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即:苏联的参战大大加强了二战的反法西斯的、解放的战争性质,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军事和政治形势,开辟了大战的新时期;苏联是打败法西斯德国的最主要力量,并在打败军国主义日本的战争中也起了重要作用;苏联是反法西斯联盟的缔造者和中坚之一,保证了联盟战略的完全成功,苏联帮助许多国家的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甚至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总之,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是巨大的,影响到大战的进程和结局,以及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即:苏联的参战大大加强了二战的反法西斯的、解放的战争性质,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军事和政治形势,开辟了大战的新时期;苏联是打败法西斯德国的最主要力量,并在打败军国主义日本的战争中也起了重要作用;苏联是反法西斯联盟的缔造者和中坚之一,保证了联盟战略的完全成功;苏联帮助许多国家的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甚至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总之,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是巨大的,影响到大战的进程和结局,以及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3.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在冷战期间最严重的一次对抗,把人类推到核大战的边缘。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目的,是为了在全球冷战背景下寻求战略平衡。赫鲁晓夫低估了美国的反应,挑起了古巴危机。但古巴导弹危机之所以险些走向核战争,责任在美国,美国的激烈反应和战争威胁使之升级成为危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专家治国运动"在苏联的兴起主要缘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在当时能够胜任这一任务的只能是来自旧政权的资产阶级技术专家,"新经济政策"为提高知识分子的物质待遇和政治地位提供了可能。帕尔钦斯基和恩格迈尔是这场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为了能让工程师在国家恢复和建设中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最终在苏联实现专家治国的目标殚精竭虑。"专家治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局对技术专家的不信任,一系列冤假错案不仅导致国家建设人才匮乏,也使苏联工业化走了不少弯路。如何客观认识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和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苏联"专家治国运动"的兴衰为我们提供了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最主要、最广泛的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间最大的国际组织,它是根据1945年6月在美国旧金山会议上签署的《联合国宪章》,于同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的,是大战末期和战后初期特定国际关系的产物。 为了认识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有必要先简单地回顾一下当初建立联合国的历史大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全面爆发,1945年以德、日法西斯的无条件投降而告终,前后历时6年时间,战火蔓延欧、亚、非三大洲,先后有60多个国家,约占世界4/5的人口卷入战争。大战的结果,虽然以意、德、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和反法西斯力量的完全胜利而告终,但它却给世界人民包括法西斯国家的人民,尤其是欧、亚人民造成了空前深重的灾难。以前苏联为例,大战期间,苏联先后大约有1700多座城市和7万多个村庄被夷为平地,约2000多万苏联人成为战争的牺牲品。苏联的直接国民经济损失几近26000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范围内争夺大陆架能源和海洋权益斗争激烈展开,海洋已成为地球"第六个大陆"。在这块"大陆"上,争夺油气能源"大战"格外激烈,而日本是这场争夺世界油气大战中的骨干成员。从日本政府各部门到执政党群体,齐心投入了这场新世纪能源争夺大战之中。  相似文献   

7.
巍子 《山西老年》2014,(2):20-20
1969年3月,中苏双方曾在黑龙江省珍宝岛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形势非常严峻,毛泽东为此提出要准备打仗,要做好早打、大打、打核大战的最坏准备。  相似文献   

8.
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不是全盘照搬,而是有较大的变通.资源委员会是国民政府学习苏联制定各种计划和主办国营事业的主要机构,也是国民政府公营事业的主要策划者和主办者;盛世才、蒋经国或在苏联顾问直接指导和帮助下,或下意识地从知识储存中调取苏联经验,试以苏联经济体制来建设"新新疆"或"新赣南".这些试验不能像俄国苏维埃政权和新中国建立初期那样,有"无产阶级专政"的暴力强制,也不存在某些新生革命性政权有着的那种信仰的纯洁和初始的激情,故注定只能停留在某些特定的领域、特定的地区和特定的时期(战时),始终没有也不可能全面铺开或推广.  相似文献   

9.
国家级"非遗"名录《羌戈大战》,多年来被视为羌族先民由北方南下岷江上游战胜当地土著"戈基"人而定居其地的重要证据。本文经深入分析认为,现今流传的羌族史诗《羌戈大战》及其传说内容,以羌族英雄史诗《迟基格布》传说为基础,融合了"野人"传说、羌族部分先民的南迁祖源记忆和"白狗"羌人东迁进入岷江上游时与戈基人的战争传说等内容。《羌戈大战》的主要内容源自"迟基格布"南征传说,应为"迟戈大战",反映的是岷江上游羌人部落之间的战争而非异族间的战争。迟基与戈基同为本土古蜀人支系"冉駹"部落,羌族自称的"尔玛"、"日麦"为"冉駹"的同音异写。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现代汉语"动核结构句"和"非动核结构句"为重点,从"形"、"构"、"义"的角度,描写了动核结构句和非动核结构句在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关系方面存在的"同形同构同义"、"异形异构同义"等8种关系.一定的语义变化要求一定的句法形式与之匹配,特定的句法形式承载特定的句法关系与语义关系,因此,处于动态过程中的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不可能完全做到一一对应,它们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网状形式.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欧洲曾是一个有统一思想和“欧洲精神”的地区,但由于两次大战的浩劫和苏联的出现,欧洲经济濒临崩溃、统一困难重重。为了振兴西欧和美国的利益,1947年初,马歇尔提出“遏制”苏联及共产主义的“马歇尔计划”;计划的实施,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实现了美国全面控制西欧的目的,同时也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相似文献   

