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南沿海侨乡女性是中国人口国际迁移史重要的参与者,对海外迁移现象的发生和持续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东南沿海侨乡女性的生活史是对留守女性群体的深入研究,也是解读中国海外迁移史和东南沿海社会历史的关键之一。侨批是华侨华人与家乡亲人(侨眷)的书信,同时具有汇款功能,记录着二者之间的联系沟通和华侨华人所汇钱款、礼物等项。作为海外迁移过程中的文本记载,侨批资料近年来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但主要的关注点仍然不是女性的历史。然而,那些涉及侨乡女性的内容、特别是侨乡女性书写或托人书写后寄出的信件揭示了海外迁移过程中留守女性与华侨华人的互动,以及她们的部分经历和感受,是构建侨乡女性生活史的珍贵资料。侨批所讨论的事情和笔墨之间流露的感情显示了海外迁移过程中出洋者和华侨华人的合作与冲突、移民家庭的变迁、和留守女性在家庭和跨国移民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体现了海外迁移对侨乡女性生活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不过,侨批资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配合其他研究资料利用,方能构建较完整全面的侨乡女性史。  相似文献   

2.
女性主体性,是近年来妇女与社会性别史研究中的重要命题,但是利用近代报刊媒体来探寻女性主体性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本文以民国时期天津《益世报》的《妇女周刊》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传统史学材料分析和后现代文本解读等方法,吸收和借鉴报刊史、妇女史等研究领域中的相关理论,重点从女性社会史、社会性别等研究视角切入,对媒体与女性主体性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集中探讨。本文不仅从经验主体、思维主体、言说主体三个层面分析女性主体性的建立,而且进一步探讨了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下,女性如何从这三个层面确立其主体性。通过对《妇女周刊》中有关华北地区社会调查、媒体报道、口述访谈、女性书写等诸多层面的综合分析,客观揭示城市中不同阶层的女性是怎样向男权秩序抗争,在与男性的互动过程中,复杂地建立起女性主体意识的历程。而对民国时期华北社会性别史进行区域研究,一方面弥补了北方经验、立场的缺失,另一方面是对社会性别史研究中南方经验的回应和比较,最终客观呈现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女性的实际生活体验和感受,发掘或恢复其身份认同和自觉意识,重现其主体性和自我肯定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3.
李金铮 《河北学刊》2012,32(4):45-51
中国当代社会史亦称中国现代社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是研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一门学问。它既是中国现代史的分支,也是中国社会史的分支,还是社会学、人类学的分支,也可说是研究方法和视角,相互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中国当代民间社会和普通民众的所有历史,不仅包括社会构成、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也包括民间社会、普通民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是多元化的,除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外,还强调"自下而上"的视角、整体史观和相关学科理论的借鉴。资料来源也是多样化,既有文献资料,也包括实物资料、视觉资料等,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间文献、口述资料和文学资料。中国当代社会史尚处于初级阶段,应"专通并举",相互促进,既应着力于具体研究,在学习和借鉴已有成功论著的基础上前进,又要努力构建较为合理的中国当代社会通史体系,明确其研究内容、历史分期、基本线索等。这一任务非一蹴可就,须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关于"侨乡"概念及其研究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总结侨乡研究的历史入手,提出侨乡研究是属于地域研究的范畴,而地域特性和历史特性是目前侨乡研究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研究近现代侨乡历史,可把它产生和发展的进程,即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分为五个阶段,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近代和当代侨乡的分界线. "都市侨乡"是近年侨乡研究提出的新命题.这个命题的提出对扩大侨乡研究的视野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笔者不同意"中国一些大城市正在侨乡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陈惠芬 《社会科学》2012,(9):163-174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与新文化史研究的兴起相伴随,女性主义、性别研究等以往处于边缘位置的方法/理论日益作为知识生产的重要部分,介入到对包括上海研究在内的历史文化的解说中去。性别视角的分析凸显了作为现实力量和象征关系的性别在现代上海形成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大众文化和炫耀性消费等都市文化生产中的意义,以及与国族想象的纠葛。在中国前所未有的变局中,不仅女性很大程度成了人们追寻现代性的途径或试金石,社会的变革和现代化也不能不牵涉影响到男性形象的革命及其他。将性别纳入到上海都市文化的研究中来,能够更多地把握到它的历史构成和相关特点,或演变的"关键",提供人们新的"看现代中国"的方法或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之一,但是,在一方面由人类学,另一方面由基于藏经文本的古代历史研究所主导的道教研究中,近代道教史直至今日仍旧处在边缘的境地当中。“近代道教史”这一提法,所指的是这样一些研究,即在社会、政治近代化进程这一背景下,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道教制度、实践和思想的变革,并且除了利用田野调查、口述历史和道教资料进行研究外,尽可能广泛地使用历史性的资料。除了其固有的旨趣外,近代道教史也应当表明,道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是中国社会的本质性因素之一,在近当代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与道教共同演进,并对道教的变革与力甚巨。