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的出发点是爱傅任敢先生在评论海校长的德业时,曾说过如下一段话:“最后,我要说到梅校长的爱。做领袖的人有两种,一种使人慑服,一种使人悦服。毫无疑问地,教育工作者应该使人悦服,而不在使人慑服。因为教育的出发点是爱、梅校长的品性中深深具有这一点。他爱学校,所以把他一生献给了学校;他爱国家,所以在抗日时把他的儿女打发到远征军去;他爱同事,所以待人一视同仁,从无疾言厉色;他尤其爱青年,所以在每次学潮中,他都以自己的力量掩护着青年的安全。”傅先生的这段话确实是中肯而深刻,它说明,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和伟…  相似文献   

2.
高尔基有一句名言:“真理胜过一切怜悯。”他还说过另一名言:“文学是人学。”显然,高尔基的意思并不是说,真理比爱重要,而是说,只有以真理为前提、为基础的爱才叫爱,或者说,才叫真爱。真理是爱的砥砺。有了真理,人性才有得到爱与理解的可能?从而才有得到救助的希望,并最终踏上回家之路——多少年来,无数虔诚的罪人在失败的归途上怆然自问:“啊,为什么手执火剑的天神挡住归途?”他们也许未能想到,人脚下也许并没有路,即便有,也并不引向所谓的家园,所以也称不上什么归途。  相似文献   

3.
在常人眼中,散打、拳击运动总以“悍勇”、“凶蛮”著称,可乍见吴宝刚,真难以相信他就是“散手全国冠军”。谦虚风度、温文尔雅的谈吐更容易让人想起“书生气”三字。但训练、比赛他却绝不含糊。 吴宝刚现在是上海体育学院91级学生,院优秀运动员。自1991年进体院后,他连年在全国性比赛中取得优秀成绩,但繁多的比赛和紧张的训练耽误了他许多学习时间,原本他的文化功底并不厚实。在这种情况下,每当他从比赛中“解放”出来,又必须立刻投入到更努力的学习中去。他甚至利用几个暑假留校独自补习。他说:“我的文化基础差,但我相信勤能补拙。”终于吴宝刚用自己的汗水换取了名列前茅的成绩,荣获奖学金。 至于训练,吴宝刚自己也承认刚进体院时大多是凭兴趣,他说:“特别是取得了成绩之后,曾想,作为一名散打运动员拿了全国冠军可以说是到了顶峰,再下  相似文献   

4.
5月中旬,在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的随行人员里,我又一次见到了他——法国总统的中文翻译吉尔·乌夫拉。我是14年前认识他的。1983年春天,密特朗总统访华前夕,法国总统府邀请一个中国记者组访法,本人乔列其间。乌夫拉是总统府请来为中国记者组当翻译的。他有~个中文名字:吴法儿。那年,他三十出头,又高又瘦,深逮的眼睛带着点忧郁。不过只要他一开口说话,记者组的气氛就会轻松起来,他喜欢“班门弄斧”,接受挑战,很是幽默,一次聊天,说到汉语里“妻子”的几种说法,他一口气说出了“爱人”、“老婆”、“夫人”、“太太”、“内人…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酱菜市场上,标明“日本日清小菜”的小包装酱菜随处可寻。小菜清脆爽口,甜成适中,价格又极低廉,吃粥下饭最美不过、这日清小菜大众皆知,可其创始人是谁?他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呢?日清食品的创办人吴百福是也。在日本,他是靠方便食品起家,有“方便面之父”之称。吴百福之所以成为方便面的发明人,与其经历的一段牢狱生活有关。吴百福祖籍台湾省台南市。1910年生人。有二兄~姐。幼失信情,赖祖父母抚养长大。其时,祖父开设布店,耳德目染下,吴百福掌握了一些经商知识和技巧。22岁时,他说服祖父把父亲的部分遗产交给他…  相似文献   

6.
经营人才     
最近,笔者有幸拜会了一位国内知名的企业家,在与他的交谈中,他的一个观点引起了我的关注,就是在谈到他的经营诀窍时,他说:“企业”这两个宇很有学问,“企”字上面是“人”,如果把上面的“人”字去掉,那你的企业就算到头了。很明显,这位企业家的意思是:经营人才是经营企业的第一目标。确实,在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经营企业的核心就是经营人才。经营企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经营人才的过程。经营人才应该成为企业的立足点,并付之于坚定不移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尚茂 《人才瞭望》2008,(12):63-64
2007年5月24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后,吴仪在美国国会山与众议院女议长南希·佩洛西会晤。外界猜测这两个“女强人”的会面气氛将十分紧张。但会晤一开始,吴仪就以轻松的口吻对表情似乎有点严肃的南希说:“我来之前看见媒体上有个报道,说Madam吴(指吴仪),要去见南希·佩洛西,就像羊入了虎口一样。  相似文献   

8.
分手     
一男生对女朋友说:“我想分手,我觉得烦了,就没有感觉了。”女朋友对他说了一段让他顿时无语的话。“亿万中国人民对国足早就烦了,早就没感觉了,为什么国足还没有解散?13亿人的烦都没能解散一支11个人的队伍,现在你一个人说烦了,就要解散两个人的队伍?”  相似文献   

