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切实把握中华民族精神中对现代化建设最有影响的东西,建立由此及彼的桥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深植于我国传统文化之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人格之美。这种民族精神有着自身的特征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影响,要弘扬这种精神,使其在现代化潮流面前得以提升,再造中华民族之魂,振兴中华,实现祖国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略谈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报告提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学术界提出过自强精神,或人文精神,或“生”的观念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着眼于建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十六大报告有关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论断是十分精辟的;着眼于反省文化传统,则提“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可以的,与十六大报告的论断是可以统一的,区别在于使用的词汇偏于传统色彩还是偏于现代色彩。  相似文献   

3.
论井冈山精神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井冈山精神6句话24个字的科学内涵里尽管没有“自强不息”这四个字,但每句话都包含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井冈山精神与中国优秀人文精神有着深厚的人文渊源关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井冈山精神,作为精神文化和意识形态,不仅具有继承性特点,还具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们都会在新的时代实践中得以发展,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又赋予其崭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自强不息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继承和丰富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作为武术精神的自强不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凤杰 《中州学刊》2007,(1):161-163
自强不息是中国文化中内含的纵向进取精神,这种精神被中国人作为一种强劲的民族精神而流传百世。中国传统武术吸纳蕴含了这一文化内核,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武术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从“自”、“强”、“不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作为武术精神的自强不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刍议自强不息精神的内涵及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丰富历史经验和生存智慧的结晶,是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研究、宣传和发扬这一催人奋进的民族精神,有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需要的自立自强、进取创新的现代人格素质的培养,也有助于增强民族主体意识和不断改革、积极进取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文天祥之所以能成为南宋末年伟大的民族英雄,“自强不息”的发展观便是他的精神支柱.他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元气在“道”的作用下产生的,而“道”即“不息”,也就是不断运动.文天祥从其“自强不息”的发展观出发,要求革新南宋腐败的政治,希望人们为人处世要坚守真理和奋发有为.文天祥的这种思想已接近当代的科学发展观,它是我国优...  相似文献   

8.
彭柏林 《云梦学刊》2010,31(3):119-121
勤劳勇敢、厚德载物,乃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精髓和民族性格的基本特质。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勤劳勇敢,厚德载物”的传统美德,要求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培养大学生“勤劳勇敢。厚德载物”的德性。为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艰苦奋斗、利用厚生和质朴俭约教育。  相似文献   

9.
《周易》所崇尚的理想人格饱满、宽厚而深邃,其倡导的"与天地合其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生生不已等德性,尽管其主体指向主要在于大人、君子、乃至圣人,但是,其对于一般的人,也具有某种向导或指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强不息"作为儒家文化的一个经典理念,它具有独特的时代内涵和伦理精神品格。自强不息的时代内涵是:古代自强不息,侧重于个体的自强修养;近现代自强不息,侧重于民族自强和国家自强;当代自强不息,即是全体国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儒家自强不息的伦理精神品格体现为刚健品德、仁爱美德、独立人格意志、宽容和谐精神及积极进取精神。弘扬儒家自强不息精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引导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德性主体基础;要不断增强德性主体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淡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培育和塑造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应明确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网络资源的作用,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2.
塑造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为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 ,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塑造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以及塑造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方法和途径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 ,但当前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着重在大学生中全面培育爱国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团体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契约意识等。  相似文献   

13.
浅论大学生社会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法制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等方面都会得到良好的锻炼与提高 ;同时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尤其是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结合将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文化的作用和教育的目的 ,谈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简要分析当前学生文化素质状况 ,并从课程改革、教师作用、校园文化氛围等几方面提出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一方面从多个学科关于文化对社会心理具有影响或塑造作用的论述出发,论证了社会心理的文化特性;另一方面,本文批判性地分析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意识形态色彩,论证了西方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文化价值偏差。据此,本文提出了在我国开展民族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应完善德育体系,强化校园氛围的引导作用和加强道德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测量,发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得分与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显著相关,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不因定期参加活动而更高,也不随参加志愿活动次数的增加而增高。但被试者如果了解志愿者活动的性质、内容,则其社会责任感显著提高。因此,在组织大学生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自主选择,了解志愿者活动的目的,以此来提升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结合改革开放30余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成绩,针对大学生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着眼点出发,整合时政教育资源、开发儒学教育资源、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资源,有助于共同打造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路径,在大学生的主观接纳和行动自觉中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9.
邹长青  周伟 《学术探索》2014,(5):147-151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体现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理想追求及核心价值的独特气质。大学生品格教育是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塑造大学生良好品格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试图以我国大学精神的回顾为经,以大学生品格教育在我国的历史、现状、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为纬,探析大学精神在构建大学生品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教育引导是“中国梦”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渠道,创新活动载体是“中国梦”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注重实践养成是“中国梦”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