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宗芳 《学术探索》2013,(9):14-18
政治赋权农村妇女是当前国际人权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固有内涵,更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内在要求,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农村妇女的政治权利保障。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种种反权利因素制约应然权利的落实,这就需要妇女个体的自力赋权以及国家和社会的他力赋权。  相似文献   

2.
谌林 《江汉论坛》2012,(8):56-60
理解不自由的原因是达到自由的先决条件。不自由意谓行动遭遇了障碍,而主体所受之障碍有三种形式,即他物、他人和自我心智缺失。分析三种障碍的性质及表象可以发现,自由的一切障碍最终都是物理性质的,因此科技理性是扩展自由的决定力量,这和自由主义的思想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理解中,命题被认为是真值的承担者、是语句的意义,并在语言、思想和心灵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作用,那么,当我们相信什么东西时,我们的信念该如何与命题有关系呢?罗素在对信念三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将命题与信念内容相关联,从而开启了现当代命题理论研究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师教育事业的灵魂,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在当今教育信念缺失的形势下,教师教育信念研究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教师教育信念研究有三个维度:教师教育信念的内涵、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阶段以及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路径。教师教育信念研究重在分析教师教育信念研究的不足,归纳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建构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许小主 《云梦学刊》2001,22(4):35-37
坚持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社会发展观.必须从社会主义本质观出发观察和思考问题,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模式在实践中的多样性.必须以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发挥实践主体的历史创造作用,不断提高执政党的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6.
人总是按照自己的信念安排自己的人生轨迹,展示着自己的生存方式,彰显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诉求。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学术研究信念及民族文化复兴信念,构成了张岱年先生人生信念的主要内容。坚定的人生信念,是张岱年先生成就自己学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张岱年先生的人生信念对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推动当代中国学术研究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上 ,随着苏联、东欧的解体 ,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屈指可数 ,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相对贫穷 ;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达、高科技转化的生产力劲猛。但我们通过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俄罗斯、当前美国经济、社会主义国家弱势的原因等进行仔细分析 ,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 :资本主义不是灵丹妙药 ,美国经济存在“泡沫” ,坚持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8.
教师信念,是关于教师对教学、学习、学习者及对自身看法的认知系统,是教师教学理论的基础.教师信念体系包括语言信念、学习信念、教学信念、职业信念等.反思性教学是有效提高教师信念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吕安兴 《学术论坛》2001,3(6):26-29
实施"以德治国"方略需要道德信念的支撑和推动;坚定道德信念,是实施"以德治国"的内在保证、力量之源和终极目标.既要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信念;又要坚持道德信念问题上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差异性和共同性的统一,协调性和进取性的统一,确立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适应的内心信念."以德治国"的关键是"以德治党".坚持用先进的共产主义道德信念教育全党,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也是"以德治国"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康德哲学体系通常被解读为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统一,或者由"三大批判"所呈现出的真、善、美的内容总括,从而致使人们忽视了其宗教哲学的地位.由于康德哲学的主旨在于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而"三大批判"只是针对"我能够知道什么"与"我应当做什么"的回答,康德在第一批判、书信及晚年的<逻辑学讲义>等成熟著述中则明确提出其宗教哲学是为"我可以希望什么"而设的.因此,只有从理论哲学、实践哲学与宗教哲学的层面来理解康德哲学,才能真正接近康德哲学体系之要旨.  相似文献   

