有“一  相似文献   

19.
昭义镇是唐代中原型藩镇之一,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种族文化,这种特殊性使昭义镇在唐中后期至五代初历史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昭义镇特殊地理环境和种族文化的论述和分析,可以揭示昭义镇在唐中后期至五代时在唐中央和地方藩镇关系中,在汴晋两大势力间有重要地位的原因,以及胡汉冲突的种族文化因素对昭义镇的发展和这段时期历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文化的形成首先取决于这种文化所处的自然环境,正如克莱德·克鲁克洪所说:“人类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①而人类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为适应这种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生产方式又决定了这种文化的特色和个性,由此形成了众多不同的文化类型。有人认为吴越文化是一种稻作文化,道出了水稻生产是形成吴越文化特色的主要原因,这确实很有见地。然而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忽视了渔捞生产在吴越地区的作用。因为,吴越地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多雨;地势平坦,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东面临海,江湖密布,水系发达……这种自然环境不仅为种植水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水产资源,使捕捞水产成了一条获取食物来源的便利渠道。吴越人们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发明并发展了水稻种植业,同时也掌握捕捞水产的技术,形成了以种植水稻为主、捕捞水产为辅的生产方式,成了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因此,对于吴越人们来说,种植水稻固然生死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