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到底是注重保值增值还是社会责任,答案的模糊不清造成了改革悖论.国有企业不断横向合并和纵向兼并也增加了垄断程度,降低了市场的有效竞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边界和责任.新时期应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经营范围要进一步缩小,应完全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垄断型国有企业的治理和监督机制要透明,进一步增强内部和外部的竞争性,公众利益最大化目标应完全明确;资本化、股份化的道路只能解决“怎么走”的问题,不能解决“走到哪儿”的问题.要解决国有企业“走到哪儿”的问题,应该通过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监督体系进行改革目标定位.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只有国有企业改革成功,中国经济才能真正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近一个时期以来,针对国有企业在改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些人提出“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的观点。我认为,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资本量不足问题,为了改善经营,丰富管理实践,对国有企业作短期的、局部的调整,使某些国有企业暂时退出某些竞争性行业,是可行的。就像打仗的策略一样,有进有退,有得有失。但国有企业的发展事关整个国计民生,是否要让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全面退出,应慎重对待。一、让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大致等同于让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3.
邓苏 《文史哲》2002,(3):67-71
社会主义转型经济时期财政究竟应否进入或退出竞争性领域投资,不仅关系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结合,微观充满活力和宏现协调稳定的结合;更对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定位、工业化的完成、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公有制本质的实现十分重要。分析政府在这一问题选择上的两难境地,并从新的视角解释财政投资于竞争性领域与否的理性选择和合适时机极具理论以及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如何在改革中为国有企业营造良好的财税环境,以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认为,在中国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着政企功能错位、财税体制改革滞后、国家财政支持弱化以及不合理的财政政策等问题.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必须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其主要措施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深化金融、社会保障、财税改革,完善财政投资政策以及统一税制,实施税收的国民待遇政策等,从而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建立将对我国财政审计产生较大影响,为迎接挑战,我们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选择适当的重点审计内容,采取适当对策。公共财政框架下审计监督对象的重新定位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责是监督政府经济和财政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财政职能的逐渐转变,政府直接从事经济活动和财政收支的范围发生了变化,国家审计的监督对象也应随之进行调整。具体来说,在国有企业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审计侧重点将有所改变。在市场经济下,财政资金不再投向竞争性领域,政府不再直接参与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国有企业的财务收支也不能直接…  相似文献   

6.
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过程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应该退出竟争性领域,而不应该与其他经济成分进行竞争.这种看法是不能让人接受的.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应处于怎样的地位,涉及到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基本认识.从理论上说,国有企业应该不应该参与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在竞争性领域确立自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国有企业如何改革,有些问题仍需要进行讨论。 为了不致误解,有必要明确讨论问题的概念。理论界有一种说法,国有企业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盈利性或者说竞争性的;另一类是功能性或者说服务保障性的。笔者认为,企业是盈利性或竞争性的经济组织,政府为执行服务和保障社会职能而设立的经济组织,应称为事业单位。因此,本文所谓国有企业,是指盈利性或竞争性的。此外,“企业改革”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改革,包括“三改一加强”即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狭义的企业改革仅指“三改一加强”中的改革。本文所说的企业改革是指狭义的。  相似文献   

