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周时期王畿地区诸个城邑经常成为宗族聚居的中心地点。不论是出土铭文材料还是考古遗址均显示,在西周中晚期,围绕西周几座重要的都城形成了一批带有鲜明城市特征的宗族聚居区,如“奠(郑)”“丰”和名为“周”的岐邑都是西周时期容纳多个宗族聚居的重要城址。这种城市中的宗族聚居现象通常与西周时期迁徙宗族分支前往服务王室的政治、行政需要有关,这批生活在城市中的宗族分支与大宗本家仍保持宗法层面的关系,却世代承担着王室分派的行政职守,甚至这些同居城市的分支宗族之间亦通过婚姻形成了一个贵族社会网络。引入城市空间的视角审视城市内的宗族交际,反映出西周时期的城市固然承担着重要的礼仪及行政功能,城市也因为提供了宗族分支的居所而成为了宗族社会重要的生活及社交空间。  相似文献   

2.
[提要]记载西周初年史事的《何尊铭文》和《尚书?周书?梓材》,是见诸文字记载的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历史文献。文中所说的“中国”,并非仅仅指称天下中心的洛阳地区,还具有指称地理学意义上的京师和政治学意义上的国家政权的意思,是一个具有多重涵义的概念。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中国”,还没有用来指称华夏和华夏文化的意思,它既不是一个仅仅指称华夏族的种族概念,也不是一个指称华夏文化的文化概念。西周初年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中国”,是在社会上早已流传有“中国”观念的基础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实际上,“中国”观念的产生,应该在西周初年以前。一些考古学者根据“中”和“地中”(地之中心)等观念的出现,或认为最早的“中国”出现于陶寺文化时期,或认为出现于庙底沟文化时期,或认为出现于二里头文化时期,等等。文章认为,借助文献对“中国”的追述,将“中国”观念最早出现的时间确定在夏王朝建立时期,应该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西方关于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相对以前基于城市社会要素分异的描述和一般性解释而言,当代城市社会空间研究更加注重背后的社会与文化机制阐释,社会空间形成背后的社会结构、体制、权力等解析成为主流研究范式,同时,更强调社会空间的行动意蕴和均衡空间观的形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社会空间出现了很大分异,但是由于增长联盟的形成导致社会反制力量的缺失,均衡社会空间观无法建立,城市空间出现失衡和蔓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因此,重塑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建立增长联盟的反制力量,是推动我国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4.
从人本主义方法论感知空间的出发点——场所出发,进行城市安全空间类型解构,城市中的隐蔽性服务场所、娱乐场所、通勤场所和旅游场所是居民心理映像中的危险场所,文化场所、机关场所、居住场所和休闲场所则是居民心理映像中的安全场所。城市安全空间的形成主要受到个人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城市规划结构、建筑布局、社会氛围和社区环境等。政府应科学制定城市安全空间规划,重视并动员公众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加强对居民的素质教育及安全教育,提升居民的安全感知。改善城市安全空间,可以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以来,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少数民族人口的城市化进程,传统空间的改变意味着生产生活方式及文化空间的碰撞与错位,影响到少数民族的社会融入程度。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也日益关注城市空间问题。因强烈的意识形态过滤而使城乡空间均失去其生活性、日常性,烙上强烈的寓言化色彩,"反城市"书写成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突出景观,影响到对城市书写深度及民族文化间的对话程度。  相似文献   

6.
叶忱 《金陵瞭望》2008,(22):29-29
[事件聚焦]南京明城墙内50多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里拥挤着150万居民,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3万人,是中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城区之一。2001年10月,南京市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审时度势,提出了“一疏散三集中”和“一城三区”的重大城市发展战略。在“一城三区”规划引领下,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打造河西新城区和仙林、东山、江北3个新市区,  相似文献   

7.
“社会生态链”这一概念较好地解释了人群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关系的结构模式,有助于解释社会关系中集团利益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结构稳定或失衡的原因,可以解释货币具有缓解社会链接冲突和矛盾的重要作用,并揭示城市空间的社会属性及其分布特征.“社会生态链”多元结构对城市空间多样性具有相应的要求,社会生活的丰富性需要多样性的城市空间来承载.基于“社会生态链”理念,规划策略应加强对城市空间现状的调研和评估;注重传统城市空间“斑块”的保留和功能转型;提倡土地混合使用以承载多元社会结构;适当运用小街坊划分方法,增加小尺度公共空间;加强公众参与规划过程和决策,体现多元社会集团利益.  相似文献   

