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文清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5):42-44
曹禺的《雷雨》、《日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蘩漪与陈白露是曹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大贡献。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对这两个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可以更深一步探索曹禺女性形象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雪梅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3):74-75
曹禺先生在他的剧作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既有以侍萍、愫芳为代表的温柔贤淑、善解人意的传统型中国女性,也有以蘩漪和陈白露为代表的洋溢着生命的激情、充满现代气息的异类女性形象,正是在这类女性形象身上,寄予了作者对女性境遇的深切体验和对女性命运的深沉思考,展现了一个伟大作家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3.
伊智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
曹禺的戏剧创作,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总结.本文试就已引起评论界重视的话剧的抒情问题,谈点浅见.话剧艺术是在西洋古典戏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剧发展成现代话剧,已摆脱了诗剧格式的束缚,而大多采用了散文的形式.这应该说是话剧艺术的一个进步,因为这样就使得这一艺术形式,更接近于生活,更能“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比较尖锐的矛盾冲突,富有浓厚的近似对象原型的生活气息”.但这不等于说,现代话剧不要诗意的艺术,正相反,它对作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作家以激荡的情绪,以鲜明的爱憎,以高超的艺术手段,再现出存在于生活中的诗情. 相似文献
4.
整合的女性形象——奥尼尔中晚期剧作中的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72-76
奥尼尔在中晚期三部剧作中描述的公爱碧.普特南姆、玛丽.泰龙和乔希.霍根三位女主人的形象,没有单纯继承西方文学作品中女性传统的、类型化的创作传统,而是采用形象整合的创作手法,再现了具有双重乃至多重性格的活生生的女性形象:母亲-妓女(地母)、毁灭(陷阱)者-拯救(受害)者,透出作者“客观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5.
刘浪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Z1)
“万事开头难”的逻辑在戏剧创作中同样可以得到验证。易卜生说过:“第一幕永远是全剧最难写的一幕”;狄德罗也曾说:“一个剧本的第一幕也许是最困难的一部分。要由它开端,要使它能够发展,有时要由它展示主题,而且总是要它起提携以后各幕的作用。”在剧本中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许正是第一幕难写的原因。虽然我们不能说,有了好的第一幕就有了一切,但是完全可以说,没有好的第一幕,也就没有了一切。曹禺,作为一个对艺术无比忠诚的剧作家,在对第一幕的处理上,他不仅十分慎重, 相似文献
6.
李霞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1):75-78
曹禺在早期的四大剧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中塑造了如蘩漪、陈白露、花金子、愫芳等情感丰富、性格各异、命运多,艮的女性叛逆者的形象,她们的命运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从无觉悟和无反抗到觉醒到彻底的醒悟,最终勇敢地冲出封建藩篱,投奔光明,表现了曹禺对封建旧制度下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深切的同情,对新时代新社会的憧憬与肯定。 相似文献
7.
8.
李关元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3)
话剧语言即台词,由于是供演出用,并且是“一次过”,所以有些大家必须遵守的艺术规范,如通俗,精炼、上口等。作为一个剧作家,最重要的是要真正懂得戏剧的规律,并在遵循这些规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在“同”中有“异”。研究剧作的语言艺术也在于指出剧作家的具有艺术个性的语言特色。曹禺剧作的台词是话剧语言的典范。研究其代表作的语言艺术,不但可以加深理解其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也可作为一种艺术的借鉴,有助于提高当前话剧创作的艺术水平。一、包孕丰富“动作”的台词戏剧语言要求富于动作性,这本是无可置疑的艺术规范。国内有影响的几本研究戏 相似文献
9.
胡润森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3)
“意象”,作为一个审美概念,在中国“古已有之”.早在一千四百年前,刘勰就写道:“窥意象而运斤”.七百年前,胡应麟也写过:“古诗之妙,专术意象”.在刘勰以后约一千三百年,胡应麟以后约六百年;在西方,在英美诗坛上,涌现出了一批不满其固有传统的青年,他们把眼光转向东方,从中国古诗(还有日本俳句)中,发现新大陆似地发现了意象,于是争相介绍、大力研究,一时蔚为风气,这就影响到他们写出了一批与其传统大相径庭的、富有新鲜气息的“新诗”.这一过程,孕育培养了独步一时而又影响深远的“意象 相似文献
10.
陈琳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7,(1)
本文试从思想内核、人物构件与演绎技巧三方面论述曹禺剧作的民族性,认为曹禺虽然成功地借鉴和吸收了西方话剧艺术的精华,但他首先是一位置根中华大地的民族作家,其作品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特色。 相似文献
11.
