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这个世界有很多爱,亲人之爱、朋友之爱、恋人之爱……但所有发乎情、止于礼的爱都源于我们自己。只有我们先爱自己,才有能力去爱他人,才有可能接触到更多的爱。  相似文献   

2.
爱是沙漠里的一泓甘泉;爱是寒冬里的一缕阳光;爱是暗夜中的一盏灯火;爱是迷途中的一只路标。世界有爱,而融融;人间有爱,而温暖;心灵有爱,而阳光。爱让我们牵着爱的手,快乐行走在慢慢人生路!!  相似文献   

3.
无私的师爱     
爱是一种宽容,爱是一种理解,爱是一种永久的期待,爱是一种关怀,爱更是一种力量,爱的力量可以使人从死亡中重生,爱的力量可以使人从绝望中燃烧希望,爱的力量可以点燃幸福欢乐之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新一代的园丁,是天底下的太阳。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母爱容易为溺爱;师爱不同于友爱,因为友爱需要回报。师爱是严爱、是大爱、是无私的爱、是博爱。我们应该做到:一、关爱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二、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三、爱学生,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4.
童话是"爱的礼物",因为爱的意识是童话区别于神话、寓言、传说等文类的重要特征.本文探讨童话以独特方式表现的各种爱的母题,包括对人类的爱,对大自然的爱,人间的亲情之爱,爱的奇迹,等等.除了这种独特的以爱为本的人性教育之外,童话还包含着丰富的有关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弗洛姆在其代表作<爱的艺术>和<为自己的人>中都阐发了真正的爱--成熟的爱的形态.弗洛姆认为,真正的爱是生产性的爱.生产性是弗洛姆性格学说的基本理论,而生产性和爱的结合则构成弗洛姆爱的理论的核心思想.他认为生产性是某种潜能的发挥,而生产性的爱则是爱的真正的本质,集中地体现在爱是给予,其形式是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  相似文献   

6.
弗洛姆在其代表作《爱的艺术》和《为自己的人》中都阐发了真正的爱——成熟的爱的形态。弗洛姆认为,真正的爱是生产性的爱。生产性是弗洛姆性格学说的基本理论,而生产性和爱的结合则构成弗洛姆爱的理论的核心思想。他认为生产性是某种潜能的发挥,而生产性的爱则是爱的真正的本质,集中地体现在爱是给予,其形式是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  相似文献   

7.
每个小孩生来就有一个人所具有的爱,甚至超过一个人所拥有的爱,所充溢着的爱。一个孩子出生就是爱,一个小孩就是用被称为爱的材料做成的,但是父母却不能给予爱,他们有他们自己的遗传——他们的父母从来没有爱过他们,父母只能假装;他们能够谈论爱,他们会说:“我们非常爱你。”  相似文献   

8.
斯霞以"童心母爱"而著称于教育界。斯霞的爱首先意味着尊重。斯霞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看待儿童的问题以及对于问题的解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看待儿童的错误。斯霞的爱内蕴着平等。斯霞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地位,从不以"真理代言人"和"道德典范"自居。斯霞平等地关怀每一个儿童。斯霞的爱也包涵着宽容。她能够准确认知与判断教育情境,判断问题本身是原则性的还是非原则性的,判断过错是偶然性的还是经常性的。斯霞的爱实现着关怀。斯霞的教师爱是一种本体性的爱。在斯霞身上,爱就是爱,爱不是别的,爱本身就是目的。斯霞的爱是给予性的爱,除了爱的内在利益,斯霞从不希求从这种爱中获取什么。斯霞的爱也是坚定性的爱。  相似文献   

9.
你可以什么也不要,但是你要他爱你,这难道不是条件吗?女孩说:我的确是无条件地爱他,我甚至不需要他爱我。是的,即使他不爱她,她还是愿意守候在他身边,她爱他的才华;如果他没有才华,她还会义无反顾地爱他吗?不会。她的爱,还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10.
有多少甜蜜的废话,伴随我们走过浪漫的青春恋爱岁月啊。你爱我吗?爱。有多爱?很爱很爱。爱到多久?爱到永远。地老天荒吗?地老天荒。一生一世吗?一生一世。永不变心吗?永不变心。如果我老了呢?还爱。如果我丑了呢?还爱。  相似文献   

