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土地利用的内涵及构成土地是万物之母,最广义的土地就是指自然资源,自古以来,土地就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1]。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与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它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根据土地质量和特征开发利用土地,创造物质和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的过程;二是指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改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过程。根据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类型可以划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条中规定: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二、我国土地利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农用地就是对土地的生产性利用,而建设用地是对土地的非生产性利用,其主要是利用土地的空间承载力。因此,这两种不同的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一样。(一)农用地的现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农用地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种直接性的利用,农用...  相似文献   

2.
国家对百色的发展定位为,打造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百色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新兴铝工业基地,其发展始终离不开土地。因此,在实施工业兴市的战略中,由此产生的工业基地建设,包括矿产基地建设、能源基地建设、交通运输、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等,都涉及到土地流转所产生的问题。协调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对实现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民族大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但是,在中国农村,由于村镇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不合理利用土地的现象比较普遍。通过村镇规划对土地进行集约化利用是解决我国农村土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科学的规划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的有效利用。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以及有关土地集约利用的不同观点,然后总结我国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村镇规划中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湖南作为"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是摒弃靠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支撑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采用靠效率提高驱动的发展模式。土地资源在自然资源中占有核心、主导地位,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国土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分析新形势下湖南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结概括"十一五"以来湖南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湖南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改革耕地保护制度,引导耕地产权人保护耕地;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意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用地;加强土地生态环境的建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考核力度,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理顺国家自然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作为自然资源之一的土地资源产权制度自建国始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土地资源产权改革在推进中遇到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针对土地产权体系自身及配套管理制度问题,提出完善产权法律体系,健全有偿使用和保护监管制度,建立统一的确权登记系统是与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土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美国联邦土地管理自进步时代开始,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变化,建立在科学管理基础上的联邦土地和自然资源管理机构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合作到合作保护的发展过程。美国合作保护的发展是政策系统内多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除联邦土地和自然资源管理机构自身之外,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公众和社会组织都发挥了很大作用。美国联邦土地和自然资源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可以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已经由国务院批复,其中对国家首都、国际城市、历史名城、宜居城市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北京地区国民经济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土地资源作为可以调控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资产,在城市发展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问题的逐步显现,国家开始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从建设和谐社会、宜居北京角度出发,解决北京市国民经济发展与土地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8.
家庭承包土地的功能、矛盾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是当前维系农民与集体、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的最重要的纽带,是政府能够藉以影响和控制农村,确保其政策被执行的工具,是农民就业、生存的保障体制,也是当前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这些作用都是由承包土地的各种功能所决定的。本文拟通过分析土地的功能及功能之间的矛盾,来探讨承包土地各种功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并提出协调各种功能的政策思考。一、承包土地的功能及存在的必然性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其主要功能是为社会提供食物,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就要获取要素报酬,这是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对国家而言,土地…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涵义 ,分析了土地可持续利用所面临的现实障碍和理论难题。优势区位的过分竞争、地区优势的片面发挥、相邻土地的利用冲突、土地制度的变革问题和土地利用的公平问题等 ,都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障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理论难题表现在土地资源的合理定价、土地利用的最低安全标准和土地利用的代际公平规则等方面。提出了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三条基本途径 :观念更新、市场规范和制度建设 ,并强调制度建设中维护市场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当今,人们已广泛认识到了近几十年里许多增长的经济是不持续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损害。环境的变迁与人类的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换言之,自然环境的改变是可以从人类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影响角度进行判断的。从这个角度考察环境的变迁,Choucri认为有三个因素应受到重视:1、人口,包括人口增长率、人口规模和人口分布。2、经济增长及工业发展。3、自然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包括能的消费、砍伐森林、对土地及水源的利用等等。从国际上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存在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的问题,但相对而言,这些问题目…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产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活动,土地等自然资源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过程中最普遍的限制性因素。因此,自然资源禀赋不能被看做是既定的因素而忽视其作用。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之一。农业自然资源匮乏对中国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都有着很强的制约作用,进而影响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和进程。在自然资源约束条件下,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策略是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实现由资源型农业向科学型农业的转变;选择合适的农业经营方式,着重扩大农户外部经营规模;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出口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换取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开发建设新疆战略的研究讨论中,许多人都着重于讨论如何开发新疆的丰富自然资源,这无疑是对的,但开发自然资源不充分考虑市场的需要,却是一个大问题。这不利于掌握开发的方向和开发的先后次序,也不利于将来产品的销售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把市场需求作为开发建设新疆战略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自然资源物权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建立科学的自然资源物权体系,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及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在我国,针对现存自然资源物权体系的缺陷,应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分别构建土地资源物权体系和与其他自然资源物权体系,重点构建其用益物权体系,土地资源物用益物权体系包括地上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其他自然资源物权用益物权体系的建构应借鉴浮动担保之浮动性,对于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建立浮动自然资源用益权。  相似文献   

14.
——去年四月十四日,我国人口突破11亿;——本世纪末的十年中,是我国的生育高峰期;——自1986年起,人口出生率超过20‰,自然增长率超过14‰,平均每年净增1500万人左右。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如此高的增长率趋势,它将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什么呢?一、人口——资源困惑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是建立在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之上的,因此,自然资源的规模、质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  相似文献   

15.
论自然保护区及其与当地群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无论是从经济、社会、文化还是从科学的发展角度看,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和无生物资源──都是发展社会福利的关键因素,因为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都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然而在不同的发展历史时期内,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方式和开发的深度是不同的。远古时代,人口不多,资源相对十分丰富,人类一般不用担心产生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问题,也就不必考虑自然保护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也就在不断地增强。对…  相似文献   

16.
研究“城乡土地一体化利用”问题,须处理好土地利用和土地权利保护的关系.笔者认为,正确处理这一关系的关键是要确立和践行财产权和民主理念.这里所谓的财产权理念,是指须明确无论是集体成员集体享有的土地所有权,还是农民个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或是城镇居民享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都是财产权利.财产权是基本的民事权利,也是宪法所保护的基本权利.无论以何种方式利用土地,都不得侵害民事主体的土地财产权.所谓民主理念,是指在土地集约化利用中须尊重利害关系人的意志,不仅要尊重当事人的财产权,也要尊重其经济民主权利.凡涉及主体利益的事项,均应由其自主决定.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农业生产条件,首先是农业自然资源条件,这是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是增强农业扩大再生产能力,推动农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农业生产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 农业自然条件是指自然界与农业生产活动有关的一切自然因素和要求,既包括气候、土地、水和生物等资源性的自然条件,也包括其它非资源性的自然条件,例如地貌和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业布局的合理程度不仅关系到宏观的经济效果和全国生产力的战略平衡,也关系到工业本身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还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产品进入流通领域里的竞争能力。因此,工业布局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问题。本文仅对我国棉纺织工业部门的发展及其布局的合理性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地缘政治与智缘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与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国际格局演变最本源的两大因素。争夺和控制土地是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国际斗争的核心内容。反映地缘政治现实的地缘政治学也萌芽于农业社会、逐渐成熟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知识成为中心资源,它在信息时代的作用将超越土地的作用。在国家关系领域,土地的主导性使命终将结束,地缘政治将衰落于信息社会,日渐为智缘政治所取代。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进程中影响城市有序发展的一个重要地区,对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城乡结合部的特殊位置以及由此带来的土地利用问题,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城乡结合部土地集约利用问题.通过探讨天津市华明镇宅基地换房模式的流程及实施效果,说明宅基地换房是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可推动城乡结合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城乡经济快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