9.
那天乔治·凯蒂斯先生刚刚获得本年度“友谊奖”奖章和荣誉证书。所以我采访他时首先提了一个很常规也很落俗套的问题,请他谈谈自己获此殊荣的心情。乔治·凯蒂斯并没有很常规地讲“十分激动”,这多少令人有些意外。他对我说:“这是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如此荣誉给我一个人,不太公平。我更希望有一种奖章是给予我们整个集体的。莎士比亚曾在他的一部剧中说过一句话:‘没有一个人可以孤立存在。’如果说我在事业上做出了成绩,那是因为我拥有一大批热情、勤劳、聪慧的同事。一个人无论怎样努力,没有外界的支持,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早在20年前,朱根华的名字就牢牢地刻在我的脑海中,想有朝一日能亲眼看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幸的是,我和他后来竟在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共事多年。 今年,他送给我一本《朱根华漫画》,在扉页上写着“陈伟源老弟指正”又郑重其事地签上他的大名,笔锋苍劲。随手翻阅,里面一些漫画的创作过程.再一次在我脑海中浮现,它们犹如朱兄的一幕幕人生长镜头。 他首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心直口快。 “我爱唱爱跳爱演出爱写打油诗爱开玩笑爱种花爱管闲事。”殊不知,他的爱管闲事,爱打抱不平,就让老伴放心不下,他说话心直口快,疾恶如仇,本…  相似文献   

11.
汤森太太是一位小学教师,她在美国德州某个小学教五年级。有一天,她对全班学生说:“我是你们的老师,我爱你们每个人。”说完这句话后,她觉得有点心虚,因为班上其实有个学生,她并不是那么喜欢。这个学生名叫泰迪,他上课不专心,很喜欢捣蛋,常常不交作业,身上还有一股怪味。  相似文献   

12.
爱麻辣味儿的四川菜,也爱骑着钟爱的“小电驴”--电动自行车四处溜达,还爱操着“只会一点点儿”的蹩脚中文和中国同事们聊家常。
  今年40岁的德籍俄罗斯人艾俊(Alexey Ivanov)是江苏能华微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副技术总监,但他似乎更愿意称自己为“科研工作者”。
  “我有一个‘中国梦’。”艾俊认真地说:“中国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科技人才和研发人员。”  相似文献   

13.
他为一名女性,我不挞伐电视相亲节目上的若干“拜金女”,我是想替《非诚勿扰》、《为爱向前冲》等栏目中出现的“拜金女”马诺们说两句话。  相似文献   

14.
2000年,一个身高1.92米的美国人,一头扎进了甘肃东乡这个在当年全国文盲率最高、教育基础最落后的地方,一待就是七年。每月700元的工资还要养家糊口。他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不挣钱、不纳税、不消费、不爱洗澡、不洗衣服、爱啃手指”的人,他就是自愿来中国插队落户的美国青年——丁大卫。  相似文献   

15.
被世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的世界级大科学家袁隆平,常把自己比喻成一粒“种子”。他说:“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笔者认为,要使自己成为一粒健康的“种子”,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谜语中的爱和恨在民间谜语中,有不少是描写爱情生活和婚姻的,读了根有趣,引人深思。有个谜底是“锁”的谜语,谜面用一个女子的口气,表达了她选择对象的标准:“我家好比一枝花,荣华宝贵不爱他。称心如意人儿来,我家立即许给他。”有个谜底是“灯笼”的谜语,谜面述...  相似文献   

17.
翟精 《人才瞭望》2008,(7):105-105
有一个公司的重要部门的经理要离职了,董事长决定找一位德才兼备的人来接替这个位置,但连续来应征的几个人都没有通过董事长的“考试”。这天,一个30多岁的美博士前来应征,董事长却通知他凌晨3点去他家考试。这位年轻的博士于是在约定时间去按董事长家的门铃,却未见有人来应门,一直到8点钟,董事长才让他进门。考的题目是董事长口述,问他“你会写字吗?”年轻人说“会。”董事长拿出一张白纸说:“请你写一个白板的白字。”他写完了,却等不到下一题,  相似文献   

18.
佚名 《人才瞭望》2014,(4):32-32
"孺子牛"是《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典故:齐景公有个小儿子名叫"荼",也叫"孺子",齐景公非常喜欢他,晚年时对他更是到了有求必应、十分溺爱的程度。有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孺子撒娇,非让齐景公扮成老牛让他骑着玩。齐景公作为一国之君,竟然真的口里衔一根绳子,扮成一头老牛让荼牵着走。孺子牵着这头"牛",一会儿让他叫。一会儿又骑到他的背上赶“牛”。正当孺子玩得高兴的时候.一不小心从“牛”背上跌了下来.手中的绳子把齐景公的牙都扯断了。  相似文献   

19.
消极人生的治疗方案■库莫皮特·库莫一直从事潜意识研究,以开创人们全新的生活。他曾说:“我不要求每一个人都相信我说的话,但是,如果他肯稍微试一试我推荐的方法,就能被事实说服。”1.特征:生气原因:自私,嫉妒,敌视情绪治疗方案:“我对自己以及周围人的爱、...  相似文献   

20.
泰国鳄鱼王     
几个世纪以来,暹罗鳄鱼一直是统治泰国水域的主宰,当地人在河里游泳洗澡遭受鳄鱼攻击以致丧生的事故层出不穷,因此泰国人出远门不说“一帆风顺”,而说“小心鳄鱼”。现在的情况大不相同。猎人为了取得鳄鱼皮而大量射杀鳄鱼,野生的退罗鳄鱼早在15年前就已绝迹,但是现在的通罗鳄鱼能够生存下来,而且数量却比SO年前还要多。这都要归功于一位白手起家的华裔商人,他把这些令人毛骨惊然的动物做成皮包,也因此拯救了濒临绝种的退罗鳄鱼。杨海泉的一生是~则转贫为富的故事。他小时候家里十分贫穷,父亲是个农夫,在曼谷南方的河边小镇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