8.
产业发展体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国有资产运营应该从竞争性产业和传统产业退出或部分退出,同时进入新兴产业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动态地保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但在这方面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国有资产运营的行业进出不能替代国有企业本身的改革。国有资产的几种隐性进入方式是值得警惕的。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6,(7):41-46
从27省份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可以证明:国有企业对非国有企业形成的资源挤出、市场挤出以及非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的隐性补贴三方面形成了国有企业对非国有经济及整体经济的拖累,由此引出的政策路线是:国有企业应该进一步退出竞争性领域,推动垄断性行业向可竞争性市场结构转变,给经济效率更高的非国有经济更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在国有企业改革上存在着两个观点一个是国有经济从竞争性行业中全面退出;一个是股份制经济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前者我认为,国有经济在竞争性行业中的地位,应是比重降低,结构调整,而不是全面退出;对后者,则是看股份制经济中的控股成分.国有经济控股的,仍是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效率追求与公平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都过分强调了效率,而忽视了公平性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不能片面地强调效率,更不能一卖了之。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退出,应当注意政策的配套实施,为了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国有企业改革应当在分配领域建立广泛的剩余分享机制。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在产权运作上的市场劣势主要表现在:“初始委托人不到位”、“内部人控制”、“高昂的代理费用”等。回顾改革开放20来年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不断调整和运作,可以看出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是要解决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改革的终级目标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此政府要从大多数国有企业中退出,不再直接经营企业。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国有企业,不仅是指只有国有成分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也包括具有混合经济特点但国家握有控股权或相对控股权的企业。国有企业兼有“公共性”和“企业性”两方面特征。调整和缩小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对一部分国有企业进行民营化改造,恰恰是为了保证国有企业的质量。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有选择地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来,同时充实、提高非竞争性领域里的国有企业。从资产角度来看,其退出方式有资产变现、资产对冲、资产补贴和资产破产等四种。  相似文献   

14.
职工安置是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时最重要的障碍。职工安置的主要途径是一次性发放经济补偿金或安置费、企业改制重组和产业转型安置以及移交给地方接收安置 ;资金匮乏、地方接受能力不足和一次性安置职工再就业困难是职工安置工作的主要难点。短期内 ,在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优惠的财政、金融和社会保障等政策支持下 ,企业所在的地级市 (地区 )政府是接受安置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职工的主要力量 ;长远来看 ,解决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及职工安置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大力发展接替产业 ,促使地方经济体系成功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15.
国企改革能否成功,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充分保证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政府要从大量的微观管理事务中退出,转向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发挥政府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作用。1、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要搞好国企改革,完善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需要发展各类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对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来说,尤其要发展和完善股票市场与经理人才市场。大中型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制,企业的多元化的所有者一般都来自股票市场,企业经营者来自经理人才市场。经营者损害…  相似文献   

16.
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能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有效的政策引导,纠正和弥补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必须围绕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秉持"公共财政"和"绿色财政"两大原则,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市场经济规律,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系统完善的财政政策体系,促进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对国有经济的 改组实际上是遵循两条思路展开的:一是 改革国有企业的体制,二是对国有资产的结构进行调整。前者是为了从微观的建制上赋予国有企业活力和创新力,后者则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以确保国有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经济改革的实践表明:国有企业的改革首先要面对的是国有资产分布结构的调整,使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向必须由国有经济发挥作用的战略性领域集中(吴敬琏等,1998),而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的调整重组,关键是要在实践中和理论上正确把握和处理国有企业进与…  相似文献   

18.
县办国有企业是县城经济的支柱,其布局结构及营运状况如何,对实现区域发展战略,保持经济良性循环和持续增长,促进社会进步关系极大。面对当前县办国有企业进退维艰的困境,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国有经济整体发展着眼,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对县办国有企业进行战略调整,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在改革的思路、方式和方法上实现新的转变和突破。(一)产权重组是克服县办国有企业固有弊端的根本途径。县办国有企业在历史上曾有过自己的辉煌,它们掌握着县城经济的命脉,承担着地方财政吐入和办社会的主要任务,安置了大批社会劳动力就业…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了今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是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它标志着我国经济成长的阶段性变化《建议》还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深化改革就是要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来进行.今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将发生历史性变化,政府要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企业要转换机制,作为独立的法人,走向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政府和企业都强烈要求企业统计全方位、高质量提供经济信息、咨询和监督,这是企业统计发挥作用、提高地位、增强活力、求得发展的极好机遇.  相似文献   

20.
一、财政投融资制度在我国目前经济条件下实施前景的分析财政政策性投融资是为强化宏观调控功能,以信用为手段,以实现特定政策目的,真正或间接有偿筹集和使用资金的活动,它有利于填补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的不足,引导社会投资按照政府目标方向发展,加大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力度。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财政投融资在政府的宏观调控方面有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地认为财政投融资制度一定会带来多大的效果,应该仔细分析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实行财政投融资制度的可行性和预期的成效。对于财政投融资制度,笔者的观点是: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