11.
《悲剧的诞生》标志尼采哲学的诞生。尼采以古希腊的酒神精神为基础 ,反对理性 ,提倡解放人的本性 ,并以酒神作为重估一切价值的标准。解读《悲剧的诞生》对于了解尼采哲学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问题,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复兴.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是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需要,用"三个代表"来表述党的建设钢领和使命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在党的建设史上是第一次;在内容、时代特点和内部有机联系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思想的创新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发展."三个代表"的提出,对于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学意义的消解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品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潮冲击下 ,文学面临着意义的流失与消解。文学的这种现状是与整个人类文化的困境紧密相关的 ,是人类发展特殊阶段上的必然产物。中国当代文学应致力于意义的探寻与重建 ,这表现为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对理想的重新肯定 ,对现实中的物欲的批判性把握 ,以及对人类生存意义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
宪法权威论     
宪法的本体含义在于 :宪法至上、宪法至尊、宪法至本。真正多数人的意志是宪法权威的内在根据。制定修改条件的严格和程序的复杂以及最高的法律效力得出了公开的确认构成宪法权威的外在根据。宪法权威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两个因素的支持 :人们普遍对宪法的信仰和宪法的形式化  相似文献   

15.
从“隐形”翻译看译者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译者隐形"文本的基础上,分析了"译者隐形"文本中"译者的主体性"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反驳了"译者从属"的看法,阐明译者在翻译中的中心位置的同时,指出"隐形"中处处不见译者,但仍处处可见译者,进而提出"译者隐形"文本中的"译者的主体性"的发挥不仅体现在隐形下译者对文本的阐释、转换和再创造,还体现在译者对文本的有目的的操纵的论点;指出在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同时,还应该提倡译者树立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麦金太尔认为,德性的失落是启蒙运动以近代自我观念取代传统目的论的结果,它导致近代思想家们为传统德性寻求合理性的努力失败。然而,由于他忽视了近代文化转型的客观必然性,致使他所设计的德性超越之路成为一厢情愿。事实上,西方社会的现代转型已经破坏了传统道德的作用机制,德性的表现方式也由主体自律转向制度约束。因此,只有以制度的正义性为基础并辅以相应的社会改革和文化引导,才能逐渐走出德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以对 90年代诗歌生存状况的持续观注 ,深感 90年代传统价值观的瓦解严重压缩了诗歌的生存空间 ,诗人在狭小的空间内奋力挣扎 ,忍受着商业性文化对传统诗歌内质的消解。但诗人们试图在新诗前卫化突进过程中寻求传统内质的精华同现代审美意识的共通共融之处 ,期望创造出属于这个全新时代的特色诗歌 ,发出时代的强音。本文勾勒了当下诗歌创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艺术精神的本体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人们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各种形式的批判和消解,但是这些都是在认识论意义上展开的,并且没有相应的理论建构。本文从生命本体论出发对艺术精神和艺术本质进行了区别性的阐释,认为艺术本质与生命无缘,只有艺术精神才能成为生命意义的承担者。笔者试图将艺术精神作为本体的承诺,集中阐释"艺术精神应当何为"的问题,试图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本体论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的每一次变革与发展都深刻影响着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演变也呈现出一定的历史规律。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的变更始终是劳动关系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劳动者主体作用的发挥始终是劳动关系演变中的决定力量,劳资关系从对立对抗走向互利共生是其发展的基本走向,劳动关系主体诉求的多元化是其演变中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者的价值创造能力以激发劳动者主体作用,健全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处理好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充分发挥工会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是新中国劳动关系演变的历史实践所带给我们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0.
汉语焦点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考察近年来焦点研究的主要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以下问题作了概括:一、焦点的定义;二、焦点的分类,这方面的论证还不够充分;三、焦点的数量,目前分歧还比较大;四、焦点的标记,研究不够深入,多数研究者在讨论时局限于单句;五、否定焦点和疑问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