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7 毫秒
1.
<正> 吉林大学经济系人口研究室,为适应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在1978——1980年间,曾主办过一个内部刊物——《人口与经济》,先后出刊四期,起了一定的作用。1980年11月,吉林省人口学会正式成立;吉大人口研究室也从该校经济系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机构。适应这一变动,经过请示和协商,决定将原来的《人口与经济》改名为《人口学刊》,由吉林省人口学会和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共同主办。《人口学刊》定为季刊,暂时仍是内部刊物。1980年第1期(即总号第5期),将于三月下旬出版。《人口学刊》作为一个人口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将刊登:人口理论,人口政策、人口基本知识,人口史、人口思想史、人口社会学、人口经济学、人口统计学、人口地理学、人口生态学、人口优生学,和人口普查、人口预测、农村人口、城市人口、少数民族人口、世界人口等各方面的研究论文、译文、调查报告、各种讲座,以及中外人口动态,人口统计资料,等等。  相似文献   

2.
人口学的知识体系中有许多分支学科,诸如人口经济学、人口社会学、人口统计学、人口生态学、人口史、人口思想史、人口理论和方法、人口系统工程学、人口地理学、民族人口学等等。近两年来,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和人口理论工作者以及一些自然科学工作者,对人口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至今人们对于人口学中的另一支分支学科人口结构学却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在探索人口发展规律、进行人口发展的定量分析、开展人口普查和统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人口增长已大大低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毫无疑问,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口科学研究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是分不开的。一、人口科学研究为基本国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我国人口科学研究带来了春天。十年来,我国人口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理论人口学、人口统计学、人口经济学、人口社会学、人口地理学、人口生态学、人口教育学、医学人口学、民族人口学、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学、人口思想史学等等,都取  相似文献   

4.
清代江南人口增长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历史人口研究,尤其是清代人口研究的过程之中,宗谱是一个尚待大力开发的资料宝库。运用宗谱资料,可以探讨宗谱人口的出生和人口增长、人口的死亡和平均寿命,人口性别构成等,宗谱人口婚姻和生育状况,包括人口婚龄、初婚、再婚、重婚等;宗谱人口  相似文献   

5.
一、人口理论(见本刊1981年第一期)二、国内外人口史,人口思想史,人口 政策史(见本刊1981年第二期)。三、中国人口问题(同上)四、世界人口问题(同上)五、人口与环境(见本刊1981年第 四期)六、人口统计和预测(同上)七、人口资料(同上)八、全国各地人口,西北人口问题1。全国各地人口见本刊(1982年第一期)2。西北人口问题西北部分省会人口资料张燕整理 西北人口1980年2期99页陕西省人口现状与控制途径鞠秀珍 梁乃中 西北人口1981年1期陕西省袁家大队是怎样提高人均产值 的?朱楚珠梁道中 西北人口1980年2期24页陕西汉中地区未来三十五年人口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人口理论(见本刊1981年第一期) 二、国内外人口史,人口思想史,人口政策史(见本刊1981年第二期) 三、中国人口问题(同上) 四、世界人口问题(同上) 五、人口与环境(同上) 六、人口统计和预测(见本刊1981年第三期) 七、人口资料(同上) 八、全国各地人口,西北人口问题1.全国各地人口对1978到2028年我国人口增长的展望游允中人口研究1980年3期18页全国各省会城市人口1979年自然增长率一览表兰州学刊1981年1期97页  相似文献   

7.
说明本索引是为便于人口研究工作者查找资料而编辑。内容主要收辑1979年以来我国报刊发表的有关人口论文和资料的篇目。初步计划,大致有如下的几个专题,即:一、人口理论;二、国内外人口史、人口思想史、人口政策;三、中国人口问题;四、世界人口问题;五、人口与环境;六、人口统计与预测;七、人口资料;八、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口报》、《人口研究》、《人口与经济》、《人口动态》、《中国人口科学》、《人口与优生》、《南方人口》、《西北人口》8家报刊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人口与计划生育论坛”征文活动优秀征文颁奖仪式,于5月2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9.
苏杨  尹德挺  黄匡时 《当代中国人口》2008,25(5):7-18,34-4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中国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管理理念的转变,中国人口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政策目标由单纯的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逐渐转变为“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与此相对应,中国的人口政策已经发展为包括人口数量控制和人口分布控制两个大类及其相关的优生、就业、福利等公共服务的社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新阶段人口研究和人口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低生育水平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研究和人口工作的课题,总结了人口工作成功的主要经验,考察了新时期的人口新情况,质疑传统人口转变理论最后阶段的历程,提出从承载力、城市化、就业与社会保障、人口管理制度、低生育水平下的计划生育、老龄化、新的人口研究领域等方面进一步拓展人口和人口工作。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出的转折性变化态势,关于人口形式和人口问题众说纷纭,即将到来的人口负增长,以及少儿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老龄人口总量快速攀升、人口抚养负担加重等人口结构挑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关于人口数据的争论既是焦点之一,也是对人口问题认识不一致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东北三省人口负增长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人口外流被认为是东北人口大幅减少的主要因素,但现有研究对东北人口跨省迁移规模的估计方法相对有限,关于迁移流动对东北人口规模和结构影响的认识尚不清晰。本文使用1953年以来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利用普查存活比法系统测算1953-2020年东北三省净迁移人口规模、性别年龄结构的特征和变迁,评估人口迁移对东北三省人口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东北人口净迁移经历了人口大量净迁入、净迁入萎缩、人口波动净迁出、大量净迁出四个阶段。各阶段净迁移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可依次概括为:劳动年龄人口及随迁儿童大量净迁入、劳动年龄人口及儿童净迁出、老年人口净迁出和全年龄人口净迁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净迁入提高了东北人口增量和人口红利,1982年后人口迁移对东北人口存量削弱作用逐步增强并在2000年后成为东北人口变动的主导因素。劳动力外迁消减了东北人口红利,老年人口外迁降低了老龄化程度、延长了东北人口红利,但这两种作用已逐步消失。黑龙江人口变动受人口净迁移影响最大,吉林次之,辽宁最为有限。当前,东北三省均已进入以人口净迁出为主导的人口负增长阶段,应从振兴经济、改善民生、引导观念等多方面着...  相似文献   