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道教史这一研究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将会与日俱增。目前这一研究领域正在全面铺开,本文的目的就在于介绍这些著作和计划中的一些显著特征,并为其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尤为具有研究空间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研究中国古代人口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古代人口的增减,对当时社会的兴衰关系极大。本文以充分的资料论述了中国古代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及其发展变动的规律,并指出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失度,就会延缓或阻碍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午梦堂集》这一叶绍袁所编而多出自家中女性手笔的诗文集的分析,运用叙事学、社会性别理论和范畴,特别探讨了叶、沈一家特别是其中的女性作者们是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对儒家话语权威进行超越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性别视角出发,认为政治精英的地位获得是具有性别差异的,这种差异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结构与身份政治的变迁。本文使用2010年全国获得的1870位科级及以上政治精英的资料,以性别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两性晋升的因素。研究发现,影响两性政治精英晋升的共性方面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正向作用;差异性方面则是性别因素,女性政治精英地位的获得会更多地受惠于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自身的性别平等观和平衡工作与家庭角色的能力。男性政治精英向更高层次晋升时亦受到性别观念和平衡工作和家庭角色能力的作用,但这些因素的影响力度弱于女性。我国在向上流动上依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性别身份依然作用于人们的向上流动,男性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便能进入政治精英成长之路;而女性既要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还要有赖于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个人的性别平等观和平衡工作、家庭角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期性别商品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明侠 《学术界》2005,(6):281-286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性别的商品化是中国社会性别转型的主要现象之一。本文首先从社会性别分析的角度界定了性别商品化的含义,描述了其特征;然后探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性别商品化问题及其产生的特殊历史及社会根源;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隐藏在商品化现象之后的男女两性商品化结构性失衡的事实,并提出自立自强的知识女性是改变这一事实,促使女性彻底解放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1.
关于当代中国(大陆)三代女批评家的笔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骏涛 《东南学术》2003,(1):150-166
当代中国 (大陆 )女性批评家之形成一个群体 ,并在文坛上 (主要是在女性文学批评和研究领域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在 2 0世纪 80— 90代之后。三代批评家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第一代主要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或说美学—历史批评 ,特别注重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实际 ,并以自身的生命体验 ,加入对当代女性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建构 ;第二代女性意识凸显 ,倡导并运用女性主义批评 ,以多学科的研究视野对女性文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 ,将女性文学批评推向多学科研究的境界 ;第三代从文学向文化领域延伸 ,大多以双性视角或超性别视角关照女性文学的历史和现状 ,并显露出某些新的批评思路和批评策略经过三代人的努力 ,中国大陆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已经从“浮出历史地表”而到渐趋成熟壮大。女界人生的生命活力得到如此蓬勃的发展 ,这是近百年中国妇女运动史上未曾有过的。但从总体上说 ,大陆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尚来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建构 ,如何将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实际相结合 ,建立中国女性文学自己的批评标准或坐标系 ,并调整女性主义批评的思维和策略 ,开拓出一条自己的批评研究之路 ,这尚需三代女批评家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宋沈黎 《南方论刊》2008,15(4):94-95
本文引入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和性别研究以及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特别是为早期女性主义者所标举的"双性气质"理论,从性别研究的视角切入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在解析文本的基础上,对一干人物形象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透视、探讨和重新阐释,着重分析了"女性的男性气质"和"男性的女性气质",揭示其超越时代和社会性别的"双性"人格特征,从而展现了作者曹雪芹卓越的人文精神和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3.
