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标记性及概念表征影响韩语母语者习得汉语给予类双及物结构。汉语、韩语分属不同的双及物类型,汉语为IOC/DOC型语言,韩语为IOC型语言,两种语言在双及物论元的与事R和客体T的语序、与格式的象似性、重成分的后置等方面均呈现出差异性。基于584个汉语双及物及相关句式、韩汉翻译测试语料发现,韩语母语者压倒式地输出与汉语双及物相关的介宾状语式“A给RVT”,而双及物结构的无标记句式“AVT给R”则极少,处于未激活状态;对汉语有标记的双宾式,其习得局限在原型双宾式“A给RT”上,使用频率仅次于“A给RVT”,偏误率高。究其母语根源,韩语与格式的无标记特征及语序、与格式的谓语动词“■(给/给予)”的对象表征、与事标记“■”的对象表征,均对汉语双及物结构习得产生较大的迁移作用。汉语二语语法习得研究与类型学紧密结合,引入认知类型学理念,一定能推进国际中文教学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2.
蒋翃遐  师彦灵 《兰州学刊》2002,(3):69-70,55
一、英汉在造句方面的差异1.词类选择上的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词类选择上的最大差异表现在汉语多用动词表示动作 ,而英语表示动作的方式则多而灵活。汉语动词丰富 ,因此中国人很擅长使用动词 ,句子往往以动词为主 ,如“坐山观虎斗”、“借刀杀人”等等 ,一个短语或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的情况在汉语中随处可见。英语表示动作的方式很多 ,如用名词、介词等。受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 ,在英语写作中 ,学生不由自主地大量使用动词 ,造出了许多虽然符合英语语法结构要求 ,但却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Familieslivingupsta…  相似文献   

3.
汉语语序的变迁过程,包括"把"字结构、"被"字结构、复合词、后置词和动词后缀的出现以及宾动结构向介宾动结构的变迁.从汉语句法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大量语言经验事实证明,汉语语序变化是SVO→SOV.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解释汉语本质及变化方式的两个理由.研究结果表明,汉语从SVO向SOV转变不仅是词序变化的新方向,也是词序变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汉语学界对动词重叠的形式、语法意义、动词重叠使用条件、专书动词重叠研究、方言动词重叠研究等方面成绩斐然.但尚存在关于动词重叠所包括的形式、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动词重叠能否带补语与动态助词等几个争议较大的问题,需要重点做好穷尽调查各类动词重叠格式在代表性文献中的使用情况;重视近代汉语内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方言的比较,重视与现代汉语方言相结合:对动词重叠嬗变的原因、方向予以解释;与其他词类的重叠研究相结合,考察各类重叠之间的关系,从中概括出词类重叠发展的一般规律,把重叠研究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二语习得理论起步较晚,二语词汇习得逐渐成为二语理论的核心。认知视域下的英语二语的词汇习得研究取得初步成果,而汉语二语的词汇习得研究却缺乏认知视阈的关照。认知理论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以及对汉语本体的研究日趋完善,必将促进认知视阈下的汉语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必将丰赡汉语作为二语的词汇习得理论,促进汉语的国际推广和汉语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张家合 《学术论坛》2007,30(6):183-185
在评述汉语心理动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心理动词的判定标准,并对心理动词进行分类。古汉语心理动词的研究可以从及物性、语义场理论、程度量级、过程结构表达和认知等几个方面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经典作品语料,分析动词重叠式除传统意义上表示动作时间短,动量小,还可表示祈使、致使、评价、叙述等含义,并可以作为语言习得过程的标记。最后简要分析了汉语动词重叠式在书面语中的功能及对于英语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班牙语的动词框架特征影响学习者汉语位移路径的表达。从位移事件的类型入手,可以发现中高级汉语水平的西班牙语母语者位移路径编码的中介语特征表现为:单独使用路径动词为运动动词结构类型优选模式;方式动词数量少且多为叙事性方式动词;编码矢量的“到”、编码构向的方位词、编码路向的路径动词缺失最为严重。西班牙语类型特征对学习者的汉语表达影响较大,具体体现在位移事件表层结构“V位移+a/hasta (介词、到)+参照物”的误推和概念结构“位移方式的默认图式”“空间几何关系的认知图式”及“垂直方向位移的默认图式”的误推上。为避免母语负迁移,培养目的语的概念流利能力,汉语二语教学不仅要加强语言表层形式的反复操练,更要帮助学习者构建底层的二语概念系统。  相似文献   

9.
运用个案跟踪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两名1~3岁儿童长期跟踪观察所获得的语料进行分析,发现3岁前儿童已具备对否定范畴的认知能力,但还只能习得其中比较典型的结构类型。根据否定词误用的特点把语料中含否定误用句型分成三大类:分工误用、句法误用和语义误用,并探究否定误用产生的原因,提出帮助儿童习得语言和习得第二外语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是一部基本上用明代口语写作的白话文献 ,是我国近代一部重要的白话文学作品 ,从汉语史的角度研究这些材料 ,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语言特点及其在汉语发展史中的地位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采取共时描写和历时描写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西游记》中的选择疑问句进行考察 ,以期对汉语疑问句当时的面貌及前后的变化发展有所了解。《西游记》有选择疑问句共 1 82例 ,从其结构特征看 ,可分为两大类 ,即正反选择问和并列选择问。前者是或者将否定词放在动词性成分后 ,或者将否定词置于两个动词结构中间 ,即通过否定词与动词的搭配构…  相似文献   