11.
作为理性的科学与作为信仰的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勇 《社会科学》2006,(10):162-168
科学是理性的,宗教未必是反理性的,宗教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对人心的关怀,还提供一种心与物的和谐之境。信仰真空中的作为个体的人或作为类的人都无所畏惧,也缺乏担当,敬畏之心可以使人无限膨胀的私欲适当收敛。理性与信仰、科学与宗教,完全可以和谐地相处,为这个世界的心,物特别是心与物之间做出合乎长远利益的安排。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提出建设“中国式民主”的主张虽具有正当性,但这一民主模式能否成立,关键在于它能否回答并解决好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中国式民主是阶级的还是全民的;中国现有的制度模式如何有效落实“人民作主”的原则;这一模式如何得到国内人民与国际社会的认可;它如何回应谁拥有民主定义权的问题;它如何在实践检验中证明自己比西方或北欧民主优越。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中国式民主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3.
汤拥华 《河北学刊》2004,24(1):72-76
本文对几位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揭示出存在主义在建构有关"个体存在"的哲学话语时的种种困难;并指出,人之存在的个体性既不是先定的事实,也非绝对自明的本体论规定,真正能承担个体性的,只是创造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神仙思想源于先民朴素的自然观和宇宙观。春秋以前世人观念中有神而无仙,二者并不属于同一类别。战国时期神仙思想在社会上逐渐形成,并以修炼成仙长生不死为号召赢得了君主帝王们的热衷,而在其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则是由先前宫廷巫师演变而来的神仙方士。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完善,早期神仙信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终于在魏晋时期发展成为神仙道教。  相似文献   

15.
刘漫 《社会科学》2012,(4):135-142
康德哲学中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是对科学的证成。《纯粹理性批判》中理性的理论用途及《判断力批判》中的反思判断力对经验性规律的系统统一性的作用,这两者与科学的体系性之间不仅存在一定的关系,而且这两种认识能力之间具有承接和角色转换。理性或反思判断力对科学的真正确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思判断力对理性的这种承接关系表现在,反思判断力取代了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理性理念的"图型"这个较为模糊的说法,并且通过审美判判断力奠基起来的合目的性原则,将理性的"终极目的"的先天原则在经验世界中表达出来,并成为作为高级认识能力之一的判断力的先天原则。合目的性原则的确立保证了反思判断力对科学的系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形而上学是哲学史的基本命题,"拒斥形而上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主流,其欲为是要终结形而上学.在形而上学之为哲学的层面上,比如实证主义对形而上学的颠覆并不包含有更多超越思辨哲学的智慧.事实上,对待传统形而上学岂能像对待死狗一样一扔了之!在形而上学之为方法论的层面上,现行哲学理论的运思大多以"凡形而上学为恶,凡辩证法为善"为轴心观念,溯其本质,并没有更多的合法性依据.在科学昌明的背景下哲学变革呼唤"形而上学"的回归,当然回归并非复辟,而是走入合理、成熟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7.
拉祜族的厄莎信仰和基督教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厄莎信仰是拉祜族最具生命力的人文系统,是拉祜族得以生存繁衍的精神动力和社会机制。当基督教作为外来文化进入拉祜族社会时,厄莎信仰成为基督教传播的重要载体与平台,为基督教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实现了基督教在拉祜族地区的本土化。基督教的现代理念和手段,有利于拉祜族社区的生产技术、教育卫生、生活观念等的提升,并在厄莎和基督教信仰的基础上共构了一种拉祜族传统的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以孟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并倡导“明人伦”道德思想。“明人伦”理念的“合理内核”在于诉求人伦文明。探讨古代思想家的“明人伦”道德思想,对促进人伦文明及整个社会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明 《学术界》2012,(4):160-168,287
自觉审视当前中国农村民间信仰、基督宗教信仰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重大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学理依据作出必要哲学分疏,进而自觉培育中国农村“一体多元”信仰新格局,标本兼治地解决当前农村信仰混乱无序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政治伦理的视角对康德的《永久和平论》和罗尔斯的《万民法》这两篇重要的文本作了批评性的解读和比较,并得出了如下结论:即,只有平等的人权真正优先于民族-国家的政治权力,人类世界之正义的和平才有可能。就此而言,康德的《永久和平论》虽然过于理想化,却比罗尔斯的《万民法》更具有普世意义,因为后者对自由国家甚至是自由政体的过度偏执,妨碍了其对民族文化差异与国家政治差异的宽容。尽管罗尔斯本人宣称《万民法》仍然遵循着《永久和平论》的思想理路,实际上却是康德立场的退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