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错综复杂的云南永昌回民京控案,林则徐坚持"但分良莠、不论汉回"的原则,既惩办了大肆屠杀永昌城内回民的"哨匪",为死难回民申冤昭雪;也惩办了拒敌官兵、劫杀商旅、掳掠妇女的"回匪"。对于"匪徒"滋事,林则徐改变前任一味"痛剿"的做法,采取"弹压"与"化导"相结合的方针,用兵之前,先行劝谕,以免玉石俱焚,株及无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林则徐的这一原则和方针,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也是相对持平公正的,对于我们今天处理民族问题,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至于林则徐后来把保山回民迁居官乃山,我们应该把其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考察,而不能用现实的政治价值观来苛求一百多年前的政治人物。  相似文献   

2.
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和整顿海防期间,为了解西方事务和准备制驭之方,组织一批翻译人员翻译了大量的外文书籍和西方报刊,开国人现代翻译之先河。林译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所译出的材料后来成为国人第一批"开眼看世界"书籍的重要蓝本,而且,林则徐对待翻译谦虚、务实的态度,和采取回译务求翻译忠实、准确的做法,也是近代翻译史上值得一提的尝试。尽管很多学者都提到林则徐组织翻译西书西刊一事,但关于林则徐的译员、所译外文书刊、林则徐参与译事的动机及其与当时在华西人交游的关系等,则仍然有待进一步辨析。  相似文献   

3.
林则徐是被近现代学者尊称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伟大历史人物。经过一百年来对于林则徐的热点讨论,我们应该在以往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传承的视野中来考察林则徐的伟大历史贡献及其地位。虽然说,林则徐在当时对于"睁眼看世界"的深度和广度是有限的,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反思与启蒙远不如他的后辈们来的完备和具有系统性。但是,他继承了自宋代以来朱熹、李贽等所秉承的勇于创新进取的文化精神,率先突破固有的文化思维,探索新的适应时代变化的图强之路,其艰辛困难是后人所难于想象的,其阻力的强度是后来者所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如此,林则徐作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中国传统主流优秀文化传承重要转折时期的"筚路蓝缕"之功,应该被永久地载入史册,为我们后世所敬仰和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4.
论林则徐的货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林则徐的货币思想.文章共分三部分:一是论述了林则徐主张对外国银元实行市场管理,规范其流通轨迹,毋须对之实行"抑价"或禁止流通,并按市价收缴小钱的思想.二是论述了林则徐主张自铸银元以取代外国银元和维持钱票流通的思想.三是论述了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以塞漏厄,防止白银外流,挽回货币和财政危机的思想,及其禁烟的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5.
历史真相不容歪曲。第一次鸦片战争不是林则徐用一系列"谎言"蒙骗了道光皇帝,并使道光皇帝谕令断绝一切中西贸易而引发的,而是英国侵略者为维护鸦片贸易的垄断地位,进一步拓展东方市场,并经过长期精心策划而发动的一场"极端不义的战争"。翻检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英国方面的一些直接参与者的日记、信函等史料发现,即便没有林则徐等人的禁烟举措,没有道光帝"断绝中外贸易"的决策,这场战争也会迟早爆发。林则徐不仅不应承担引发这场战争的责任,而且因其抵抗外来侵略的伟大壮举而应受到人们的尊敬。  相似文献   

