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马忠秋  宣臻 《南方论刊》2014,(3):81-82,77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如何提高民办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现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路、意义、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进行研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微博作为大学生网络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的新平台,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机遇,它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显隐性转变、提升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并搭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沟通平台.但微博这把双刃剑也给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主客体素质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微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构建和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日常工作繁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面狭窄,无法落实;职称晋升难,职业认同感低;以经验型工作为主,离专家化、职业化道路尚远。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构建和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明确岗位职责,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辅导员地位,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感;提高理论素养、增强素质,加快职业化、专家化进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摆在高校政治辅导员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更新教育观念,开展“网上辅导员”实践,构筑新平台,增强引导力,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是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中坚力量。然而,目前这支队伍中大部分人感到前途茫然,将辅导员岗位作为跳板或过渡的大有人在。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直接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各高校的管理部门要改变观念,提高认识,健全机制,将优秀人才留在辅导员岗位上;而辅导员自身要提高职业修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将辅导员工作当作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这样才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的基础工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辅导员,其团队建设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和谐团队,对于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辅导员和谐团队有其内在的涵义,构建高校辅导员和谐团队有重要意义,构建高校辅导员和谐团队有其特定的途径,高校辅导员和谐团队构建存在现实障碍。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广泛进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分析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并准确把握新媒体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挑战,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构筑新媒体教育阵地、加强新媒体文化素养是新形势下提升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关系到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与个人魅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姜勇 《新疆社科论坛》2012,(5):77-79,84
辅导员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的工作所不能取代的,是维护校园稳定、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设置专职辅导员是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是解决新疆高校辅导员配备问题的关键,高校必须以辅导员的转岗问题为核心;高校必须对现有各院系的在职教师、未来需要的教师以及未来退休的教师的情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对各院系提出的需要招聘教师数量和需要招聘的辅导员数量予以整体考虑,并对辅导员将来转岗到教学岗位事先作出规划。  相似文献   

10.
进入网络时代,微博已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获取信息、发布言论的重要渠道.但微博先天的特点及不良信息的过度泛滥,对大学生现实人格的形成、“三观”教育及人际交往能力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给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正视并且要合理利用微博,多“接地气”,以增强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应当重新审视实用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沧 《河北学刊》2005,25(3):51-57
实用主义具有积极、创新和求实的性质,本质上是实践主义、多元主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它并非主张“有用即真理,强权即公道”,而是强调实践、经验、效果三位一体;它重行动反空谈,重效用反虚夸,主张不断探索和实验,反对普遍真理和绝对真理;它重视理论结合实际,以挫败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要求将玄学拉回现实,创立实践哲学,贴近人类生活,完善真善美统一的真理观,建立创造性方法论和审美主义人生观。新实用主义则立足协同性、相对性、后现代主义和文化自由论,给狭隘理性以重击。因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应当重新审视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12.
宋代陈旉、严抑、赵汝恂、倪翼周、胡文卿、郑达可、臞翁、应灋孙等八位词人的生活年代和里籍等情况,历来不明。经勾沉载籍,考知陈旉(1076—1149后)为南北宋之交人,以布衣终老;严抑(1108?-1156),建炎二年(1128)进士,历官至权工部侍郎,知信州;赵汝恂,宗室子,孝宗时浙江德清人,进士出身;倪翼周,即倪民献,福建罗源人,孝宗淳熙二年(1175)进士;胡文卿,孝宗时浙江余姚人;郑达可,福建莆田人,宁宗庆元二年(1196)以上舍释褐入仕;臞翁,即南宋著名诗人和诗评家敖陶孙(1154-1227);应灋孙,理宗时浙江舟山人,仕至承议郎。  相似文献   

13.
淮南王刘安不喜声色、游猎、犬马,一心向往学术,撰著异常丰富,目前能见到的汉代典籍著录刘安等人的著述文目共计有21种。刘安传世的《淮南子》、发明的豆腐,分别为人类贡献了一份精神财富、一份物质财富。文章从刘安与汉代淮南作家群;刘安与淮南地区的成语典故;《淮南子》与花鼓灯艺术等方面,论述了刘安对淮南文化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希腊远古神话描述出当时时代所能认识的自然世界的形态,实现了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结合、现实美与艺术美的统一,这是东西方两个民族神话共同的美学精神内涵。由于各个民族地理环境、气候特征、物产资源等的不同,东西方神话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中国神话歌颂劳动,赞美意志,表现强烈的正义感和献身精神,具有理性、严肃的恬静美;而希腊神话则讴歌冒险,崇尚肉体,具有热情、粗犷、险峻的紧张美。不同神话风格的由来,是不同民族不同生存条件、心理定势、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因素交互作用、彼此影响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经济伦理视野下的新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君恒 《河北学刊》2003,23(6):73-77
本文依据东西方发展观的新见解,论述了作为全面价值的发展、作为经济正义的发展和作为经济与伦理结合的发展三个问题,强调新的发展观需要从单纯经济的理念转变为社会整体的、融合正义的、强调伦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加缪一向作为存在主义的荒诞文学家而被大家熟知,但透过其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荒诞仅仅是加缪理性拷问世界的起点,其隐藏在荒诞背后的是爱、和谐、理性等核心价值观念,荒诞、非理性、差异仅仅是他理性反思的起点而已。  相似文献   

17.
蒋邦芹 《北方论丛》2011,(1):120-124
在中国历史上,自然的天地具有最高的规定性,儒、禅、道三家都从各自的角度要求人生在世的活动合于天地的规定;而在西方历史上,世界通过与天、地、人、神间的关系中表现出来。中西历史上的世界的开端都表现为区别于黑暗、混沌的光明。在海德格尔看来,天地人或天地人神的关系的展开不仅需要光明,同时需要黑暗,正是光明与黑暗的游戏使世界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18.
存在、此在、现象学和世界是<存在与时间>一书中的四个基本概念.海德格尔在该书中的元本体论的哲学思想是由存在本体论、此在本体论、现象学本体论和世界本体论四种有关本体论的基础理论组成的一种辩证的基本本体论,即辩证的、纯粹的元本体论.由此可以看出,海德格尔,既批判了传统哲学的存在者本体论观点,同时又从不同的视角转换出发,继承并超越了传统哲学的存在者本体论,从而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新颖独特的关于哲学本体论特质的新视域.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和引导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在对青少年进行全方位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社区由于它所具有的地理优势、时间优势、交往优势,社区影响和社区教育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而且是最直接、最具体的、潜移默化的。文章从青少年的特殊性入手,初步探讨了具有针对性的正确人生观、终身学习习惯、正确性知识、挫折承受力和健康心理的教育和引导方式。  相似文献   

20.
清朝早期徽州宗族运用宗族威信和族规家法对民众的服饰、饮食、宗教信仰和处世态度等各方面进行严密控制,加之其与国家长期的良好互动关系有力地维护了地方社会的稳定,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和支持,使对民众的控制得以长期维持。然而,到晚清时期,由于兵燹的破坏、新思想的传入、外国资本主义的介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徽州宗族对民众的控制力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弱,这种破坏体现在徽州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