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腔由于历史悠久,因而在内容及形式上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在戏剧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对西北地区文化经济、风土人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弥补国内对秦腔文化艺术研究的缺陷,使秦腔文化不再仅限于地区传播,文章将论从"史"出与论从"心"出相结合,从音乐的视角对秦腔艺术进行探讨,对其唱腔、唱词及舞台表演方面进行剖析,并在西北人土特征中探寻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作用,使读者能够全方位地了解秦腔艺术。  相似文献   

2.
在独立战争初期,美国由于力量弱小选择了与法国结盟共同对抗英国.在独立后,美国极力奉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希望在不卷入欧洲纷争的前期下,与欧洲保持纯洁的商业关系.但是这种想法却与欧洲奉行的现实主义政治理念格格不入,因而产生一种进退维谷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中国传统美学语境,讨论了留白艺术在文化空间的意境表达。提倡用"留白"手段营造虚与实相并存的空间环境,加强空间的连续性以及内外空间的交融性,增大空间功能的自由度,解放空间,以至"解放"人们的思想。本文的研究在于通过对室内设计实践案例的研究,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可以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起到一定指导作用的"留白"室内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认为“艺术的最大要素”,是“美与情感”.在郁达夫那里,美与情感互为表里、不可或缺,彰显了小说现代化的品格.美与情感的交响,带来郁达夫小说抒情艺术的三大特征:其一,以抒情的方式刻画人物;其二,用抒情的笔调描绘景物;其三,按抒情的要求安排结构.郁达夫抒情小说以独特的审美形态,表现出一种创造的活力和新鲜的风貌,为现代小说文体的革新和构建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5.
性虐活动是欧洲古往今来特有的文化现象,本文认为,这种现象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时有隐现,小说中加西莫多受鞭刑和克罗德观看对爱斯梅哈尔达的拷问并自虐致伤等情节隐含着性虐色彩,这和渗透在欧洲绘画雕塑中的性虐艺术趣味相似,透现出一种苦乐相生、痛快相承的残酷痛苦之美。  相似文献   

6.
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美国天主教徒,特别是他们中间的一部分平信徒知识分子和一部分担任神职的知识分子,秉承了基督教的和平和正义传统,因而能够对现代国际关系以及美国的对外政策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的意见往往不被政治家接受和转换为国家政策,但从长时段的效果来看,他们的声音影响了美国的民众,使他们意识到:世俗政治经济利益的考量应该不是诉诸武力的合法正当的理由。本文的论述主要以美国天主教平信徒创办的《公益》杂志为个案,阐释美国天主教知识分子在20世纪以及晚近时期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思考和抉择。  相似文献   

7.
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作品的改编本就开始出现在美国童书市场。提供给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读者的中国儿童作品主要有三类:训诫故事,民间故事和中国历史故事,以及描写儿童经验的幽默故事。从每一类别中分别研究一个个案,论证不同历史时期提供的不同文本有助于阐明美国人对中国及其文化的理解。在每个个案中,为美国读者包装设计的叙事反映了一种关于中国的想象,它为作品出版的不同时代和语境而定制。尽管这种想象随时代而变化,但是却始终如一地强调对家庭的忠诚,尤其是孝亲。  相似文献   

8.
杜染 《社区》2001,(5):37-38
在北京东城区的群众文化生活中,活跃着150个由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群众组成的社区业余文化组织。他们把根深深扎在社区,为东城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增添了艳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爱尔兰著名诗人谢默斯·希尼20世纪70年代末出版的诗集<田间劳作>.分析了西方文学传统和爱尔兰国内复杂斗争对这部诗集的影响,及这部诗集的多篇诗歌表达了希尼在创作过程中遭遇的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矛盾,诗集中有他对诗人的诗学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思考,以及他最终找到的解决之道--"艺术的终极是和平",可以说希尼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两者的忠诚.  相似文献   

10.
日本是经济大国的同时也是自杀大国,历史上以及现代的自杀事件层出不穷.从纷繁复杂的各种自杀事件的底层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分析了日本人的自杀情结及其对现代生活压力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武士的历史上,关东武士素以英勇善战、敢于拼命著称,平安时代中后期和镰仓时代还有"坂东武士天下无敌"的说法。在决定日本历史命运的"源平大战"中,关东武士帮助源赖朝夺取胜利,创建镰仓幕府,自己也成为统治阶级的中坚力量,控制武家政权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机关。关东武士在战争生活中形成的"坂东武者之习",作为武士道的源头,无论是伦理观念层面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还是战争层面的合战样式和战场上的"杀伐之心",均为武家社会的典范。镰仓幕府建立后,源氏的"坂东武士道"不仅引领幕府时代的武士道和时代精神,而且还升格为幕府政权的统治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一个负有国家外交使命、必须面对两种差距迥异的文化环境的人,如何在北京的文化洪流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一个进入现代多元文化洪流中的外国使馆,如何增强本国文化的影响力,和陌生的中华文化之间建立一条相互融合的通道。从各国使馆文化参赞的眼中回眸中国文化、北京生活,也让北京人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和工作生活,是我们建立新栏目"魅力外交"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主持语:作为中国当代的漆艺术家,李永清所创作的漆画和漆艺,多年来在本领域不息的耕耘与精彩收获,为人们所瞩目。李永清的漆艺术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偏重于绘画性和抒情表现性的现代漆画作品,另一类是着重于器物形体及"质觉"形态的抽象性表现的漆艺作品。他将传统器物的形状作为一种符号元素,运用不同的材料与工序呈现出内涵丰富的当...  相似文献   

