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我国下岗失业的成因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的存在是客观现实。引起失业增加的供给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劳动力存量的多少,二是劳动力增量的变化。从总量来看,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八五”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净增加5630.33万人,而“九五”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净增加人数为5123.75万人。据有关专家估计,2001—2010年要净增劳动力3000万人,2011—2020年还会继续增长,到2020年将达8.5亿人,以后才会减少。从劳动力存量来看,有显性失业人员900多万,隐性失业人员300…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同失业率一样 ,劳动参与率也是反映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失业严重的情况下 ,那些年龄偏大、教育水平偏低的劳动者 ,因长期找不到工作而丧失信心 ,退出劳动力市场 ;同时 ,本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生劳动力可能推迟或放弃寻找工作。这种劳动参与率的降低造成一种隐蔽性失业现象。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和五个城市的调查数据 ,展示了近年来 ,在下岗和失业现象日益严峻化的同时 ,劳动参与率的下降趋势 ,并揭示了城镇失业率与劳动参与率之间的关系 ,表明劳动参与率的下降是失业的结果。通过建立两个计量经济学模型 ,对影响劳动者处于就业、失业或退出劳动力市场等三种状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相关结论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3.
构筑中国社会的安全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初中国社会安全的几大隐患   1 不断攀升的失业率和颇具规模的城市贫困人口失业是市场经济社会的一种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 ,一定水平的失业存在也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必要调节手段。然而 ,过高的失业率则会造成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浪费 ,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发达国家如美国曾先后把实现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即所谓自然失业率定在 4%和 6 %。我国劳动力资源存量过大 ,目前在 8亿人以上 ,并以每年 2 0 0 0万人的总量增加 ,到2 0 10年的高峰期 ,劳动适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 70 %以上。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就业压力将持续增加。届…  相似文献   

4.
当前经济增长中的失业及其治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解决当前失业困难所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现有的失业规模和失业率。通过就业市场化和就业机制变化后的新情况的考察,推算出中国的城镇中公开失业率为5.5%,准公开失业率为4%,总体失业率为9.5%。城镇总失业人数达到2102万人。农村中公开失业率为2.9%,隐蔽失业率为20%,总体失业率为22.9%。农村失业总数为1.13亿人。中国经济中的总失业率为18.9%。二是当前阶段失业难以顺利化解的特殊原因。除了总需求不足造成的经济总量性失业以外,还存在较为严重的行政垄断性失业和制度性失业。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公开失业率不仅会持续上升,而且失业状况也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城镇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隐性失业显性化.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我国国有企业职工有近21%的人属于富余人员,加上其他各方面的富余人员,大约有2180万人属于冗员,并不断增加.大量冗员滞存在企业中,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下,2009年台湾失业人口由1月份的57.8万人上升至8月份67.2万人的峰值,8月份失业人口出现拐点,9—11月台湾失业人口逐月下降至11月的64.5万人。失业率同样在8月份达到6.13%的峰值后逐月趋缓,11月失业率下降至5.86%。  相似文献   

7.
王涛 《福建社科情报》2001,(1):42-44,16
长久以来,台湾的失业率一直平衡地维持在1%-2%的低水准,但是自1994年起,由于受到岛内外经济景气因素的影响,失业纺开始逐渐升高,其结构性的失业现象也就不可避免地渐趋严重与明显。1993年,台湾的失业率为1.45%,1994年上升为1.56%,1997年又攀升为2.72%,至2000年则更高达2.99%,同时失业人口也由1994年的14.2万人增至去年的29.3万人。  相似文献   

8.
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都程度不同地受到失业问题的困扰。认识和解决失业问题,已列入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国是在近年来才公开承认存在失业问题的。正视我们面!陆的失业问题,采取强有力的对策去解决它,这是把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需要。一、中国面临的失业问题1.失业人口多,而且将长期存在我国城镇失业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992年为24%,1993年为2.6%,1994年为28%,1995年为2.9%,1996年为3%左右。这一失业率只是显性失业率,而无论是机…  相似文献   