李朔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2,12(6):55-58
曹禺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戏剧人物,既有个性鲜明、有声有色的有形人物,也不乏不曾现身舞台的空白人物。这些空白人物在舞台上虽然是无形的,但他们与有形人物遥相呼应,一起参与剧情,深化人物,展示着作家独特的审美意趣。从曾禺早期的几部戏剧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入手分析其中的空白人物。 相似文献
12.
张剑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1):58-62
在曹禺的一生中,对于话剧创作与"人"的关系,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认识过程。用话剧去探索人性、表现人性,是其创作的初衷与最终目的。在他的早期剧作《雷雨》、《原野》和《北京人》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性的系统的思考。他高度肯定了人的"蛮性"、欲望、情感并赋予其人性解放的意义,同时又对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人性若要圆满,必须对人的欲望、情感进行提升,路径有两条:一是宗教,一是理性。 相似文献
13.
刘慧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4):44-46
基督教中的伦理道德意识 ,不仅是曹禺早期剧作的主要思想来源 ,而且也是剧作中各类悲剧人物的灵魂和艺术创作方法的依据。可是长期以来 ,人们只能 (只愿 )接受曹禺戏剧中为时代主流思潮所能容忍的部分 ,对曹禺受西方基督教文化影响这一事实却只字不提 ,这是有失公允的 相似文献
14.
谭桂林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一历史现象十分引人瞩目,这便是许多知名作家都曾热衷于借文学之光对国民劣根性之一的奴才思想与性格作透彻的烛照并给以锋利的针砭和深邃的批判。成绩斐然的作家,文学史上排列着一长串的名字:鲁迅、叶绍钧、老舍、张天翼……但令人遗憾的是话剧领域内卓有成就的曹禺却长期为文学史家们所忽视,他所精心塑造的鲁贵、王福升、李石清、张乔治等现代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5.
何宇宏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曹禺剧作中存在着女性言说与男性叙述的冲撞。一方面 ,曹禺不仅使其笔下的女性拥有了一定的言说空间 ,还极力使她们成为文本的代言者 ,成为男性中心话语的有效解构者。另一方面 ,在女性言说的背景与缝隙处 ,曹禺又不期然地进行着鲜明的男性叙述 ,流露出作者对传统男权意识的承继。曹禺剧作中女性言说的凸显表明了作者追逐时代精神的自觉努力 ,而男性叙述的存在则显示出传统文化的沉潜与观念更新的艰难 相似文献
16.
傅学敏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1-45
曹禺剧作富有浓郁的诗意 ,同时 ,随着其创作过程的持续 ,其剧作的诗意也处于流变之中。本文拟从曹禺创作中的理想世界、艺术氛围、戏剧意象、情感基调等几个方面去捕捉其诗意流变的轨迹及走向 ,以便从整体上更全面具体地理解曹禺剧作的艺术风格及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7.
胡志毅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4)
本文运用神话──原型的批评方法来论述曹禺前期剧作的仪式性。全文分两部分:一、仪式:从世俗上升到宗教。仪式应该有三个层次的建构:世俗仪式、审美仪式与宗教仪式。曹禺的前期剧作作为一种审美仪式,是与宗教仪式和世俗仪式上下贯通的,并以世俗(社会──政治层面)和宗教的双重特性获得极大成功,成为一种类似于马丁·艾斯林所说的“国家的仪式。”二、祭典:从宗教转化为象征。曹禺的前期剧作,首先是一个神话祭礼的世界、一个原型象征的世界。观众为什么对曹禺剧作那么迷恋,就是因为曹禺的前期剧作孕含了神话祭礼──原型象征的模式,因此曹禹的前期剧作不仅是仪式性,而且也是象征性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牟伯永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23(1):78-81
曹禺剧作之所以强烈地吸引读者 ,原因很多 :如剧作语言强烈的动作性 ,精巧的结构 ,深刻的主题等等。本文旨在阐述曹禺剧作悲剧性、神秘性、真实性和情爱性诸要素对中国观念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的契合 ,来进一步归结曹禺剧作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查良圭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3)
记得有一位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在谈到莫扎特时说过这样的话:莫扎特不是伟大的音乐家,而是唯一的音乐家。这个论断,如果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当然是偏颇的,甚至有点近于荒唐。但假使我们熟悉莫扎特的艺术道路,能够从本质上来理解那位作曲家作出上述评论的用意,那么,就可以知道他这样说的目的是在于强调莫扎特在世界音乐史上突出的地位,崇拜他绝世的才华和肯定他卓越的艺术成就。曹禺也是如此,作为一个杰出的剧作家,他在我国文坛和剧坛上,不少方面确实是独一无二的。例如,曹禺的剧作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既能作为一般的文学作品来阅读(诗情浓郁、深邃隽永),又能上演(几部代表作经受了时间的筛选,有着历数十年不衰的舞台生命力)。这表明作为戏剧诗人的曹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