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知道李渔一生评点、评改过大量小说、戏剧作品,但对他晚年评改《三国演义》知道的人却不多。他曾为毛纶、毛宗岗评点的《三国演义》作序,这在《三国演义》流传之始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清初南京周氏醉阱堂与李渔芥子园合作并先后刊刻通俗小说“四大奇书”评点本,首次以出版物形式将明末散在性提出的“四大奇书”以系列丛书付诸刊刻,真正推动“四大奇书”小说文本的定型和各自所代表的小说流派形成,最终促进中国古典通俗小说评点“金圣叹一派”的形成。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四大奇书”系列评点和刊刻是明清易代之际文人“发愤立言”的工具,其评点已超出以往文学评点与阅读的范畴,而具有政治与社会批判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南宋刘辰翁开小说批评之风后,明清之际出现了小说评点的第一次高潮,其中张竹坡之批点<金瓶梅>为杰出的代表.张竹坡对<金瓶梅>批点中借鉴当时流行的八股文法,大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小说的评点理论,对后世的小说创作和文学批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在解释学看来,解释者的视域是在社会历史文化的教化中形成的,教化从根本上使人类交流获得主体间性。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以合乎对象及其问题基本情状的解释结论,获得了历代多数读者的一致认可,其评点的主体间性源自于教化的两种方式:隐性教化和显性教化。天人合一观深厚的文化根基、清初由冲突走向融通的历史文化语境以及小说评点立言以寄托生命意义的文人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张竹坡小说评点主体间性的形成;而穷愁困厄的人生际遇、孝的家族观念以及亦雅亦俗的人生品位,则直接促成其小说评点主体间性的获得。  相似文献   

5.
清代,诗话、词话、小说和戏曲评点、曲论及其他有关文艺问题的论说遍地丛生,"诗文评"的各种著作大面积出现,是中国古代文论"集大成"的时代。在诗论方面,许多学者的思想、著作都带有所谓"总结性"、"集大成"、"系统化"的成分,而叶燮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可谓清代诗论家第一人,其《原诗》内外篇四卷数万言,是中国"诗文评"史上少数几部最富体系性和系统性、理性思维缜密、哲理味道甚浓的"集大成"理论著作之一。小说评点的代表人物首推金圣叹,他的成就,一是表现在特别区分了叙事文学之"纪实"与"虚构"的特点;二是对叙事文学写人状物、性格刻画作了精彩论述,总结了前人又超越了前人。而曲论则非李渔莫属,其《闲情偶寄》中《词曲部》、《演习部》和《声容部》之一部分,堪称中国古代最出色、最具系统性、吸收并总结了前人的有关理论思想的一部"集大成"曲论著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金圣叹是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集大成者,他将大量的比喻运用在<水浒传>评点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通过对其评点中的比喻运用的情况及特点分析,指明了比喻对小说评点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李渔在中国小说史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渔是清初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作家。但长期以来,学术界更重视对其戏曲理论与戏曲创作的研究,而对其小说创作,特别是其在中国小说史中的地位则有所忽视。甚至有些权威著作,评价也不够公允、确切。本文在中国小说史的总体观照下,从李渔与他的前辈与后人的比较入手,在指出李渔小说种种局限和不足的同时,从李渔小说的“社会反论”问题,李渔第一个完成白话短篇小说的独立创作问题,以及李渔的小说观念、李渔小说独特的喜剧风格、李渔对话本小说形式的革新与推进等五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李渔对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发展的历史贡献,从而肯定了其在中国小说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指出,喜剧现象不是自然界的,而只是人类的,在无权的和植物的世界里不可能有喜剧。再美的风景不会引人发笑,只有生命的活动才有喜剧产生的可能。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人们处理各种事清的时候,由于违背了生活常规,存在着内容和形式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被作者暴露出来,加以强调渲染,便给作品抹上了浓重的喜剧色彩。蒲松龄和李渔是明清时代卓有成就的小说家。《聊斋志异》和李渔的短篇小说集《连城壁》、(十二楼》的许多篇章都闪烁着浓郁的喜剧色彩。在人物形象刻划和表现手法这两方面,这两位不同时期的作者却有着…  相似文献   

9.
小说评点派论“叙事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小说评点派的评点文字中,对叙事视角的研究尚处于不甚全面、不甚深入的阶段.但小说创作的实践却又的的确确存在一个"叙事视角"的问题.中国古代小说的许多作品,尤其是那些优秀之作,在叙事视角方面可谓别出心裁.中国古代小说评点派的批评家们,也对这些体现作者匠心之处进行了切中肯綮的评价.有的批评者还借此发表了自己对小说写作艺术的一些很有见地的看法.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重视并值得我们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
鲁迅曾指出:“宋人之‘说话’的影响是非常之大……其中讲史之影响更大,并且从明清到现在,‘二十四史’都演完了。”明、清两代的历史演义小说,自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获得成功之后,许多文人竞相仿效,“其浩瀚几于正史分签并架”。在演义小说蜂起的同时,明清文人在小说序跋、评点文字和笔记之中,对演义小说进行了理论性的阐述和总结,成为我国古代小说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一端,有虚构事实者,亦有踵事增华者”,演义小说作为整个古代小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