11.
从语言类型学视角看,英语和汉语在句法上分别是偏重形合和意合的语言。受时间一维性原则的制约,在一个英语句子中,在某一时间位置如果有多个动词表达相关动作(同时发生或先后发生),就只有一个动词(并列动词除外)具有时体等与时间信息有关的句法特征,其他动词则通过名词化或非限定形式来消除与时间信息相关的句法特征;汉语的动词在句法上也受时间一维性的制约。研究发现英汉语中的限定动词与非限定动词的对立在本质上相同,在句法表现上不同。此外,对比分析了英语动词名词化过程的连续统和汉语名动词的相似点,更好地揭示英语-ing分词、动名词和动词派生名词的本质和汉语名动词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史记》的叙事成就最鲜明的体现在它的动词上。在单音节动词为主的历叙体语句中,史公多采用一些延续性动词来贯串动作主体与行动对象。这类动词元音突出,音调铿锵,动作持续时间长,动感强烈,较好地传达了动作运行的空间、时间及产生的动作效果。复杂谓语历叙句主要有并列的单音节动词谓语句,多个动词并列组成的谓语句,并列的动宾短语谓语句,连动式动词谓语句等四种情况,这些复杂谓语句把特定情境下的人物动态、心理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具有强烈的现场效果。  相似文献   

13.
邱峰 《学术探索》2012,(12):138-142
《南齐书》中时间介词系统正处于高度繁荣期和剧烈变动期,其繁荣和变动均来自具备语义适宜性的动词争相成为典型介词的竞争,具备同类语义特征的动词因语义适宜程度不同,导致其向介词转化的速度和典型性的差异,这是促使介词系统不断调整和变化的直接动因。动词语法化的真正动因是人们对客观事件活动所包含的信息凸显度的不同,承载主要信息的动词因被凸显,得以保持动词特性;而承载次要信息的动词因被背景化,使得动词特性消失,语义抽象,并最终转化为介词。  相似文献   

14.
根据Fillmore的格语法和框架语义学理论以及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动词意义和构式意义都有语境因素的参与。Goldberg认为构式意义相对于动词意义有一定强制作用。本文支持另一种看法,认为动词意义本身包含着丰富的语境因素,构式突显了包括语境因素在内的动词意义的某些方面,形成不同的论元结构。因此,论元结构的产生跟语境因素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放置"义动词从上古发展到近代经历了一个新旧词更替的过程。"置"是上古至中古时期"放置"义的主导词。到了近代汉语时期,"放"在搭配对象、义域上不断扩大,逐渐取代了"置"成为"放置"义的主导词,沿用至今。现代汉语方言的"放置"义动词比通语中要丰富,既有承传词,又有创新词。各方言中使用的"放置"义动词反映了不同的历史层次。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试图从转换生成语法的轻动词概念对及物性系统的过程类型、参与者角色界定以及过程类型的语义和论元结构的匹配进行分析,以期使及物性系统的分类更为合理,形式化更为精细。基于轻动词的分析框架,我们认为:(1)所有小句都是及物性的,但每一过程的及物性有程度的差别;(2)及物性系统各过程类型都是形式-意义的结合体。(3)及物性是小句的,而非动词的;(4)对过程类型的形式描述将有助于计算机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后由认知语言学家用来研究语言结构的意义。图形一背景分离原则虽然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但也可用来研究语言,因此也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从图形一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出发,基于英语语料,探讨积极、消极、中间情感使役动词,从而为这类动词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郭庭军  贾德江 《云梦学刊》2009,30(4):139-142
英语中词汇转类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名词动用又是其中最活跃的一类。动物名词动用现象是名词动用中使用频繁、特色鲜明的实例,其实质是一种认知思维过程,其中概念转喻和隐喻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认知思维对各种类型的英语动物名词动用的汉译策略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仝国斌 《殷都学刊》2008,29(4):128-135
粘合和组合是两种普遍的语言结构方式,粘合可以是两个直接成分的粘合也可以是两个间接成分的粘合。结构的词汇化必有粘合的前提,结构词汇化的结果是句法词。句法词的两个源结构是粘合式结构和跨短语粘合结构,粘合式结构词汇化结果的前提是由义位组合整合为相应意义领域的一个义位,跨短语粘合结构词汇化的结果往往伴随着结构形式性质的改变:通常是原动词短语性质向非动词词性演化。  相似文献   

20.
孙凡 《云梦学刊》2003,24(4):113-115
传统语法将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已不足以反映动词的特性。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对英汉非宾格动词进行比较之后,将有利于学习和掌握英汉互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