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人的问题是社会科学中极其重要的问题。而探索这个问题,首先要研究的就是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类认识世界走过漫长的历史道路,取得许多丰硕成果。但是同认识别的对象比较起来,人类要认识自己却是最困难的,不过它总是人类认识的中心目标和最伟大崇高的主题。据传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中就铭刻了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文艺复兴运动之后,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一直是西欧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不可否认,在人类自我认识的历程中,对人的本质或本性的研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然而,由于历史唯心观的局限,却都没  相似文献   

2.
一科学哲学,就着重探讨“研究者对待自然界的方式方法问题”而言,早在古希腊时已经产生。在人类文化尚未分化的古代(古希腊至文艺复兴前),科学哲学担当着人类知识“圣母”的角色与功能。它不仅负责对科学知识的总结概括,还肩负着对科学未知的填空,成为包罗万象的神秘“母体”。虽然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亚里斯多德就把哲学(“第一哲学”)和具体科学进行了区分,但事实上直到文艺复兴前,总的说来,具体科学并未真正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人类知识仍然混然一体,表现为“自然哲学”。这是科学哲学的第一个发展形态——古代科学哲学。这一时期,“研究者对待自然界的方式方法问题”已成为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对认识论探讨的重点在认识的来源与本质,尽管对认识过程与方法也有所涉及。与这一阶段整个哲  相似文献   

3.
在哲学史上,列宁第一次用明晰的语言提出了人类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梯级性问题。他在《哲学笔记》中郑重地指出,“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1 本文试就人类对自然界本质认识的梯级性问题作初步探讨。自然界这本奇妙的大书,不仅现象是错综复杂、丰富多彩的,而且它的本质也是具有  相似文献   

4.
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传统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面对人类发展中凸现出的各种生存危机的挑战,不断遭到人们的遣责和非难。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看,这是一种偏见和误解。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关注是个永恒的话题,马克思主义历来都把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作为其全部理论的立足站和出发点,认为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中心也是人类发展的目的,而且在发展过程中把人自身看作达到目的的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人类中心主义是源于西欧,影响整个资本主义的传统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是把自己看成世界的中心、自然的主宰,把世界看成对象,把自然界中的…  相似文献   

5.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价值是和人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人的本质是人的价值的内在根据,人的价值是人的本质的功能表现。因此,在论述人的价值之前,必先说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人类作为主体出现之后,就把客体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和改造对象,这客体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人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认识是同样古老的。早在两千年前,我国著名哲学家荀子就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把“义”看作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标志。所谓义,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理性、道德。所以,我们中国人历来把那些丧失理性、不讲基本伦理道德的人骂为畜牲。差不多与荀子同时,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人是社会的动物”、“人是政治的动物”的观点。前者着眼于人的个体与动物的区别,后者着眼于人的整体与动物的差异。两千多年来,人类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基本上就沿着这两条线索延伸着、发展着。直至马克思才集其大成,作了  相似文献   

6.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1页)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必须有一个新发展,这是时代的需要。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认识论,应该概括思想、认识、精神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心理学是和认识论最接近的学科之一,不可不刮目相待。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研究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精神、主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科学。两者都以人类的精神世界为其研究对  相似文献   