9.
中国解决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研究就业问题,首先要对我国的失业总量和失业率有一个正确的统计。我国统计部门所公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失业率为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为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向深层次推进,改革付出的成本——痛苦指数(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计算,我国1994年“痛苦指数”高达26.9%,1995年达20%,仍是历史上的较高年份,大大超过警戒线,达到了重警戒线,其中,失业率已成为促使痛苦指数不断上升的重要因素。失业既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近三年政府通过再就业工程力图解决失业问题,但有些失业人员却有工作不做。这种现象已成为实施再就业工程、降低失业率的一个制约因素。一、再就业工程与企业困境据国家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就业现状及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搞好就业工作对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对扩大内需 ,推进经济发展 ,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 ,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我国面临的就业形势2 0 0 2年 6月 10日公布的劳动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公报显示 ,截至 2 0 0 1年底 ,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 6 % ,登记失业人员为 6 81万 ,今年还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估算 ,实际城镇失业率在 5 %~ 6 %之间。解决就业的关键在于经济的发展 ,但在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的情况下 ,保持…  相似文献   

12.
失业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失业问题的困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质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调整步伐的加快,下岗失业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据统计2004年6月底全国城镇登记事业人员83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无疑给政府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因此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认识到它的严重性和解决起来的困难性,加大力度采取各种措施去解决这一问题,以保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安徽省失业人数逐年增加,失业率持续上升,短期内失业率难以降低,存在失业回滞的可能性.本文将利用现代失业回滞理论的分析思路剖析我省劳动力市场失业回滞的存在性与成因识别,指出失业回滞理论对我省失业情况的适用性以及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疆就业形势就业岗位供需矛盾突出目前 ,新疆有四大群体亟待解决就业问题 :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来流动就业人员、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特别是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度增大 ,其中最困难的是“40 50”人员的就业问题。“40 50”人员指 40岁以上的下岗女性和 50岁以上的下岗男性 ,他们大多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 ,再就业能力差。 2 0 0 2年 ,新疆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在城镇就业的人员约 3 6 5万人 ,而新增就业岗位只有 2 0万个 ;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 1 50万 ,其中需转移到城镇就业的约为 2 5万人 ;外来劳动力约为 40万…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末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研究杨锦琦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1、待转移劳动力数量巨大。据劳动部预测,1996———2000年间我国农村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将达7600万,以现有的农村劳动参与率(71%)计,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量将达到5400万...  相似文献   

16.
最低工资、劳动力供给与失业——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深圳市最低工资、劳动力供给与失业率数据,发现在当前水平上,最低工资标准的适当提高不会对失业产生显著影响,不会造成失业大幅增加,政府应当适度加大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幅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将可促进劳动力供给的增加,但是这种增加效应两年后几乎衰减为零,政府应在两年内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  相似文献   

17.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 ,劳动的自然价格的决定独立于劳动的供求关系之外 ,劳动的供给受劳动的需求的调节 ,否认在劳动供求均衡点之外还存在着劳动供给。马克思把劳动力的供给看作一个独立变量 ,否认了劳动力供给自发地受劳动力需求调节 ,将超出劳动力供求均衡点之外的劳动力人口称之为相对过剩人口。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均衡工资由劳动的供求关系决定 ,把劳动供求均衡点之外的劳动人口称之为自愿失业。凯恩斯在新古典模型中引入价格刚性和工资刚性的假定 ,用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解析了周期性的非自愿失业。弗里德曼在新古典模型中 ,用市场机制的功能障碍所引起的高于均衡工资的刚性工资解析了自然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概括了周期性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和实际失业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报告秦谱德陈红爱一、失业、下岗人员基本状况(一)城镇失业、下岗职工的总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省统计局统计资料,八十年代,我国城镇失业率在2%-5%之间变动,变化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山西城镇失业情况变化趋势同全国一样,也呈现...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经济转型期妇女就业的出路,二直是90年代理论界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 与80年代显著不同的是,目前的女性劳动力中,从就业转向失业的趋势正在扩大。据上海市劳动局1991年9月的统计,全市由就业转失业的人员中妇女接近一半,其中26周岁以上的占57.6%,主要为中年女职工和有拖累的青年女职工。预测表明,全市企业富余人员中女性达23.9万人,在双向选择的条件下,就业转失业的女性人数还将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城镇失业发展态势与就业形势分析《浙江省城镇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改革开放的15年,全国城乡创造的新就业机会累计达2.2亿个左右,比改革前30年多出约2000万个,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