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的思想接受活动的联结与统一.作为外因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是引发受教育者觉悟的手段和条件,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最终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受教育者的思想接受活动效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浅析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与教育者放在同等的主体地位,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过程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最终达到受教育者在自育中实现个体的独立、自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及其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是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接受与反馈,以达到彼此共享、互动、共识的社会行为、活动和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模式主要有信息源、教育者、讯息、媒介、受教育者、反馈、环境和效果等要素与环节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及其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和分析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简明、直观、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往往是由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沟通障碍。它突出表现在教育者信息传递的障碍、受教育者接受信息的障碍及信息传递技术的障碍。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内容的特殊性而产生的。消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沟通障碍,重要的是要努力培养与提高教育者的整体素质,积极掌握与运用沟通的有效技巧,着力创设与搭建沟通的情境平台,主动预防与消除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5.
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及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传播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传递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进行研究,建立一种直观形象、简单明了的传播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内化教育内容是关键。然而,每个人都有一个特殊的世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尊重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差异性,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接受教育思想内容,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外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7.
生理学中的神经反射传入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机制在结构上具有同构性、在工作原理上具有共通性。探释神经反射传入过程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机制的启悟:前阶段,兼顾受教育者的心理状况、文化层次、个人经历、情商智商、家庭环境的客观情况,尊重和避免受教育者思想突触在较钝性、较温和、较粗糙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容易疲劳特性;后阶段,重视受教育者的思想中枢传播过程和思想中枢处理过程的工作特点,避免受教育者中断对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同时促进受教育者拒绝对有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一定的环境为背景展开的。心理学家认为,环境因素对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心理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环节的平台,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内化效果。其中,情绪、情感因素对提高内化效果尤为重要,对受教育者的接受活动起着积极或是消极作用。教育者要结合受教育者的情绪状态、情感体验,适时适宜地开展教育工作,使受教育者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充分发挥积极情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催化剂”作用,实现教育内容的内化。  相似文献   

9.
如何有效地引导受教育者过"美好生活",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解读和宣传"美好生活"的思想内涵,深刻把握"美好生活"对受教育者理想信念、爱党爱国、情感激励及道德情操四个方面的教育价值,以思想政治教育助益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为目标,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倡导刚健有为的积极型的生活方式、培养教育对象自主抉择美好的能力、引导受教育者学会正确地选择等方面入手,构建"美好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竭力实现"美好生活"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丰富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试论自我教育的依据与传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理论灌输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形成对教育内容的坚定不移的信念,进而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的过程。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教育发挥了人的主体作用,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加强对自我教育的研究,是改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