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房价上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房地产价格自2001年以来出现的不断大幅上涨的现实,从房地产行业外和行业内两方面分析了房价上涨的多重因素.针对影响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诸多因素,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方面给出几点建议,对房价调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商品房市场价格因房地产成本上涨和通货膨胀而持续上涨,对百姓生活、经济社会发展、金融市场等均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应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建立正常的供求关系,征收房产税压制投机需求、稳定价格、推行限购令等措施,有效的抑制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对房价进行调控,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但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双方调控收益方面的差异,使得调控政策执行还未完全发挥其最大效果。通过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在不同信息条件下中央与地方政府对房价政策的博弈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规制的成本过高,是我国高房价难以制止的原因;通过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同时加强制度约束等方式可以降低规制成本;通过减少中央政府调控成本、合理建立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途径,可以改善我国现有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4.
自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房价就一直牵动着国民的心,于今尤甚."越调越涨"的怪现象使得传统的房价调控手段大失所望,通过分析房价波动对各主要相关群体的影响,利用金融创新工具对房价进行调控被证明是很有效的.在充分研究了房地产价格指数的特性的基础上,笔者研发出了一系列金融创新工具,然后利用这些工具设计出了一套调控房价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自1998年以来,我国房价基本呈现上升趋势,房价持续攀升,出现越来越多中低收入人群买不起房的情况。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居民对城镇住房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更加导致房价居高不下。住房问题影响了我国社会生活的稳定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房价问题成为老百姓广泛关注、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房产税作为调节房价的政策之一,有利于稳定房价,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缓解住房供求紧张的格局,从而对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3年以来,我国房价加速增长,成为民生的一大难题;中央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试图稳定房价,但其效果不明显,由于住房事关民生,稳定房价对社会稳定、建构社会主义和谐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入手,或许可以稳定房价.  相似文献   

7.
2003年以来,我国房价加速增长,成为民生的一大难题;中央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试图稳定房价,但其效果不明显,由于住房事关民生,稳定房价对社会稳定、建构社会主义和谐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入手,或许可以稳定房价。  相似文献   

8.
高房价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房价过快上涨不仅透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潜力,而且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在对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和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多元化住宅供给体系、抑制房地产投机活动、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调整政策调控思路、完善政策调控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限购、限贷、限价、增加保障性住房等行政性调控措施可有效抑制房价,但这些办法会影响地方政府的利益.所以这些措施难以长久实行。采用累进式房产税可抑制房地产投机性需求.成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器,并且可为地方政府提供长期稳定的财源.故累进武房产税才是长久之策。重庆、上海推出的房产税试点暂行办法,涉及面不够广,且没有采用累进式.因此对抑制房地产投机的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0.
孙荣飞 《今日南国》2006,(19):62-62
全国房价依然高位运行,建设部官员解释调控政策具有滞后性,专家则开始质疑房地产调控导向。“国务院对房地产调控情况并不是很满意,现在有关部门压力很大。”建设部一位人士近日表示。从5月17日推出“国六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到10月17日专门听取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落实情况的国务院会议,整整5个月,国务院仍基本维持“原判”:少数城市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房地产市场秩序仍需进一步规范。建设部房地产司副司长姜万荣在日前举行的“2007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上坦承,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成效还是初步的、不稳定的,部分地…  相似文献   

11.
虽然各地区政府在一季度末大限到来前密集出台今年的房价控制目标,但仍有不少城市迟迟不肯出台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2.
房价收入比是判断房价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在国际上明显较高。但房产作为一种商品,其税后价才是真正的价格。通过提出估算税后房价收入比的方法,并以美国的情况作为对比,发现我国的税后房价收入比与美国相比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这意味着房产税仅对税前房价的影响较大,而对税后房价的影响很小。税收与房价之间的这种关系是房产税决策者必须考虑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房价综合收入比指标测度我国居民房价承受力并检验各地区间的差异,结论如下:(1)整体来看,我国居民房价承受力并不弱,大部分省份房价综合收入比都处于合理区间;(2)我国居民房价承受力地区差异显著。其中,东部地区居民房价承受力普遍弱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各省(市、区)之间的差异也很大;(3)五个东部省(市)居民房价承受力很弱,如北京、海南、上海、浙江和福建等地,房价已经超过了当地居民的购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化解商品房库存是其中目标之一。在推进商品房去库存过程中,必然伴随房价波动现象。基于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结果,房价波动对产业结构服务化和合理化水平的影响作用更多地表现为对邻近省份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这种溢出效应具有地区的差异性。据此,应制定“因地施策”的宏观调控机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守地方经济发展根基,有效消化空间溢出产能。  相似文献   

15.
房价、调控与城市住房发展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市场经济视角来看,在这些年中国房价持续猛涨过程中,消费需求是基础、投资需求是主导、银行信贷是杠杆、地方政府是推手。近几年来楼市调控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并不理想,其原因可从政策目标、执行机制和制度基础三方面寻找。从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和格局看,前几年我国以发展商品房为主的单一城镇住房发展模式将有一个根本性转变,主要表现在发展目标、发展平台、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这几方面。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99—2017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基于供求关系的面板回归模型,从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对造成房价波动的原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价格预期在全国和区域模型中均对房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大多数地区,其影响力大于其他因素;人口对房价有正向影响,但只在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显著;收入对南部沿海、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的房价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北部沿海、东部沿海、长江中游、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该因素对房价的影响并不显著;除全国和西南、西北地区外,房屋造价作为成本因素对绝大多数地区的房价有正向影响;信贷的可获得性作为政策因素对房价有正向影响,除南部沿海和黄河中游外,在其他区域均显著;住宅开发投资与住宅价格呈负相关关系,但其只在少数经济发达地区显著。因此,未来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应根据区域房价波动影响因素的不同区别对待,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房价的高涨首先表现为经济问题,但房价高涨的背后,同样彰显的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房价逆势高涨,凸显了其中深层的政治原因,由此带来的政治后果同样不可小觑,其败坏政府公信力,不利于社会稳定。稳定房价已成当务之急,从政治途径上看,当前要下决心强化宏观调控,着力提升政策执行力,转变政府职能,尽快完善有利于房地产业良性发展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主要运用了对应分析和最优尺度分析等方法,从多方面对锦州市居 民的购房需求做了较详细的统计分析,进而对未来锦州市房价走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9.
运用200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30个省/市/自治区的月度面板数据,构建存款准备金率与房价的PVAR模型,并进行单位根检验、格兰杰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实证分析,旨在探索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我国房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存款准备金率对我国房价的调控效果并不明显,且存在较长的时滞性,一般需要半年左右才能对我国房价产生较好的调控效果。此外,存款准备金率对房价的调控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当给定存款准备金率标准冲击,西部地区的反应幅度最为剧烈,效果持续时间最长;而中部、东部地区的反应程度较小,效果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金融业和人民生活联系密切,其发展态势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金融安全和社会和谐.文章列举了当前房价上涨的因素和房价虚高的重要原因,提出建立房地产业信用体系以调控房价虚高,为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