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研究早教机构组织气氛对早教教师组织承诺的直接影响,以及教师自我效能感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效应,以135名早教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探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早教机构组织气氛和教师自我效能感对教师组织承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651,P<0.001; β=0.457,P<0.001);早教机构组织气氛对教师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β=0.677,P<0.001);教师自我效能感在组织气氛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09,相对效应值为0.4747)。研究建议:早教机构应增强组织支持力度,降低监督限制行为,并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早教教师应树立专业信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2.
基于心理契约视角,构建绩效考核公平感对反生产行为产生影响的理论模型;以新生代员工为调查研究对象,利用258个有效样本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统计回归结果表明:绩效考核公平感对新生代员工反生产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心理契约违背在绩效考核公平感对组织指向反生产行为的影响中存在完全中介效应,而在对人际指向反生产行为的影响中不存在中介效应。组织可通过完善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构建高质量的雇佣关系等方式降低新生代员工的绩效考核不公平感和心理契约违背感,进而从源头上降低反生产行为的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3.
探讨中高年级小学生父母专制教养、同胞关系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专制教养问卷、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同胞关系问卷对967名拥有同胞的3-6年级小学生进行施测,运用采用SPSS22.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Mplus8.3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中介效应。结果:父母专制教养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r=-0.25,P <0.001);同胞亲密和同胞权利对比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r=0.43,r=0.15,P <0.001),同胞竞争和同胞冲突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r=-0.11,P <0.01,r=-0.33,P <0.001)。结论:父母专制教养直接影响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同胞关系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核心素养下,探索余暇体育锻炼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方便抽样,对1 013名高中生进行测量,测量工具包括余暇体育锻炼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适应能力量表。结果表明:(1)余暇体育锻炼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一般自我效能感(β=0.169,p<0.01)和社会适应(β=0.187,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社会适应(β=0.304,p<0.01)。(2)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余暇体育锻炼和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95%CI:0.031,0.078),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78.57%和21.43%。由此可以得出结论:(1)余暇体育锻炼、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会适应之间呈两两显著相关,且余暇体育锻炼能显著正向预测社会适应。(2)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余暇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之间起显著的中介效应。(3)在余暇体育锻炼、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会适应方面考虑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大学新生主动性人格对抑郁的影响,并考察其心理韧性与性别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PP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57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新生抑郁检出率为28.1%;大学新生主动性人格与抑郁呈负相关(r=-0.39,P <0.01),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r=0.46,P <0.01),心理韧性与抑郁呈负相关(r=-0.32,P <0.01);心理韧性在主动性人格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性别在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起调节作用(β=-0.12,P <0.001),相比男生,心理韧性对女生的抑郁影响更大。结论:大学新生主动性人格与抑郁的关系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6.
相对剥夺感的概念中涵盖四个要素:参照系统、社会比较、认知评价和情感反应,这些元素是评估相对剥夺感研究工具的基础。当前,相对剥夺感的实证研究工具主要包括社会调查数据库、相对剥夺感相关量表和实验诱发范式。使用社会调查数据库的资源研究相对剥夺感的优势是样本量大,但测评题目大多未能完全反映相对剥夺感的概念要素;相对剥夺感的测验量表所涵盖的概念要素相对完整,但大多数量表仍存在参照群体模糊、缺少认知评价二阶成分(评价劣势不应得)的直接评估等问题;使用相对剥夺感诱发范式的优势在于参照群体明确具体,但局限是社会比较的维度单一、生态效度不足,且此类研究主要关注相对剥夺感诱发后的行为变化,缺乏其他心理和认知神经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采用两个样本分别追踪父/母亲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外化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并探讨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父/母亲教养方式采用爱荷华青年和家庭量表,由父/母亲自评测得;外化行为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YSR),由学生自评测得;同伴关系由同伴提名获得。结果表明:父亲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外化行为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β=-0.15,p < 0.01;β=-0.28,p < 0.001),母亲的是单向的(β=-0.28,p < 0.001);两者在不同同伴关系之中差异显著(父亲△χ2=163.00,p < 0.001;母亲△χ2=185.95,p < 0.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外化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同伴关系对两者的调节作用显著;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补偿父母缺乏监控、缺乏说理、严厉体罚的消极作用。总之,监控、说理、民主父母教养方式和良好的同伴关系共同决定青少年以后长期的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8.