8.
近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拓展,是城市近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千年古都北京而言,传统的城市建设和空间秩序反映了国家政治制度和结构。北京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必然要求拓展城市公共空间。公园的建设与开放是北京近代城市公共空间拓展的集中体现。同时,以公园开放运动为核心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拓展,也促进了城市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等层面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诗的理论,中国的小说理论、叙事理论显得幼稚得多。这是中国小说真正独立于世太迟的缘故,也与中国长期以来史与诗相通的文化传统有关。中国的小说理论和叙事理论总是徘徊于文学与诗学之间,未能显示出自己清晰、独卓的形态。而这也正形成中国小说理论和叙事理论的特.友:注重叙事文本史的功能与诗的品格,追求真与美、虚与实、情与理的辩证统一。与当代西方叙事学相比,中国叙事学更偏于人文内涵的研究,如社会的、心理的内容;尽管也从文体、形式、技巧的层次感悟和归纳出一些零星而又自成体系的精辟见解,但它不可能是形式主义或技术主义的,相反,具有浓重的“人学”精神和“心学”色彩。爬梳整理独具特色的中国叙事学,可以窥视和探究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也可以拨正西方叙事的某些机械性和片面性,使叙事学理论之树长青。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当代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设计与构建适宜人居住、更让人乐于居住的城市环境,满足人们在自由发展与实现自身价值过程中的诸种需求,应当是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宗旨。但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凸显出诸如大肆破坏自然生态、恣意摧毁历史景观、盲目模仿外国风格、刻意追求视觉美观等不良倾向,导致“千城一面”之流弊,损害了让人乐于居住的城市环境应有的美学品格。我国城市环境设计要走出这一困境,就必须更新观念,正确理解城市现代化的内涵,科学地发掘我国古代城市设计思想与传统美学精神的价值,取其精华,为当前及未来所用,以设计和构建出真正让人乐于居住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1.
当前,由于对城市空间绩效认识不足,导致居住分异现象愈演愈烈。以城市空间绩效与居住分异的关系为基点,分析了城市用地功能对偶互补、区位红利、边际替代、空间分割、路径依赖等机制对居住分异的影响,结合实例,提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土地边际替代;积极探索智慧城市设施配置;坚持协同规划,发展城郊产业,促进职住平衡等对策,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并梳理世界范围内城市智能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流城市”这一概念和城市形态理论模型极具意义,文章着重分析了基于此模型的空间型媒介创新开发的具体策略,以期在观照城市智能化建设的发展浪潮下为城市媒介的创新开发提供学术思考和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所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中,约有20%~25%为“假外资”(返程投资),它们大部分为国内民营企业(主)所为;“假外资”的泛滥不仅使我国吸收外资的目标难以实现,打了一定折扣,而且对外资政策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假外资”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与对外资实行超国民待遇、国内企业“套税”、私有财产保护不力、洗钱以及招商引资行政化、民营企业融资难等因素有关;治理“假外资”,必须疏、堵结合,双管齐下,对内外资一视同仁,加强金融监管,打击资金外逃、洗钱等非法活动。  相似文献   

14.
把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作为城市的研究目标,并非是研究城市的各种公共空间,而是选择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最为重要的空间。本文以传统城市文化最有力表现的公共空间之一—茶—馆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这一微观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历史考察,以进一步探究社会转型期间南京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基于“空间”视角的金融地理学研究评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术界对空间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对区域经济发展、实体经济贸易研究越来越多,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的金融学,其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对传统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的影响非常大,但是融入"空间"概念的研究相对少很多。目前,包含"空间"概念的金融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地理学领域,研究尚处于理论发展的初期阶段。金融地理学中所体现的"中心—边缘"模型特征和金融活动空间集聚的特征与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内涵基本相同,而研究方法也有类似之处。笔者提出可以从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出发深化金融地理学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文化资本推动城市空间再造是现今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这种文化导向型的发展策略缔造多方共赢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困扰,尤其是对地方源文化形成冲击,造成空间的变异和文化的危机。文章以历史街区为实例对城市文化资本转换的失效性进行分析,认为建设一个真正与文化相连、不同于资本逻辑主导的良性发展的城市,关键是要对城市空间进行一种规范,突出城市文化资本的范式铸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互惠共生的复兴理念,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地方性资源的转换和城市精神的融合提供了全新的分析向度。   相似文献   

17.
作家笔下的城市空间是一种富有生命的表征空间。在表征空间中,身体是人与空间、感知塑造空间的唯一中介,身体的运动会烙印在空间之上。人塑造和丰富着空间环境,空间也生产和塑造着人。身体在城市中行走,贴近城市的日常生活,串联起城市的空间,使静态的空间成为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动态记忆。朱天心的《古都》、《匈牙利之水》,分别从穿城走巷的视觉体验和嗅觉感知两个角度书写了对台北的认同。朱天心借由"我"的身体行走于日常生活的空间,以身体为媒介,通过视觉和嗅觉勾勒出自己的童年生活记忆。寻找从自己的身体出发,与生活的土地连接而产生认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19.
在spectacle一词的论述与使用中,在学术界存在着模糊地带:到底是沿用spectacle的使用者德波的“景观”概念,还是沿用凯尔纳的“奇观”概念。不同的理解导致了两种学术进路的出现,导致了概念混乱与认知偏差。在冷战结束的全球化时代中,建立于大众传播技术与美国文化研究的“奇观”概念由于贴近实际,一度更具解释力,它助推了现代主义传播理念及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构。但在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面对“后真相”的挑战与全球民粹主义崛起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又重新宣告着“景观”概念的回归。“后真相”成为关乎spectacle的终极追问,“德波—凯尔纳之辩”关系到“真相”是否存在。因此,这个问题有相当重要的学术意义,“真相”到底是否存在,或是它只是景观之一,关系到新闻的价值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而与此同时,城市的发达、生活节奏的加快、文化的缺失及城市空间的规划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不利于城市道德建设的"陌生人"。陌生人的兴起与突显导致城市社会联结纽带的缺失、文化认同的弱化及功利关系的强化,从而使城市道德陷入了困境,极大地冲击了城市社会道德的良性运转。该文采用社会学理论对城市"陌生人"现象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城市道德的良性运作及城市道德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