12.
1937—1945年,苏联从避免两线作战,确保本国安全与利益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推行远东政策。“七·七”事变后,它以援华制日为主,同时坚持对日展开缓和外交。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苏联仍重视中国战场在牵制日本方面的巨大作用,但被迫减少并终止援华,由美国代替自己扮演援华抗战的主要角色。大战后期,苏联的远东政策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决定在远东从防御战略转入进攻战略,参加对日作战;二是削弱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建立苏联的远东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13.
李德才于1904年5月出生在江西萍乡宣风镇沂源村,1930年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宁加过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冀中十分区七十五团团长等职,参加过平型关大战、南波关大战、黄土岭大战和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十七旅旅长、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上半叶,我国学者与西方传教士在对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调查中首次发现了"羌戈大战"这一传说。历经几代学者的挖掘、整理与研究,"羌戈大战"现已成为理解和认识羌族古老历史的一个重要文本。"羌戈大战"传说不但存在众多版本,而且其在研究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既包括羌族研究,又涉及了岷江上游人群族属、族系等问题的研究。从目前整理出的各种版本看,该传说的内容相当丰富,除了羌、戈大战情节外,也反映了"羌人"与"戈人"的早期生存状态及社会生活诸多内容。  相似文献   

15.
看世界     
《社区》2012,(9):65
泼水节"大战"2012年4月12日,在曼谷高山路的著名旅游胜地,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都加入了泰国泼水节的"水枪大战"。泼水节是泰历新年,今年的泰历新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后的20余年来,俄罗斯从思想界到文学界对前苏联历史进行深刻反思,重构"苏联"记忆成为当代俄罗斯小说的重要内容,文学由此变成诠释"苏联"形象的特殊话语方式。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的缠绕,在小说中如何重构苏联记忆成为一个复杂的文化问题。面对同一个苏联"文本",出现了几种迥异的文学诠释路径,由此呈现多重的"苏联"面。小说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政治祛魅化的"苏联"、日常生活化的"苏联"、情感符号化的"苏联"。从集体记忆的理论视角对新俄罗斯小说中的"苏联"历史书写问题进行系统爬梳、审辨,可追踪考察当代俄罗斯文学发展的新态势,以及俄罗斯民族如何运用文学叙述策略建构"苏联"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7.
辛程 《中华魂》2011,(11):54-58
最近,有一个访问俄罗斯的代表团带回来一份材料《撒切尔夫人谈苏联解体》,很值得一读。全文不长,抄录如下:1991年11月,一批苏联炼油和石化专家出访美国休斯敦,参加美国石油学会的会议。会议邀请的演讲嘉宾是一年前才卸任的英国原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会上撒切尔发表了约45分钟的演讲。中心内容可以称为"我们是怎样瓦解苏联的"。会议组织者可能没有事先提醒她,在场的还有苏联人。所以撒切尔的演讲可谓是开诚布公、毫不掩饰。从中看出,她在苏联瓦解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她自己对此并不隐瞒,且乐于公之于众。她说: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军事上逐步升级的过程,也是其核选择(指使用战术核武器)被美国军政高级官员日益严肃考虑并几度欲付诸实战的过程.依据有关解密文件及当事人回忆录,考察了越战时期约翰逊政府进行核决策的过程,认为致使约翰逊政府最终放弃核选择而宁愿承受很高人员伤亡的因素,除了冷战背景下美国对中国、苏联可能的核报复的忌惮,还有美国军政双方在使用核武器的决策过程中一直存有严重分歧;核禁忌观自朝鲜战争以来对美国政府的军事政策产生日益持久的政治和伦理制约;美国考虑到单方面有限使用核武器不仅缺乏足够的军事功效,其所带来的政治上和伦理上的灾难性后果可能远远大于越南战争失败所付出的军事政治代价.  相似文献   

19.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国内外史学家的看法是不一致的。在大战期间和战后的三十多年中,苏联史学家对此问题的阐述也并非始终如一,而是有一个演变过程。这个过程,概括起来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39年至1941年6月;第二阶段,1941年6月至1956年;第三阶段,1957年至六十年代中期;第四阶段,六十年代中期至现在。现将苏联各阶段的论述作一比较系统的扼要的介绍,并试加剖析。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解读苏联解体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解读苏联解体的经济原因,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解读苏联解体的文化原因,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读苏联解体的政治原因.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助于我们得出苏联解体原因的更本质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