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家荣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5):33-37
传统时期,国家法对金秀大瑶山瑶族的影响较弱,瑶民充分赋予石牌头人权威以有效维护区域社会秩序。国家法向大瑶山延伸并交织进瑶族传统村治规则后,瑶区传统性的村治权威被现代文明冲淡,渐而让渡于国家正式的法权制度,村落精英和地方权力干部并置建构着瑶村秩序。这种异生的村治"范式"使社会关系彰显出资本化色泽,衍变为创生和维系瑶族乡村秩序的会通逻辑。 相似文献
2.
以中部农村的傅氏宗族为个案,细致描述了民国以来农村宗族权威主体、权威基础、权威表达和权威仪式变迁的过程,分析了变迁的具体内容。研究发现,农村宗族权威结构在整体性变迁的同时,其四个构成部分的变迁也具有异质性。理解宗族权威结构变迁的整体性和异质性共存的局面,需要将国家权力的全面介入和乡村生活的日常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从“威权舆论”到“权威舆论”——“微时代”主流舆论的解构与重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廷勇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6):113-119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原有的官方主导的威权舆论场带来革命性的颠覆,官方舆论场如何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消弭与市场化的都市媒体舆论场以及微博等民间舆论场的缝隙,不断发挥意见领袖作为第三方力量的舆论对冲作用,不断增加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最大公约数,努力实现从“威权舆论”到“权威舆论”的转弯,形成健康向上的和谐舆论生态,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4.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方方,在后现代叙事语境中,结合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文学因素,提倡实用主义价值观,对存在、权威、男性中心话语等进行解构,消解政治话语和形而上话语,直指当下日常生活,建构了一种平民取向,在尊重个体的基础上探寻两性和谐的多元化,注重在解构主义下的突围和挺进,为后现代走中国化的道路提供了实证。 相似文献
5.
黄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5):74-78
艺术场域中的文化资本的价值形成既有独立性也有依附性,除了文化资本自身的属性决定着其价值之外,它的价值还受到自身以外的因素的影响,即价值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可操作的过程。艺术场域中的文化资本最终的意义就是能够为占有者带来各种形式的利益,主要表现为它向经济资本、符号资本、社会资本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陆卫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5):51-56
运用政治学的有关理论,结合历史学、历史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于政治文化视角,从个性因素出发,深入阐析毛泽东权威领导的形成、性质及其对中国社会历史产生的深刻影响;认为任何一个政治体系都需要权威,个性魅力型权威具有双重效应,个人魅力型权威需要向法理型集体领导权威转换。 相似文献
7.
姚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28-34
地方戏是农耕社会时期由一定地域的乡土文化孕育而成的地方艺术,并在其创造者们的生存实践中获得了传承和发展。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赖以生存的乡土场域的逐步消解,地方戏陷入了日益严重的传承危机。通过对地方戏在乡土场域中传承的实践逻辑及其进入现代社会后的艰难适应进行比较性解读,尝试以“现代入域”的实践策略来解决它面临的传承困境,为地方戏的传承研究补充新的视角和阐释范式。 相似文献
8.
1982年以来,以国家为主导的村民自治运动在国内已推行了20多年。然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代表的法律权威在村民自治过程中却受到了来自乡村权威的挑战,它在权力来源、实施和监督整个过程中影响村民自治运动,甚至操纵法律权威。但乡村权威在乡村法治化进程中并不只有负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改进制度和相关法律保障的方法加强对乡村权威的控制和引导,在村民自治过程中促进乡村权威与法律权威的融合,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文明。 相似文献
9.
德里达与解构批评的启示:重新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宁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0(2):23-28
文章从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德里达的批评理论特征及其留给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的遗产。作者认为,德里达留给后人的文学理论遗产主要体现在他对文学本文之封闭结构的质疑乃至拆解,对结构主义批评之后的文化转向的推波助澜和对文学文本和翻译文本之终极意义的怀疑,从而为后人对既定的理论进行重新建构、对前人已有定论的解释以及传统的文学经典进行重新阐释和建构铺平了道路。在新的世纪,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进入了一个"后德里达时代",在这一时代,虽然解构的大潮早已衰落,但解构的原则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人文学科的各个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10.
朱学恩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3):78-81
多党制同中国传统政治理念相互冲突,解构和重建,形成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民主政治建设既要借鉴西方经验,又要进行中国传统政治理念的现代化重建。重建中国传统政治理念,要体现对民族文化本位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1.
李俊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55-58
林语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从中心走向了边缘,而在西方却从边缘走向了中心。文章试从林语堂翻译文化中独特的个人叙事话语和文化审美,解读他性灵闲适、日常生活艺术化的叙事与中国儒道释及西方现代性相融合的文化审美对中国社会正统进行的文本的潜在颠覆,对东西方文化的宏大叙事及西方话语霸权的潜在颠覆和解构。 相似文献
12.