6.
全国林则徐研究,开始于五十年代末,广东中山大学历史系以编辑出版《林则徐集》为中心,已开展较全面的林则徐研究。福建林则徐研究大体与全国性研究相同步,当时福州市筹办林则徐纪念馆,开始着手征集林则徐文物,福卅市文管会和省博物馆也注意收集汇编林则徐传记等历史资料,一九六○年厦门大学历史系成立“林则徐传刀课题组开展对林则徐生平的系统研究。七十年代,杨国桢又进一步搜集史料,最后完成了《林则徐传》一书的写作,于一九八一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7.
晏爱红 《东南学术》2011,(5):219-227
林则徐从道光十二年调任江苏巡抚以来,曾四次主持办理冬漕,对渐至积重的漕运弊端有着深刻认识。十九年七月,林则徐奏呈"体察漕务情形通盘筹画折",阐发了思考已久的漕务改革思想。林则徐主张改革运法,以"县督帮收"替代行之二百年之久官收官兑,旨在将官府权力限制在行使监管职能,而让运军与粮户直接接触以减少腐败。难能可贵的是,林则徐最先从制度层面上思考摒弃"官办"实行"商办",停止征漕而从市场上采买米石海运京师之类根本变革的问题。遗憾的是,历史没有留给他施展抱负的机会,完整体现他的漕务思想的奏折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了后人,让人们得以借鉴其思想精华以观察今世,并从他个人的遭际体味改革的艰难。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为了解世界形势、判断英国动向,派专人赴澳门收集外文报纸,组织翻译,抄集成册,分送广东大员参考,至今抄件存六册,统称<澳门新闻纸>.上世纪50年代,<澳门新闻纸>经发现后便引起学界注意,但对它仍值得深究.林则徐组织的翻译班子应以中国译员为主,为译文作夹注的应是译者;批阅者不容置疑的便是林则徐本人,批文反映了林对中英交涉和战争即将爆发的关注;林则徐从外国报纸了解世界,不愧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派人采购、组织翻译、亲历批阅、抄集成册、指定传阅范围,这一流程相当科学,也对今人有启发之处.  相似文献   

9.
林则徐到广州禁毒不禁商,他要查禁的只是鸦片,并非盲目排外。1839年3月林则徐直接给美商经回信,区分良莠,为全面禁烟的大局服务。林则徐下令恢复中外贸易后,美国领事吐哪向林则徐保证嗣后本国各商遵例不敢贩卖鸦片。6月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准令外人观看,接见美国商人并与之进行会谈。虎门销烟后林则徐对外商区别对待,恩威并施,努力做好善后工作,将对外贸易纳入安全可控的范围之内。7月在广州的美国商人在权衡利弊得失后决定按照林则徐的要求出具甘结,留在当地,几乎包揽广州的进出口贸易,获得客观的经济效益。不久美国商人拒绝与英商共同撤离广州,在客观上减轻了对林则徐禁烟工作的压力与阻力。林则徐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尊严,敢于、善于与外国人直接接触,正确处置好对外关系,实非易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林则徐《答奉化令杨丹山明府国翰书》的合理解读与论证,可以得出该信的成文时间是道光三年(1823年)七月。该信是林则徐最早进行禁烟活动的文字记载,对于研究林则徐早期禁烟活动、林则徐的司法实践及林则徐与杨国翰的关系等极具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陈支平 《东南学术》2011,(5):213-218
在当今二十一世纪里开展林则徐研究,我们不能一成不变地套用上一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思维模式来研究和分析林则徐问题,但是也不能轻易忽视中华传统文化中核心价值的延续与传承。从这一学术思考点出发,开展林则徐研究至少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重新探索。即应当把林则徐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分析,研究林则徐应当坚守中华民族传统的基本价值观,以及更为广泛地进行新史料的发掘。从而开拓更多的研究领域,努力掌握林则徐研究的权威话语权,为福建、为我们的国家的文化传承、道德的弘扬,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0月25日,由中国史学会、福建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福建省社科学界联合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林则徐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福州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广西、贵州、云南、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甘肃、新疆、台湾、福建等地的11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紧紧围绕"林则徐与民族复兴"这一主题,进行了比较深入而广泛地交流。  相似文献   