7.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说:“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使它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列宁的这段话时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作了精辟的概括。但是对这段话的理解,当前却存在着重大的分歧。分歧的焦点集中在马克思把什么样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即自然观,“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这个问题上面。有的同志以为列宁所指的“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是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那也就是说,马克思在建立历史唯物主义之前并没有建立起唯物主义的辩证的自然观。如吴国光同志在《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之关系》一文中认为,“这里,列宁并没有说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推广,而是说,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在人类社会领域里的推广;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与基础并非辩证唯物主义,而是唯物主义——即哲学史上的‘一般唯物主义’,确切地说,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前的‘旧’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发展有没有统一性与多样性?如果说有,两者的关系怎样?,它对建立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有何意义?这是史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想从认识论的角度作一些初步探讨。一、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文明取决于各个时代的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认识世界就不能改造世界。对人类历史的认识正是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人类社会是怎样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历史发展的根源是什么?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以前,中外不少历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提出过看法,但都未能作出正确的回答。根本原因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184 4年经济学手稿》提出人“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并实现“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这不仅是在异化劳动条件下要争取实现的现实任务 ,也是人类的生命生存史的长期历史任务。所以 ,在何种历史条件下 ,不断地发展人的精神感觉 ,创造出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 ,都是绝对必要的。这不仅是提高人的审美感觉 ,达到美感深化所必要 ,也是造就现代新人应有素质所必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规律的揭示,在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理念的核心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以“人”为核心,立足于自然,以人与自然界和谐为出发点,追求人与万物的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契合性主要体现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都认为人与万物同质同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问题上,都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是要把人和自然摆在同等地位上,尊重和顺应自然;在人如何利用自然问题上,都强调人对自然应取之有度、和谐共生。深入理解二者的契合性,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和认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1.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是哲学界争论较多、分歧较大的问题之一。所谓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事物发展曲折性的普遍表现形式。它虽然只涉及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形式方面,但却与这一规律仍着不可分割的联系。1  早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黑格尔等就提出了认识是一串圆圈的思想。黑格尔哲学的出发点是承认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有一种宇宙精神即绝对观念存在。他把绝对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描述为“绝对观念———自然———绝对观念”这样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和螺旋上升周期。绝对观念通过自身一系列辩证运动而“外化”为自…  相似文献   

12.
<正> 哲学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它是以世界的总体作为认识的对象,是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人类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所共有的最普遍的、最一般规律的认识。毛泽东说:“哲学就是认识论,别的没有”。哲学就是认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本质的科学规定,也是哲学尤其是西欧近代哲学在其历史发展中所展示出来的基本特征的总结和概括。古希腊罗马哲学是欧洲哲学的起源,孕育着往后欧洲哲学发展的萌芽。古希腊哲学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定义论     
美国大众传播学家哈罗德·迪·拉斯韦尔认为,新闻出现在人类社会之前,即动物群居时期,担任“哨兵”的成员的“啼鸣声”、“尖叫声”乃是新闻的早期形态。若把奥斯特拉罗皮太克斯人当做最初的人,那么人类已有近200万年的历史。按照上述观点推论,新闻产生的历史则更要早得多。  相似文献   

14.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存在论的根本维度。马克思在论述人的存在时 ,特别关注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尊严以及合乎人的本性的生活 ,表现出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强烈追求。马克思认为人的存在是“类”的存在 ,是“对象性”的存在 ,人的活动是被对象所设定的存在物在对象身上实现自己生命表现的活动。这种活动表明人是在自然界中 ,在对象世界中存在。因此 ,只有在人的对象性存在中 ,在人的“类”存在中 ,才能深刻认识人的本质 ,体现出真正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的灵魂。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创新与发展,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等 一系列理论。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 发展,回答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对世界主题要有创新认识, 对初级阶段理论要有新的突破,对社会主义本质有再认识。唯有创新,才能 发展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人性问题众说纷纭。讨论中,各种意见都引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有关论述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我认为,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整体观,对于克服对人性认识的片面性,是有现实意义的。 马克思指出:“一物的属性不是从该物同他物的关系产生,而只是在这样的关系中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析人性的时候,首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从人与人的关系来揭示人的本性及其历史变化,达到了对人的本质的具体认识,建立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人性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做出的突出的哲学成就,就是以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为基础,形成了一系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从马克思当时使用的术语来看,虽使用了费尔巴哈关于人是类存在这个提法,但已是一种全新的解读。费尔巴哈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看成是自然和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不但把自然看作是直观的对象,而且看作实践的对象、改造的对象。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社会历史领域,并用“人化自然”说明人的本质,说明人特有的改造世界的能动与伟大力量,强调自然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此,本文不同意这样的观点:自然界是人创造的;离开人的实践,自然界只是一种虚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只能被理解为人和“人化自然”之间的关系等。说到底,整个人类历史就是通过不断地认识和实践,使“非人世界”转化为“属人世界”即“人化自然”,从而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崭新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从人类改造世界的实际活动出发,认为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毛泽东指出:“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探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的指导方针,开展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  相似文献   

19.
人类对法的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通过理论分析找到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家、法学流派对法的本质认识的逻辑联系,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法的本质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法学立场.在探析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人类对法的本质的认识进程的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主体性及其本质力量并不是来自自然性,而是其社会性。这里主要是考察人的自然性的特点。 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同一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世界发展过程中,人又是自然界的对立物,它以自然界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成为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态。“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