13.
<正> 环境是人口自身之外的客观存在,是人口生存的空间,它包括人口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环境与人口,密不可分,人口依赖于环境而生存。人口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对环境也在发生反作用;被人口作用了的环境,又会影响人口。可见,人口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环境对于人口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一、社会环境与人口的相互作用人口的社会环境,即人口生存的特定历史条件,包括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文化状况和社会道德风尚、民族精神状态、风俗习惯等。社会环境,对  相似文献   

14.
致作者     
《西北人口》是甘肃省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兰州大学联合主办和青海、新疆、宁夏、陕西四省区计生委共同协作的综合性学术杂志。她重视人口控制以及计划生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深入研究人口理论、人口经济学、人口地理学、人口生态学、人口社会学、民族人口学、人口系统工程等学术理论;她植根于大西北丰厚的沃土之中,为丰富人口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而辛勤耕耘.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现状、趋势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人口转变、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的社会分层及人口社会关系等方面,分析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变革的时代,作为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的人口,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趋复杂.必须对人口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给予高度重视,应该把解决中国人口社会问题及统筹协调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作为人口发展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一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人口法是调整人口关系,组织管理人口、规范人口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指导、干预、管理人口运行的重要工具。由于人口过程及其关系所具有的特定性和广延性特征,人口法通常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狭义的人口法是以直接的人口过程和人口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法规构成的体系,主要就是生育法或计划生育法。广义的人口法是指以人口运行的全部过程和全部人口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法规构成的体系,既包括人口法,也包括生育法或计划生育法。本文论  相似文献   

17.
确定人口发展目标,进行人口决策以及编制人口计划,需要有足够的信息。因此,作好人口信息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计划生育信息系统,是提高人口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 一、人口信息的作用 人口信息就是反映人口过程与计划生育过程的特征和发展变化状况的各种消息、情报、数据和资料的统称。人们在从事物质资料再生产活动时,同时也进行着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活动,随着人口再生产活动的进行,不断地产生着人口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接受、传递和处理,反映人口过程各个方面情况的变化,沟通联络人口管理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实现人口有计划发展和人口管理目标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8.
<正> 人口社会学是人口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它是近几年分离出来的一门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人口问题的独立学科。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各国研究人口社会学的学者、专家不乏其人。但在国内,它还处于初创阶段。故而迄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完整的学科体系。任何一种学科都要有它的研究对象及其所包括的基本内容。人口社会学也不例外。当我们在确定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时,首先要分清楚它和人口学、社会学的区别和联系。人口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为一个比较庞大的学科群。诸如:人口学、人口统计学、人口地理学、人口史、人口思想史、人口经济学、人口社会学、人民教育学、人  相似文献   

19.
文章概述了日本人口学科体系的发展历程,指出在这个发展历程中,日本人口学界涌现出经济人口学派、历史人口学派、社会人口学派、地域人口学派、生物人口学派、政治人口学派和数理人口学派等。文章认为,人口科学在国际上表现出国际化、数理化和多元化的特点。日本不仅形成了多种人口学派,而且还重视对国外人口问题的研究,至少有50%以上的日本学者研究的是国际人口问题。而中国的大部分学者则主要侧重于国内的人口问题研究,视野不够开阔,缺乏国际型的思维模式和研究理念。  相似文献   

20.
论文作者通过对数十年来中国人口婚育行为模式、家庭结构与类型、死因构成模式转变的简要描述,指出仅在传统和最基本的人口动态、即人口出生、死亡和增长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人口转变、包括中国的人口转变,已远远不够,难以适应时代和人口发展的要求。提出人口转变是一个多维的动态历史过程,是一系列特定人口转变的集合。其中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仅仅是人口转变的表象和外壳,其内核则是通过制度、文化和技术等承载的人口行为及其动力机制,由此引致的变化才代表了人口的内在转变,强调关注人口的内在转变是理解中国特色人口转变道路的重要视角和基础。在对人口转变内涵探索的前提下,借助于对国内人口学界近些年有代表性的人口转变理论研究成果的介绍和分析,作者初步探讨了人口转变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