13.
一林则徐任钦差大臣赴粤禁鸦片,抵穗后注重调查研究,曾集粤秀、越华、羊城三书院肄业生数百人,借学政考棚开四事问为观风试.关于观风试的日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的《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册写为:"1839年3月",即与林则徐"通知外国商人在三天内将所存烟土全部交出,听候处理"一事发生在同一个月份.牟安世新作《鸦片战争》则写为:"三月十八日"(道光十九年二月四日).其他史著如鲍正浩的《鸦片战争》(新知识出版社出版)、俞沛铭的《鸦片战争》(中华书局出版)、刘培华的《鸦片战争》(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厦门大学历史系的《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等也都持是说.笔者以为诸说均误.  相似文献   

14.
伤心知己千行泪,洒向平沙大幕风".这是林则徐在伊犁戍边期间,闻悉故相王鼎在京"尸谏"的噩耗后所作的哀悼诗.它表达了林则徐对知遇恩相之死寄予无比悲痛的真挚感情,也是他和王鼎深厚交谊的真实写照.一道光朝是清代康乾盛世已化为烟云,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逐渐加深,清帝国由  相似文献   

15.
刘文远 《东南学术》2011,(5):228-23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题本中,保存着大量与林则徐有关的史料。其中署名林则徐具题的户科题本就有170余件,范围涉及赋税征收、经费开支、灾害蠲缓与赈济等诸多方面,对于了解林则徐在地方的具体公务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对这些题本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相信随着进一步发掘和利用,会推动林则徐研究取得更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今年8月30日是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00周年纪念日。届时,全国将举行纪念性的活动。福州市准备在林则徐的家乡建一座纪念碑式的林则徐塑像。林则徐享年65岁。他五十五岁之前,官运亨通,处在顺境。他一生最后十年遭流放,不得志,处在逆境。福州的塑像应当区别于将在广州竖立的那座。福州的塑像应当表现林则徐一生最突出的时刻,表现他最高精神在升华时的一刹那,应当选择他处在逆境时,即在他五十五、五十六岁左右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谪戍新疆是林则徐身处逆境的一段重要经历,晚清史籍记载略而不详。现代史家主要依据林则徐遗存的日记、诗文、书信、杂录等,力图重构这段历史图像,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由于资料的缺阈,尚留有不少空白,需要进一步发掘和研究,即使对现有资料也有待深人分析,做多角度的重新审视。任伊临先生的《滴戍新疆的林则徐》,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滴戍新疆时期的林则徐做了比较全面的探索,匡正了前人包括拙作的一些错误,涉及以往忽略的问题,这对林则徐研究的进一步开拓,是颇有意义的。林则徐在新疆之所以值得进一步研究,首先在于这…  相似文献   

18.
从林则徐联美抗英主张看鸦片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后,为了抵抗英国的侵略,林则徐曾提出过联美抗英、“以夷制夷”的主张。尽管道光皇帝对林则徐的这一主张并未重视,而且林则徐遭革职后,他的主张也没有进一步实践的机会,但考察林则徐联美抗英主张提出的根据,并分析这些根据是否符合实际,则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观察和认识鸦片战争时期中美关系的状况及其性质。  相似文献   

19.
林则徐一生所写的信札,据其《日记》判断当有二千封以上,而存世的,估计至少有一千封左右。目前已被公开发表的,据《林则徐书简》、《林则徐书札手迹选》、《林则徐信稿》三书计算,有668封。其他尚分散在各地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以及学术机构和(私人)收藏家手中。自上列三书发表后陆续有所发现,1987年侨居上海的郭学群,向福州林则徐纪念馆所捐献的八封寄师信,即是一例。此外,尚有前中共福州市委书记郑重收藏的一封林公寄大女婿书信,至今未曾发表。林则徐纪念馆馆藏的六十一号家书,亦未全文发表。此次,按其作信时间先后,予以发表,并作些必要的笺证,以帮助读者认识。  相似文献   

20.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表现是多方面的,今天我们继承和弘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讴歌和赞颂他热爱祖国的业绩.(一)在民族危机的严重时刻,林则徐坚决禁烟和反抗外国侵略者由于近代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派遣大批船队到中国进行鸦片"走私贸易"的结果,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鸦片之流毒,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