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向我们提出了文化发展以至整个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严峻课题.单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文化的全面发展,必将(也已经)给我国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生态失衡”,使其丧失持续高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开拓发展,具有理论探索的重要性和现实实践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2.
3.
4.
花建 《东岳论丛》2013,(1):124-13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强大引擎和重要内容之一,也将给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文化产业要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做出贡献,必须突出四个重点:发挥文化引领和提升作用,推动产业和城镇双转型;壮大文化产业主体,培育新型企业家群体;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推动产业要素的流通和各种财富的涌流;再造城镇空间形态,从产业园区走向文化城区。全国诸多城镇在这些重要领域做了大量的探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和创造活力,也将为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一个全球性、时代性命题.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同时又构成了当代社会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之一,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作为后发展国家,当代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同样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正是在对世界历史格局深刻把握的基础上,敏锐地抓住了时代主题,始终着眼于发展问题.他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扎根于中国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到1985年,明确形成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精辟思想.他深刻指出: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05页).发展中国家要求得发展,发达国家要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旅游发展的历程、特征和趋势的基础上,将“旅游中国”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突破将“旅游”与“社会”视为两个独立并行领域的二元思维,可对中国旅游发展与社会变迁互嵌交织的复杂图景展开更具整体性、整合性和历史深度的刻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旅游发展“黄金十年”的社会效应已远远溢出其经济产业属性:对内,旅游是体现人民主体性、创建和美家园、塑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旅游即社会生活,进而在中国多区域、多民族、多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下,通过构筑互动交流的旅游“融空间”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外,通过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旅游外交讲好中国故事,有助于在全球互动中推进文明互鉴,增进文化自信。旅游已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话世界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村落公共空间做出概念界定与理想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乡村社会变迁中村落公共空间的演变呈现出正式公共空间趋于萎缩与非正式公共空间日益凸现的趋势。正式公共空间的萎缩引发乡村“捆绑式社会关联”的解体,非正式公共空间的凸现则带来乡村“自致性社会关联”发生的可能,乡村社会的整合不再主要是建立在外部的“建构性秩序”基础之上,而是更多地依靠乡村社会内部形成的“自然性秩序”。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目前,世界正处于第三次城镇化的浪潮,城镇化的水平已超过50%。预计到2020年,全球城镇化率将达到55%[1]。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09年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共有设市城市655个,城镇化率达46.59%,城镇人口达到了62186万。预计到202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将达50%,205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将达75%[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2年的52.75%,城镇人口由1.72亿增加到6.91亿,每年有超过1000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  相似文献   

9.
杨俊一 《文史哲》2001,(6):61-63
进入21世纪,中国已经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实践的发展,要求历史唯物论,“理论创新与时俱进”。这一理论创新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从“狭义历史唯物论”向“广义历史唯物论”的转换,即由“革命-突变的社会理论”发展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理论”。简言之,重构当代历史唯物论。 1.重构历史唯物论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建国初期的国际背景、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国际背景来看,“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0.
于浩 《中州学刊》2014,(5):62-67
法律体系承载并折射出与之相符的法律文化和社会价值,因此,对法律现象与法律文化的关系进行认知是研究法律价值与法治秩序的一种进路。这种认知能在虚实之间展开对法律本身的审视与反思,并展示出法律文化与法治秩序的碰撞、融合与重构。中国法律文化中蕴含"天道""情理"等伦理观念,而西方法律文化受宗教传统影响,其中包含法律与生命、伦理、宗教之关系的追问。中西方法律文化在伦理与宗教之维上的分野以及二者在证成法律的正当性上的殊途同归,为研究法律文化对法治秩序建构的意义提供了一个良好视角。中国的法治秩序建构既要关注西方法律文化的根源问题,又要关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合理内核;要立足中国国情,建设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1.
