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劲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2)
对于孔于思想核心的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本文以为孔子思想有核心,这个核心便是“和”。孔子所谓的志于道(和),据于德(中),依于仁(仁、礼),是把握其思想核心的关键。从“和”与“仁”、“礼”、“中”四大范畴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看,“和”是最高理想,“中”是达到“和”的方法,“仁”、“礼”是“和”的具体外化。从“和”与“仁”、“礼”、“中”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和”能够一贯到底,内在地贯通于“中”、“仁”、“礼”,使四大范畴合而为一。从“和”这一重要范畴本身的内涵看,“和”是指哲学化了的和谐观,是孔子全部思想的结晶。 相似文献
2.
郭自先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
孔子是否有“贵和”思想 ,可“听其言而观其行” ,从其话语和行为来分析。通过分析 ,“贵和”思想在孔子“仁义”学说中确实存在。其根据是他把“和而不同”“贵和”付诸“崇礼、贵仁、重义”行为中 ,试图用制度保证“贵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徐晓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多年来,党史界大多认为李大钊和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这是符合史实的科学结论。但不少论者在具体论述中共创建过程中却不提李达的名字,未免有欠公允。实际上,李达在中共建党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其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可低 相似文献
4.
刘仲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先要说明一点:本文是谈孔子思想,并不是谈儒家思想。孔子思想与后世所谓“儒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必须分清。 儒家思想(或曰儒学)是一个庞杂的思想体系。孔子时代已有“君子儒”“小人儒”之分。到了后世,历代有些优秀的思想家弘扬了孔子思想的积极方面,构成了儒学的精华,在 相似文献
5.
覃遵祥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
<正>“礼”与“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探索它们的关系,弄清它们的主次地位,对于正确评价孔子有很重要的意义.研究者中有“礼”为核心和“仁”为核心的不同说法.笔者持“礼”为孔子思想的核心的观点并作简略论述,以就教于孔子研究的学者们. 相似文献
6.
刘祚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6)
一、“仁”是孔子讲学的主要内容孔子从事教育事业的主要目的,是造就统治人材,希望弟子们在学成之后,能够把他的学说应用到实际施政中去。同时,他也要求把弟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君子”①。这个目的要求决定了他的讲学内容便是用“仁”、“礼”和“乐”去教育弟子。“仁”字在孔子以前皆作“亲”字解,为百善之一。只有孔子才赋予“仁”以新的涵 相似文献
7.
李安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44-47
伦理规范与经济行为的关系不仅是当代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也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伦理规范与经济行为的关系实为义利关系。关于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先秦各派均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但最具有代表性、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不外乎三种观点,即孔子义利观、墨子义利观、荀学义利观。但是,自西汉早年把儒家学说定为一尊,“罢黜百家”之后,荀学消沉,儒家思想遂取得了正统地位,孔子义利观一直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支配观点,影响中国社会达两千年之久。 相似文献
8.
韩星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13-121
以陆贾、贾谊、韩婴为例,对汉初儒者的治道思想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汉初儒者对秦的暴政和速亡进行批判反思,以仁义为核心价值,提出了各自的治道思想:陆贾主张以仁义为本,道德为上;贾谊强调仁义为本、非礼不成,以礼为主、礼法并用;韩婴注重仁人与守礼的统一,以王道仁政为本,以重法爱民的霸术为用。研究表明,这些治道思想对今天国家治理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张焱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4(2):44-46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一个充满活力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新体系已初步形成。但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全局来看,与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它关系到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森荣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2):28-30
先秦学者( 史称先秦诸子)在研究管理问题时, 不可避免地要运用当时的理论, 而仁与义是当时思想理论界中最有影响的两种哲学思想, 因此在先秦学者的管理思想中充满了仁义哲学。他们认为, 仁义在管理工作中是一种管理原则, 只要管理者按这种管理原则去推行管理, 就一定能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起来, 从而取得管理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方延明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2)
孔子思想学说,在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文明史上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这影响甚至延及今天。孔子生活于礼崩乐溃的春秋末年,他以自己的博学多才,总结继承了以往,特别是西周以来的文化思想成果,加之又参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从政机会。时代造就了一代哲人——孔子,产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孔子学说。中国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初期,中华民族所有主要思想文化成果——民本思想、宗法思想、中庸思想、大同思想集大成于孔子学说,并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方 相似文献
12.
