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成为"世界工厂",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选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输出的渠道,更是生产投资、文化交流的纽带,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互利共赢建立互联互通的海上通道的重要途径。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多极化,以及便利的陆路交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必然呈现多极化趋势。上海由于其区位优势,可以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应有的和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更为福建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和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拥有辉煌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海岸资源和外贸发展优势,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独特的现实基础,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程中,福建要突出海洋特色,不断优化海洋产业结构,重视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深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港口资源,突出互联互通,加快对外通道建设,提升对外服务水平;要积极拓展区域合作,重点拓展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推动经贸文化交流对接,密切与周边省份的合作,在交流互鉴中实现特色发展。通过积极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将其打造成为中国海上经济贸易和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3.
南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关键的地缘空间节点。南海地缘政治格局构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周边地缘政治环境。为应对南海地缘政治格局新态势,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应构建以应对南海危机为主要内容的"组合拳"式的地缘战略体系:把推动基于共同发展的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作为首选;把同相关国家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家关系作为关键;把增强南海地区海空军事实力作为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前,海洋开发已成为世界沿海国家发展战略,海洋经济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如何引导金融资本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对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深入分析海洋经济战略定位、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金融创新,加快"海上中国"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厦漳泉同城化的深入和泉州、厦门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地位的确立,三地对内一体化和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格局日臻成型。厦漳泉同城化能够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推进,同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又为厦漳泉同城化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外在压力和制度借鉴。因此,同城化与海丝战略协调推进必能带动整个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繁荣与提升,并为其他地区规划战略布局提供示范。建议把厦漳泉同城化建设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铜鼓文化的传播、传承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铜鼓的创造者百越族群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创者,因为西南和岭南的越人在先秦时期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造就了秦汉时期岭南经济的繁荣;铜鼓文化的传播是海上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互鉴的生动案例。铜鼓文化在传播中交流互鉴,在传播中创新发展。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海上丝绸之路内通外联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中国-东南亚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壮丽图景;放眼新时代,保护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必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意义重大,其传承发展可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民族文化复兴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审视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可以发现,海上丝绸之路途径南海,东向延伸至太平洋海域,西进则抵印度洋海域,基于"一海两洋"地区的复杂情况,应将"一海两洋"问题上升至战略高度来考察。"一海两洋"战略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然选择,我们应当经略南海,进驻"两洋",构建完备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布局。  相似文献   

8.
《琼州学院学报》2017,(1):18-24
在经贸合作自由化的全球背景下,海南又快又好地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积极融入发展过程中,海南仍然存在着海洋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海洋经济总体水平差距较大、人才科技力量投入欠缺、海洋意识较为薄弱等问题。在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概念建立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海南融入新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优势,提出促进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2017,(5)
东盟各国是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沿线国家,而东盟国家所在的东南亚地区同时又是跨境犯罪行为十分猖獗的地区。因此,中国有必要在既有的合作基础上,加强与东盟国家间的执法安全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可以通过完善部长级对话会的顶层设计,充实高官会的具体职能,建设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和组建执法专家委员会等方式,提高区域、次区域以及双边层面的执法安全合作水平,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王双  张雪梅 《理论界》2014,(11):35-40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央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于构筑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利用这一国家新时期开发战略,通过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打造"一带一路"双向开放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海洋经济合作平台、构建区域性科技与治理支撑网络、强化海洋生态保护等,借势"海上丝绸之路"开发开放建立跨区域的发展平台,推动天津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开展海洋经济的合作和交流,能够进一步加快天津海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会祥 《南方论刊》2014,(12):37-39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东盟合作长远发展的战略思维,蕴藏重大发展机遇;东盟华人经济发达,茂名与东盟华侨华人之间民间互动良好,可以发挥华侨的桥梁作用深化茂名与东盟之间的经贸、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合作,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相似文献   

12.
借助Johansen协整检验法和向量自回归模型技术分析中国—东盟贸易额与我国沿海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及远洋运输船舶运输净载重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港口和海运在中国—东盟双边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创造更加高效的港口条件和海上运输条件,加强中国同东盟的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进一步深化中国同东盟的经贸关系;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深化也为我国沿海港口建设、航运业发展扩大了空间,起到了协同带动作用,为中国与东盟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夯实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海洋世纪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必要认识并梳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就此而言,海上丝绸之路从经济、技术、政治、文化、伦理五方面宣示了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上海自贸区运行一年有余,在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以及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已有28项改革措施在全国推广。上海自贸区开放的程度前所未有,改革的深度前所未有,面临的机遇前也所未有,真正实现了以改革促放开放,以改革谋发展。2015年3月中央又批准广东、福建和天津列入第二批自贸区,至此形成了我国沿海地区全面开放的格局,我国自贸区建设也已形成沿海点状布局的格局。就在建立上海自贸区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倡议亚洲国家间加强海上合作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具体内涵包括加强区域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四个方面,是更高级别的全面开放和国际合作。中国自贸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一脉相承,互相促进的,自贸区建设将吸引更多国家参与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又将促进自贸区更深层次的改革和开放。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与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要保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稳步进行,保障航道安全是首要前提。海盗问题如同恐怖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从古至今不断演变,成因复杂。近年来南海海盗问题愈演愈烈,尽管南海各方几十年来为构建航道安全做出不懈努力,然而对于日益猖獗的南海海盗问题,仍显得力不从心。南海各方应将松散型的海上航道安全保障法律机制完善成为以"命运共同体"为理念支撑、软硬法有机联系、各方紧密合作的高效的区域合作法律机制,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为东西方合作共赢的典范,定将有利于南海局势的缓解,有利于南海争端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全球海权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在海权发展中的比重在上升。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提升,中国又一次面临发展海权的历史机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结合中国古代与亚非欧友好通商的历史,意图加强与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国家在贸易、投资、文化及非传统安全等领域合作,通过以投资和贸易为纽带,成为中国发展海权的重要道路选择。在现阶段,中国海权将以和平发展作为战略定位,将经营印度洋“海上生命线”作为战略优先方向,投资和贸易作为发展海权的主要手段,保持有限军事存在为发展海权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福建省拥有海洋资源优势,又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这一战略对福建省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福建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借助丰富的"海丝"资源和华人华侨资源等独特优势,提高出口质量,加大与东盟国家的商贸交易,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鼓励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两年多来,国内外各界高度重视和关注这项由中国发起的重大战略。专家学者们纷纷对此展开研究探讨,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综述主要着眼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它的背景、内涵、意义、机遇和挑战以及建议等,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9.
提升和培养大学生海洋意识,是国家建设海洋强国和实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手段和渠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包含丰富的海洋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大学生公共必修课之一,对于培养大学生海洋意识具有重要的学科优势。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探索大学生的海洋意识培养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琼州学院学报》2015,(1):49-53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是中国在新时期扩大开放的伟大战略构想,也成为海南省继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后经济崛起的又一重大利好。研究认为海南与非洲经济合作的前景高广阔,海南有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比较优势,对非洲合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