14.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罗布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孕育了浓郁醇厚的民族风情。人生礼仪是罗布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起名仪式、摇篮庆典、割礼、婚礼、葬礼等礼仪。从形式上看,罗布人的人生礼仪与周边地区的其他维吾尔族大致相似,但仪式的内容却有着很多完全不一样的特点。在人生礼仪上表现出来的社会伦理观、渔猎生活以及歌谣对唱习俗,不仅反映了他们在生活进程中自然形成的生活习惯与文化传统,而且体现了罗布人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移民小说《美国情人》是一部书写自我及其自我实现的小说。它紧紧围绕现代移民迁徙的现代性内在动因,书写了新移民全新的价值追求。该小说对于新移民文学叙事的突出贡献在于:一是描述了当代新移民之所以"新"的内在精神底蕴和人类探险性品质,把移民书写从简单写实的经历及其历史反省书写转换到其心灵史和哲学的高度挖掘上,从而推进了新移民文学思想内涵的深入;二是展现了以家庭支离破碎、女权盛行、性自由、大众物欲膨胀和孤独的人群为特征的后现代语境——离散社会下一代女性新移民复杂的自我实现、心理追寻及其走向全球化的历程,从而使新移民文学审美内涵获得了提升;三是该小说的电影叙事模式的创造及其叙事意象(影像)的创设,既为新移民叙事传达知性化的深刻思想探索了全新路径,又为现代小说叙事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深刻提示。由《美国情人》可以充分了解新移民文学发展的独特动向和美学向度。  相似文献   

16.
丁济棠是户县农民画创始人之一,为了肯定他对户县农民画及群体的建立、发展壮大所作出的贡献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对其作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了能准确地把握和定位其作品的风格内容,采取系统分析、综合比较的研究方法.作品反映了关中美丽的田园景象,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和丰富的业余生活,风格朴素简练、寓意凝重,以典型的地域特色和人文元素创作出一幅幅典型的"关中风情"画.  相似文献   

17.
<正>走进苏珊娜·莱茵施泰因的世界就仿佛步入一间课堂,教人如何将美国南部的舒适闲散融合进东海岸的奢华传统,再演绎出洛杉矶式的悠闲生活方式。作为家具及配饰店"蜀葵(Hollyhock)"的经营者,苏珊娜一直致力于振兴古老的纺织工艺和精细的手工艺,以保证作品都能拥有最为上乘的品质。同时,她也是一位室内设计师,创造舒适宜居的空间,带来平静与优雅。  相似文献   

18.
艺术美与生活美的关系是美学史上的千古之谜,也是文艺创作和鉴赏实践中绕不开的难题。艺术美与生活美就其主要性质形态、生成构成、功能目的等方面是不同的,二者不能随意比较;而就其皆为“美”而言,又是可以比较的,这就是毛泽东所作出的“三个最”、“一个唯一”和“六个更”的著名结论和命题;其次,毛泽东在“讲话”中还精辟地分析了艺术美与生活美关系的辩证法,即二者相互依存、相互需要以及相互创造转化,充分体现了生活美对艺术美的基础支配地位和艺术美对生活美的超越和改造的审美创造和审美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19.
文化身份是一个流散族群或个体界定自身文化特点的标志,也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尤其是一个弱势民族为了求得自身真实存在所关注的核心。赖特、艾里森和莫里森等几代美国黑人作家为此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美国黑人身份政治追寻的意义。这一黑人民族文化身份追寻的过程揭示:黑人民族只有找到自己的根——黑人的传统文化,才能找到与白人抗衡的力量,在精神上获得重生,从而找到真实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孽子>是台湾第一部正面描写同性恋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放逐"为主题,对处于边缘文化的同性恋进行了关注,展现了一群由孩子、老人等弱势群体所组成的同性恋边缘人被社会和时代放逐的悲剧人生.这种关注是白先勇创作视点的一次转移,虽同样是放逐主题,但他所关注的放逐对象已由普通大众转向了特殊群体--弱势群体与边缘人.通过对弱势群体这一边缘人的关注.作品的批判指向由人向社会转移,由此展开了对社会时代的严肃思考和尖锐批判,既增强了作品的批判力度,又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