已有研究表明,员工建言行为受个体和领导行为的影响,但关于员工社会关系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期望状态理论,探究反映员工社会关系的非正式地位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取了45个团队的358份有效配对问卷。数据结果表明,员工非正式地位通过上级对其产生的能力信任和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其建言行为,且能力信任和自我效能感在员工非正式地位与建言行为的正向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员工的集体主义取向在能力信任与建言行为的正向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且在自我效能感与建言行为的正向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员工非正式地位与建言行为之间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并为组织如何促进员工建言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乡村幼儿教师心理资本、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使用心理资本量表、职业倦怠量表以及核心自我 评价量表对17 所乡村幼儿园中361 名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乡村幼儿教师的心理资本与核心自我评 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倦怠之间呈显著负相关。(2)乡村幼儿教 师的核心自我评价在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应帮助幼儿教师构建积 极的心理资本从而增强对自身的核心评价,最终减少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0.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以320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员工为调查对象,探讨了差错管理氛围如何促进员工建言行为的产生以及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安全感在差错管理氛围与员工建言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差错管理氛围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安全感在差错管理氛围和员工建言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安全感在差错管理氛围和员工建言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因此,企业要努力营造积极的差错管理氛围,从而提高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安全感,促进员工建言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高校体育社团社会责任对社团成员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以及心理契约和组织认同在它们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对高校体育社团成员进行调查的结果发现:高校体育社团社会责任能够正向预测组织公民行为,心理契约与组织认同在社会责任与组织公民行为中间起中介作用。高校体育社团社会责任通过4条路径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直接作用,心理契约、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心理契约和组织认同的序列中介作用。构建的多重中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高校体育社团社会责任对社团成员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社团重视社会责任有助于提高社团成员心理契约和组织认同,进而提高社团成员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12.
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是企业适应外部变化和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获得这两种创新方式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员工的建言行为往往是企业创新的第一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员工建言行为是否有助于实现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员工建言行为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绩效;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在员工建言行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企业所有制形式对员工建言行为与探索式创新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员工建言行为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依次增强.  相似文献   

13.
以社会交换理论和双因素激励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大学二级学院背景下领导行为对教师心理契约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关系型领导行为正向影响教师的沟通满意感和沟通开放性;沟通满意感负向影响教师的心理契约违背;关系型领导行为负向影响教师的心理契约违背。研究结论对改进学院领导管理行为,深化对教师的人本关怀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4.
高校师资管理改革中的心理契约违背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契约违背是个体在组织忽视其心理期望、未能履行承诺与责任时所产生的一系列消极情绪和行为。高校师资管理改革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师心理契约违背的可能性。单一、量化的绩效考评机制、教师职业特性的调整和聘用制的不完善实施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是导致高校教师心理契约违背的主要原因,管理者需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完善激励制度、加强沟通等措施重构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心理契约,去除心理契约违背产生的消极影响,近而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提高高校整体的师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新一代员工日益成为企业创新主体,他们挑战权威,批判传统,甚至于突破规范或违反命令开展越轨创新行为。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将中国式上下级关系视为一种条件资源,一方面从资源功能视角,探讨中国式上下级关系通过心理安全感对越轨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从资源利用视角,分析批判性思维对该作用机制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上下级关系能正向影响下级员工的越轨创新行为,且这种影响是通过下级的心理安全感产生的,即心理安全感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而作为个体特征的批判性思维调节了该中介作用。为此,提出上级应主动打破权力壁垒,维护发展与下属的关系,培养下属的心理安全感,从而激励员工的越轨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6.
建言行为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主要形式之一.从资源保护理论视角研究中国背景下员工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分别对个体任务绩效及周边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本土化元素--上下级关系作为调节变量.通过对269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级回归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建言行为对两种绩效均有积极影响,上下级关系对抑制性建言与两种绩效之间关系均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对促进性建言与两种绩效之间关系均没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领导消极行为是员工工作退缩行为的重要引致因素,文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构建了以非权变惩罚为自变量、领导信任为中介变量、情绪智力为调节变量、员工工作退缩行为为因变量的理论模型,探讨非权变惩罚对员工工作退缩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非权变惩罚对员工工作退缩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第二,领导信任在非权变惩罚与员工工作退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第三,情绪智力可以削弱非权变惩罚对领导信任的负向影响;第四,情绪智力负向调节领导信任在非权变惩罚与员工工作退缩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即员工情绪智力能力越强,领导信任的中介效应越弱。研究揭示了非权变惩罚影响员工工作退缩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为领导者合理实施惩罚、抑制员工工作退缩行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三类沉默行为的不同动机,将西方理论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员工沉默影响机制的 整合模型。 具体地,分别从不介入动机、躲避动机及防御性动机视角出发,依次构建了默许性沉默、漠视 性沉默及防御性沉默的预测因素,并讨论了其作用机制。 本研究预测,不同动机下的员工沉默,其影响因 素不同:(1)关系取向显著预测防御性沉默,且受到心理安全感的中介及中庸思维的调节作用;(2)情感 承诺与漠视性沉默显著相关,且受到组织嵌入的中介及组织建言氛围的调节作用;(3)组织支持感与默 许性沉默显著相关,且受到消极自我评价的中介及归因定向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理论上有望为员工沉默 领域贡献新的知识,实践上可增加管理实务的具体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