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化消费是我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释放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满足居民美好文化追求的关键举措。以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及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居民文化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分析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居民文化消费潜力释放之间是否存在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均有利于推动居民文化消费潜力释放,且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居民文化消费潜力释放之间起到显著正向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居民文化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城乡异质性以及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工导致工业化与城镇产生,商品和货币出现为流通创造条件,要素在城镇聚集形成分配关系,人口聚集产生消费需求.经济运行是从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的循环往复,是"双循环"的底层逻辑.城镇化发展与上述循环过程相统一,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水平的国内国际大循环.通过国内大循环...  相似文献   

3.
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工具,也是实现产业深度转型与升级的重要抓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如同现代经济的血脉,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在这方面的快速进步,尤其是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应用上,不仅优化了人口流动和资源配置,还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本研究从新质生产力的角度切入,探索了新型数字技术革命性突破及其应用在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旨在深入探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机制、效应及提升路径。首先聚焦于产业结构升级、市场整合、技术创新、经济效率等方面,揭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机制。其次,通过技术效应、配置效应、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四个维度,分析了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效应,探讨了如何通过这一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不仅深化了对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作用的理解,还提出了具体的实践建议和优化路径,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中,科学论证"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网络基础设施水平的影响效应是国内外学术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基于2009—2018年的样本数据,运用PSM-DID方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南亚、东南亚国家网络基础设施水平的影响效应及中间机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沿线南亚、东南亚国家网络基础设施水平,且2014—2017年正向影响效应逐年扩大,进一步由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得出加大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是"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高沿线南亚、东南亚国家网络基础设施水平的主要途径,而技术溢出效应还未显现.可见,应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致力于"数字丝绸之路"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5.
从1999年~2010年中国各省的面板数据中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衡量基础设施变量的指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后发现,中东部地区铁路基础设施对出口的贡献率呈现递减的趋势,而公路基础设施对东、中部地区出口贡献率影响为正;西部地区铁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出口的贡献率的影响为正,而公路的作用却是相反的.以交换机容量为代表的通讯基础设施对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并且对中部的影响最大,西部次之,东部最小.  相似文献   

6.
7.
8.
9.
2013年国家提出加强长江流域内河航道建设构想.重庆作为黄金水道的中心,抓住沿长江经济带向东、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的"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新战略构想的契机,促进重庆对外贸易额增长是政府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搜集近年来重庆对外贸易总额与地区GDP指数等相关数据,利用灰色模型,分析目前重庆对外开放的程度并预测重庆未来的外贸潜力,提出完善物流系统、以"渝新欧"建设为契机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建立自由贸易园区促进产业升级三大建议,为加强重庆区际合作、国际开放提供了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我国外贸代理制度的不完善和不规范显得日益突出,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外贸代理制的现状之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阐述了完善外贸代理制度对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意义,提出完善我国外贸代理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提高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对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借助2013—201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向作用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以及空间溢出的特点;异质性检验显示,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影响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区分“宽带中国”试点地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建设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政策工具试点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更明显的促进作用、非线性特征以及本地邻近效应,佐证了宽带网络以及大数据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显著驱动作用。因此,必须强化政府引导职能,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13.
14.
15.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速器",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日益凸显.文章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跨国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不同种类基础设施及其交互作用对中国与中亚五国进口贸易效应、出口贸易效应以及双边贸易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使得一国对外贸易获得有效发展,能源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和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进口贸易效应、出口贸易效应及双边贸易效应大小不一、作用不同,不同类型基础设施交互作用的贸易效应具有不确定性.同时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如要契合地理特征、发挥好基础设施的边际溢出效应,整合要素资源、提高跨境产能合作能力,借力经贸合作、发挥资金在"新基建"中的杠杆作用等.  相似文献   

16.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伴随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丝绸之路”赋予了“一带一路”倡议新的内涵,数字经济现已成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依然面临着数字经济供需结构性差异、数字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跨境数字贸易规则体系亟待建立、地缘政治风险与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等问题。对此,需要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技术核心竞争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和跨境数字贸易、建立健全数字金融服务体系、构建跨境数字贸易规则体系等方式,尽快建立起坚实有效的“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合作发展保障机制,从而在较为完善的合作发展制度框架下,使得数字经济更好地赋能“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7.
18.
遵循大国经济发展的规律,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对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且可以通过助力农业增收和提高非农收入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南方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优于北方地区。此外,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基于人力资本、交通基础设施、城镇化水平的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后,数字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均等化,形成以城带乡、共建共享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对外援助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关注。中国通过长期坚持的南南合作、从千禧年开始建构的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以及近年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发展道路的倡导和努力,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中国在全球健康发展领域目前到了一个从共享共建转向共治的关键时刻。本文对这一观点的阐述将以有关中国对外卫生援助和出口国产新冠疫苗的途径分析作为基础。这一分析说明,中国支持全球健康发展的最主要经验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形成的共享共建关系,中国国产新冠疫苗的出口、捐赠以及在发展中国家的联合生产为中国提供了对全球健康治理机制产生更大作用的经验和思路。考虑到大疫之后的全球健康治理格局很有可能出现较大变化,我国新兴的全球健康学需要百尺竿头,将自身的理论思想建树视为在我国发展这门分支学科的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成为我国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的重点区域。该区域因恐怖主义、宗教矛盾、民族主义、第三国干预以及国际犯罪等因素错综交织,使得在这一区域相关国家投资和承包工程项目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建筑业企业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因此,加强对我国建筑企业在“一带一路” 沿线区域的政治风险及其管控措施的研究刻不容缓。本文以中国建筑企业为例,着重对中国建筑企业在“一带一路” 沿线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主要政治风险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