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论是对人类认识的反思。它以认识本身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包括知识的形成、发展和运用的一般途径、方法为研究对象;并且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以自己的对象特点同其它科学相区别。正确揭示认识论的对象,是确定认识论研究范围和方法的前提。人类生活在世界上,一天也离不开认识。一方面,人类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以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总要结成一定的关系,而只有认识了社会,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2.
论实践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实践负效应刘宝三(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提起实践,人们都认为它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离开了实践,人类就不能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自然就不可能人化;人类不可能进化;社会不可能进步。因此,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也是...  相似文献   

3.
社会生产是一个人与自然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获取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只能象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按自然的规律决定自己活动的目的、手段、方式、方法,改变自然客体的物质形态。这样,人们为了利用和改造自然,就必须认识自然,人对自然的关系就必然要表现为实践和认识的两种关系。表明人对自然的实践力量的客观标志,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表明人对自然的认识力量的主要标志,是科学的发展水平。在这里,科学和物质生产力都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力量,互相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自然界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旦有了人类,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类,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界,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人又不是消极地依附于自然界.人不仅能够认识自然,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如果人类认识到自然界的客观属性及其发展规律,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就能趋利避害,使自然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人类违反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那迟早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因此,恩格斯早就告诫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  相似文献   

5.
人的超越性     
世界就是自然。它自然而然地存在,自然而然地发展。从自然中生成的人类,却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把世界变成“人化了的自然”。为了让世界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类从这个自然而然的世界中去探索真(为何如此)、去寻求善(应当怎样)、去实现美(是与应当的统一),把世界改造成对人来说是真善美的世界。“同天人”,“合内外”,“穷理尽性”,“万物皆备予我”,这实在是人对世界这个自然的超越。人生也是自然。“人之生,气之聚也,聚侧为生,散则为死”,生生死死,自然而然。从自然中生成的人类,却要认识人生、  相似文献   

6.
物质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地积累起来的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以智力对自然的征服为前提,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作为独立形态的精神生产力,不仅是人类在理论上对自然的胜利,而且它一旦并入生产过程,转化为  相似文献   

7.
按照他者伦理,以往人们都受到自我学的支配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进行肆意的征服与改造,从而造成了对自然的破坏.实际上,自然是绝对的他者,超越于人类的认识和支配之外,不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对象,而是人类欲望和向往的对象.欲望并不意味着人与自然彼此隔绝,人就在自然之中,人与自然面对面.自然通过面貌将自己的生死存亡交付给人类,在面貌的召唤和人类回应之间,人类担负起了为自然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儒家思想与当代环境、意识颜炳罡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同自然的斗争在一片凯歌声中进行着,当人类仍陶醉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胜利之时,自然对人类的暴虐早已发出了严重的警告甚至给予了报复:南极上空的“臭氧洞”日见增大,全球性气候变暖,酸雨连绵,...  相似文献   

9.
道家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其主要包括: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自然界产生不良影响,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等。对道家经典中环境伦理思想的探讨,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看待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环境保护观和利用观,启发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方法论的思考,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机制,关键在于拥有什么样的自然观和人类观。自然的进化在本质上是物质形态的进化,人类的发展则是遵循着对自然物质层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认识与改造而不断深化和拓展的。人类物质生产发展史就是从自然生产向人类生产转变的历史,直到人类生产触及到自然的最深层秘密,能够"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应对目前的工业资源危机,必须开拓和建立资源深层型的新工业化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1.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既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理论探究,也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总结,体现了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完美合一。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统一,决定了马列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发展性、民族性。  相似文献   

12.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劳动者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表示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随着人类智力和体力的不断发展,对自然界深度和广度的不断认识,以及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的不断改进,生产力也会不断发展和提高。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包括劳  相似文献   

13.
论学术论文语言美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存在于人类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成果结晶的学术论文从本质上也是美的,语言美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术论文语言美的范畴属于现实美,学术论文语言美的特征主要包括准确性、抽象性、简洁性、层次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14.
<正> 本文的这个标题,在那些把实践和认识作绝对区分的人们看来,无疑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他们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它主要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斗争,改造社会的斗争以及科学实验等项活动。但是,在这种规定面前,我们立即遇到一个问题:实践的定义同它的概括范围不一致。既然实践是以“改造”自然和社会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活  相似文献   

15.
谢菊兰 《兰州学刊》2002,20(5):62-63,43
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个古老的话题 ,又是永远的话题。“天人合一”从朴素、直观的角度揭示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又要尊重客观规律 ,要自觉地合理地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以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是自然辩证法的奠基者 ,突出强调了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是 :人类一方面由于正确地认识了自然界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人们的实践 ,取得了改造自然的胜利 ,消解了人和自然的对立 ;另一方面 ,由于人们没有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及其规律或没有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 ,使自然环境向着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进 ,从而激化了人和自然的对立 ,加剧了人和自然的矛盾冲突。人和自然之间的这种对立和矛盾的激化程度 ,迫切要求人们更加重视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只有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古以来哲学的永恒课题。它们之问的关系有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既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又存在着一定的统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程度向着更深层次拓展。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必须理性的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普遍树立“自然万物共同进化”的观点,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相似文献   

18.
生态危机是严重危害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人类自身内部的性别压迫及其衍生的人类对外部自然的压迫所引发的自然报复。长期以来社会对女性的排斥与压迫使女性所优长的顺应自然态度和生态智慧受到压制,男性替代女性进而代表人类对自然展开了持续大规模征服开战,在取得巨大发展效益的同时必然地发生巨大的生态危机。为了更快更好地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深刻认识性别压迫、自然压迫与生态问题之间的内在关联,消除人类性别排斥和矫正征服自然取向,大力提高女性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及管理自然的能力和参与程度,构建男女性别和谐的社会制度及其相应的生态和谐治理体制,实现由传统的男性主导型生态治理方式向男女和谐型生态治理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说:“自然是客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8页)。但这并不是说,任何自然都是现实的客体。所谓客体,它作为认识论的范畴是与主体相对而言的。在人类尚未出现以前,自然界虽然存在,但只是作为客观的物质世界而存在,而不是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客体而存在。在人类产生以后,人类为了生存,需要认识和变革自然,于是才形成所谓主体与客体的范畴。因此,自然界是否能成为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是否能进入人的认  相似文献   

20.
自然环境:历史制约与制约历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自然,是一切研究历史的人们关心的永恒课题。司马迁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一代一代的史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而只有唯物史观才可能对此作出唯一科学的解答。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培养基,又是人的行为对象。人无法脱离自然而生存;人的生存又改造着自然。历史地认识自然环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对于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