主持者言:本组论文有三个主题词:土地、水和森林。土地、水和森林是组成人类生态环境的三个重要的结构性要素,其历史变迁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深远并具直观外显性,因此很自然地最受生态环境史家关注,成为重点研究课题。在中国史研究中,土地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其进入“历史”与中国史学几乎同样古老。近百年来,历史学家特别是经济史和农学史家,曾就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制度、土地关系、土地利用和改良方式与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历史地理学家更将考察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视为自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国时期,华侨之所以能够强烈而持久地作用于侨乡社会,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心理因素是重要方面.本文将田野调查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以全国著名的客家侨乡——广东梅州为例,探讨清末民国时期华侨影响侨乡社会的心理因素——地缘认同.客家华侨通过组织地缘化、居住地缘化、行业地缘化、信仰地缘化,将地缘认同渗透到其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祖籍国侨乡社会而言,华侨的地缘认同强化着华侨对侨乡社会的认同,从而推动了华侨与侨乡的各项联系.华侨基于地缘认同而产生的对侨乡的情感,为华侨作用于侨乡社会提供了心理条件.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海峡两岸清代女性红楼接受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女性的红楼接受在题咏、绘画、戏曲、续书几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但最突出的是题咏,对清代女性红楼接受的研究应以题咏为主,结合其他现象进行互动探讨.同时,与主流的男性社会相比,清代女性的红楼接受在文化、家庭、性别等方面所体现的特点更为明显和复杂,相关的研究也应该结合这些特点,并适当运用接受理论、性别理论、互文性批评、跨文化研究等方法.这样才能通过其间多重的互动对话关系,整理出清代女性红楼接受的全景式表现,探析清代女性在整个<红楼梦>接受史上的历史定位与文学/文化价值,并进一步掌握清代中后期女性的生活、交游与创作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6.
李钧 《齐鲁学刊》2004,(5):147-150
大跃进时期的中国妇女解放曾经作为一个历史的神话成为世界女权主义运动的重要参照。但事实上,大跃进时期的中国女性并没有获得个性自主与性别意识,当时的女性解放不过是特定的政治话语支配下的一种社会表象。大跃进时期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是单纯的、透明的、单向度和象征性的,是承载政治经济革命使命的意识形态的整体符号,而不是文明的、审美的、人性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中,冰心是惟一一位受到特别关注的女作家。以茅盾为代表的编选者在确立新文学“关注现实,提出问题”的创作传统、赋予新文学历史合法性的过程中,选择冰心的“问题小说”进入这部“经典”,对其提出问题的社会意义给予肯定;与此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对冰心小说所体现的具有女性性别内涵的社会问题思考做出了贬抑。该书的编选,对构建和彰显以男性为主导的新文学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此间女性历史和自我的双重主体性,一定程度上受到遮蔽。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40年代,口述史开始兴起,强调关注"人"的历史和"活"的历史,不仅对传统历史学研究范式构成挑战,而且影响很快蔓延至其他人文社科研究领域。本研究在细致梳理国内口述史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存在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两种口述史研究路径,二者之间界限较为分明。正是因为不同学科口述史研究理念的差异,极大限制了中国口述史的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口述史跨学科研究的优势,超越于既有的研究范式,从理论、方法和实践层面拓展并深化口述史研究。同时,口述史研究应立足于中国经验,加强对中国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研究,推动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并通过口述史研究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9.
当代女性作家运用自己当下的历史观梳理和重现中国女性历史的发展脉络和真相,寻求女性所应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主体身份,从而实现女性建立自己的历史谱系,以性别视角影响人类对历史的陈旧看法,进而达到男女共建和谐均衡的人类文明和社会模式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是中国人向海外迁移的活跃时期,许多跨国移民(华侨)在移民接受地与移民输出地(俗称侨乡)之间来来往往、活动频繁,对侨乡乃至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当时的各种文本资料中都有所反映。通过分析民国时期官方档案与侨乡族谱中有关的华侨资料,笔者试图探寻民国华侨在当时中国政府文本及宗族记述中的形象。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官方文本与族谱资料塑造了不少华侨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政府与侨乡宗族对华侨的观念与定位。虽然现实生活中华侨的形象更为多元多样,民国官方文本资料和部分族谱资料却一再地把华侨塑造为国家或宗族的热爱者,或是地方政治的受害者,显得单调而二元化。显然,国家、地方、乡族对华侨的经济资源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