童书業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0,(Z1)
孔子是我国思想史上一个最伟大的人物,在他以前沒有正式的有系统的哲学思想(今老子书中的哲学思想,是战国时代的产物),在他以后整个封建时代的哲学思想,都和他的思想有直接或間接的关系;从他的时代起,在他領导下,中国开始形成了一个最有势力的大学派——儒家,在先秦时代就已取得相当优势;到汉武帝以后,这个学派更取得思想界独尊的地位,一直到五四运动时代,它的独尊地位才被真正推翻。研究中国古代中世紀思想史,首先应該研究孔子的思想,是沒有什么疑問的。 相似文献
13.
高培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4):1-9
孔子思想的社会生活来源和基础,是孔门弟子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各个时期的弟子,特别是那些高足弟子,对于孔子思想在事实上的形成与发展都颇有助益。孔子思想在社会实践中产生以后,还有一个文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逐步定型、逐步系统化,并有所深化的历史过程,其中的核心工程是《论语》编纂;另一项重要工程则是孔子搜集、整理和传授的六经,经过弟子后学一代代传承而发展为九经,在不同时期著于竹帛。这两项文化工程,虽然都以孔子的生平业绩为基础,却也都显然包含着孔门弟子后学的思想创造。 相似文献
14.
骆啸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1)
“四人帮”在批林批孔问题上,无视中国的历史实际,抛弃中国历史上一份珍贵的遗产,歪曲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本身;他们不批林,假批孔,大搞影射史学,批所谓“周公”,妄图打倒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篡权复辟.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以后,为了拨乱反正,肃清流毒,解放思想,我们有必要实事求是地还孔子的本来面貌,认真总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从而激励我们树雄心、立壮志,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攀登科学文化高峰,为早日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5.
李正洪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1,(4)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仅有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思想,而且有不少相当精湛的管理思想。其所以如此,是与他的思想认识和实践经验分不开的。在思想上,孔子初步认识到教育与政治的依存关系。他认为“为政在人”(《礼记·中庸》),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可以通过培养人才来为政治服务。因此,他把执教当作从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主张通过教育把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传播到民众中去,从而对政治发生影响,在他看来,“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为此,他在教育活功和游说活动中,经常回答学生和人主的“为政”问题,从而产生了他的管理思想。在实践上,孔子一生虽然主要从事教育工作,但他在青年时期和“知命”之年也从政过 相似文献
16.
17.
18.
孔子教育管理思想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孔子的教育管理思想进行简要分析:庶、富、教的教育管理理念,以身作则的教育管理原则,自我管理的教育管理方法,礼乐熏陶的教育管理途径,“择乎中庸”的教育管理尺度,这些管理思想对我们仍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肖鸣政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
在举国上下加快改革步阀、提高经济效益的今天,教育改革怎么办?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其本身也应该讲效率求效果。因此,寻求到一种大面积提高教育效率与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法一直成为教育改革与探索的重点与热点。但是因材施教也是提高教育效率与效果的重要形式。因为教育效率与效果的提高,最终应该体现在每个学生身心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上,而每个学生的品德、智能及其所处的环境又是如此的千差万别。教育过程的这种特点,就决定了研究与探讨因材施教思想对我们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效率与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人认为,因材施教是一种传统的“个体手工业”与“小生产者”思想,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现代化“大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孔子的学习思想 ,尤其是对他关于学习的意义、学习原则及方法和学习规律 ,进一步揭示了其学习思想的现代价值及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