近百年来中国社会音乐文化的变迁与中华音乐文化之根发生严重错位,失去了中华民族音乐中的文化传承和音乐的文化主体地位.面对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日益扩大,重构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尤显必要.重构之策是:把音乐放置于社会和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认识和研究,同时,在音乐中对社会和文化进行再认识,并强调“中华母语文化”的音乐教育方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尚礼文化,推崇价值理性与内省精神,注重以“礼”为规范的社会、伦理秩序。这种超稳定的文化结构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历史惰性。而现代文化在本质上则是一种尚力文化,崇尚工具理性与扩张精神,信奉以“力”为裁判的竞争法则。后者在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导致了人文精神流失、社会价值混乱等一系列副现象。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继承尚礼文化的优良成分、克服尚力文化的固有弊端,在尚力与尚礼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制衡关系,这是为一个健全的现代社会提供必要的动力机制和规范机制的必由之路,也是事关中…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面临着与大国发展相适配的文化建设的重大使命,在新的全球化时期,这个使命显得尤为迫切。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新型文化空间应当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场域,它必须接纳中国文化保护、传承、展示、标识体系建立,文化"走出去"和"请进来",文化守正创新,文化国际交流与文明互鉴以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重要内容。中国河西走廊是中国丝绸之路的精华段,有着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显著边界,有大尺度地域文化空间,有绵延两千来年的中国文化历史积淀,有保存较完整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群,更是历史上东西文化交流和融通的最重要时空,因此具有建设新时代中国新型文化空间的显著优势和价值,有新型文化空间建设的独特价值和示范引领价值。河西走廊新型文化空间建设必须紧扣"一带一路"建设、建构中国文化标识体系和全方位文化国际交流、涵盖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全要素和以新全球化为背景指向文旅融合的跨境旅游目的地建设。当下,应当对标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将河西走廊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化空间建设的示范和引领区域。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化过渡和转型的关键时期,与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的演进和更迭相伴随、相激荡的,是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与价值重构。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文化全球化与文化现代性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与价值重构的基本语境,化解文化冲突、延绵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共识、实现文化自觉是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与价值重构的内在要求,古今融合、中外互补、存异求同、综合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与价值重构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发展的本质是一种重塑和优化城市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生产实践活动。根据空间生产理论,城镇化进程主要体现由权力、资本和社会三种力量推动,且以不同的方式塑造着城市空间。不同层级的城市空间塑造,与各种力量的博弈有着密切关系,因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失衡的力量对比与非均衡的参与模式是当前我国空间生产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差异空间"的理念为分析我国城市空间生产实践提供一个具有包容性、协作性和文化性的解释框架,未来城市越来越需要达成一种承认差异的发展共识。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它不是在某个单一社会层面上发生的过程,而是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层面上统一发生的过程.中国当代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有可能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也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丧失自我.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性,"自主型"发展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有互补性,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会产生新的有益于人类进步的世界文化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将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义的构成与社会形态之间具有深层的关联。社会的普遍都市化推进了社会运行方式发生了根本转换。社会财富与利益、权力与权利、身份与地位都在不断空间化,并且必须以空间的形式来实现。所以,正义的内在构成与问题视域得到了重构。正义的理论形态与重心也必须发生相应的转换。从根本上讲,空间正义是都市社会正义理论的具体形态及其实现形式。空间正义适应了都市社会正义规范的现实需要,也构成了我们思考与建构都市社会正义话语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8.
节日: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平日的角度来看,节日期间人们的生活处于非常状态,带有集体"着魔"的特征.节日以公共的时间和空间为基础,活动过程带有戏剧表演性质.它所追求和创造的,是集体的文化认同、公共的价值观念与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电子文化与当代审美观念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文化与当代审美观念的重构潘知常林玮一人类已经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电子文化正在和已经重构着人类的文化,然而,人类却尚未清醒地意识到:电子文化也正在和已经重构着人类的审美观念。只要略为加以考察,显然不难发现,电子文化正在从两个方面向美和艺术渗透。其一...  相似文献   

20.
当代文化的一种走向:地域性的消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立旭 《社会科学》2004,(3):123-128
文章认为 ,在城市化、市场化以及现代大众传媒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反映“地域性所产生的共同关心”的地域文化 ,正在逐渐地失去“本地生活在场的有效性” ,也即失去原先的作为一定地域居民适应特定环境生活手段的功能 ,开始解除与特定地域共同体的固有的联结 ,并从中游离出来成为不具有“在场有效性”的其他主体的文化消费品 ,文化的“流动空间”正在取代从前的文化“区域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