周光富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5)
建国后至1978年间检察权威被认同,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后仍然存在对检察权威的质疑,社会治理的嬗变下检察权力配置模式也在发生变迁,应从公平正义、实现高效性和纠查行政违法角度提高检察权威性的检察权力配置方向. 相似文献
13.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35-44
发展乡村公共文化需要在实体空间基础上拓展包括制度空间、生活空间、思维空间、对话空间等在内的虚拟空间。场景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以及社会结构理论等都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解构与建构提供了支撑。在乡村公共文化发展过程中,面对记忆空间、生产空间和制度空间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改变行政指向下单向度的文化植入模式,形成政府+社会+村民的文化生产多元主体,依托乡村文化发展的实体空间,展现文化张力,拓展处境空间和形成多元发展动力。发展乡村文化不仅要重复过去,还要创造未来,乡村居民需要通过体化实践增加记忆空间,拓展生产空间,完善制度空间,改变乡村社会的几何图式,形成更加完善的文化图景。 相似文献
14.
胡守海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0,(1)
文章通过对齐白石衰年变法前后作品题材、绘画风格的比较 ,剖析了其衰年变法的社会、心理原因 ,论证了齐白石衰年变法是对传统中国画的解构与重建 ,是对自我形象、内在思想感情的解构与重建 ,并隐含着对旧制度的解构与重建。这种艺术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征兆 ,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有着不谋的暗合和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借助对陕西省汉中市一个乡村治理形态的个案研究,可以揭示政治与行政不分的农村权威的具体形态。农村权威在基层治理中既承担着自上而下的指令执行的行政性角色,又承担着自下而上的利益关联的政治性角色。一方面,农村权威是各种"项目制"指令的末端实施者;另一方面,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农村权威是集中体现了某种利益关联性,它是自上而下的压力和诱导与自下而上的要求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媒介和渠道。农村权威的行政性角色和政治性角色之间虽然存在相互联系和补充的一面,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两者之间的矛盾也逐渐突显。 相似文献
16.
匡立波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1):57-60
分家析产是农户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农民分家节奏加快的深层原因是家长权威的弱化与年轻人经济能力的增强.分家之后的家庭关系从纵向看新家庭的宗祧继承观念正在减弱,从横向看新家庭与母家庭合作性更强,大家庭的关系更和睦,从总体上看新家庭与亲属关系的亲密程度取决于他们之间经济关联度的强弱.变化表明:农民正在超越家族一体的血缘观,趋向于在货币利益的导向下进行行为选择,其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正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17.
骆正林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自晚清以来,各种政治势力为了加强对乡村的社会控制和资源掠夺,纷纷在乡村进行政权建设,将国家权力轨道铺设到乡村.国家权力的下沉没有完全动摇地方绅士的权威,血缘、地缘、礼教、族规在乡村中依然占有突出地位.但是,由于各种政治力量对乡村的渗透方式和治理策略不同,中国乡村政治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区,还是呈现出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在总体上表现为国家权力加速向乡村渗透,乡村传统权威在国家权力的挤压下,逐渐呈现出衰落的迹象.本文从晚清、民国和革命根据地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乡村政治文化变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从解构走向整合——20年来大众文化影响下的青年文化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3(5):19-21
青年群体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消费群体,使青年文化的精神特质极具时代性.大众文化的发展走势影响着青年文化的嬗变,从"文革"后政治化意识形态的解体到当代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建构,青年文化经历了从解构走向整合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深受大众文化影响的青年文化对旧的政治化意识形态起到解构的作用,而当代的青年文化则依靠大众文化特有的整合力成为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的构造者和承载者,具有理性精神与世俗精神的双重特征,构成了当今时代精神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李醉海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5):35-39
陕北说书是黄土高原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随着时代变迁,陕北说书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不同时期的陕北说书艺术主体、表演方式、伴奏乐器、演出场所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还包含文化空间的转移和陕北说书艺人的文化认同变化。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传统说书发生解构,新型说书进行重构,说书艺人对不同时代不同环境做出适时调整,最终得出“文化的变迁都是为了适应人们生产力水平提高相对应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做出的选择”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内心体验出发,以独特的视角和失落者的心态,对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母亲,父亲形象进行解构与嘲讽,同时用"巫女"般的恶毒"诅咒"爱情,把它解构的只剩自私、冷漠、恐惧。她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淋漓尽致地挖苦、嘲讽了亲情、爱情、友情。张爱玲极其冷静而残酷地撕下了蒙在情感上面温存的面纱,让那些猥琐、畸形、变态毫无保留的晒在阳光下,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人生,人性的无奈和讽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