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初见张秀兵,感觉他像韩国偶像剧中的男主角那样,清秀而帅气。一个小时候害羞内向的男生,通过多年的艰苦历练,最终走向完美主义者。意味深长的是,在他无限接近于事业高峰时,这个一度非常喜欢拿破仑语录的成功男人,那言行中洋溢的彪悍与霸气,却在渐渐消弭——他开始变得谦逊和谦和。  相似文献   

2.
在现存的 1 970篇滕王阁诗文中,援引了内容丰富、形式精练的神话、传说等民间故事,可谓蔚为大观。这些民间故事多以简练典故语的形式出现,以其瑰丽的幻想性、高度的凝练性、浓郁的趣味性等诸多特点,极大地开阔了历代滕王阁诗文作者的创作视野,增强了诗文的浪漫主义格调,强化了诗文的艺术表现力,丰富了诗文作品的文化内涵。它们成了历代滕王阁诗文作者创作的重要资料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07,(11):15-19
“大家好,我们是神话!”9年如一的口号,已经成了神话的标志。这一路走来,他们经历过生死、别离、伤痛,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压力和考验,但却奇迹般地走到了今天。作为韩国最长寿的组合,他们任何时候都以新人时期的谦虚状态出现,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谱写一个近似“神话”的传说,留给我们无限感动与骄傲!  相似文献   

4.
环境危机有其哲学、思维方式和语言的原因,环境哲学问题带来了哲学话语的困惑。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哲学的深度性纬度的重新定向。有鉴于此,本文追溯了深哲学范式的历史资源,讨论了深层思维的可能出发点,提出了建构合乎生态健康的新型语言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蒙学读物研究,是诠释传统蒙学思想、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充分条件,也是探求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重要过程和经验启示。20世纪以来,蒙学读物研究在我国获得长足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批判基础上内容重构阶段、视角转换基础上价值重审阶段、回溯基础上现代转化阶段。研究主题历经蒙学读物内容适切性评价与审思、价值追问、流布与现代关联研究的变化;研究方法亦有经验归纳法、文献研究法、诠释学方法的主次变换;逐步构建了研究基本框架。研究成果日渐丰厚,但经过系统梳理、总结发现尚存一定程度的“失语”困境、研究方法层次意识和综合抽象深度不足的忧虑,因此,未来需要重点在推进蒙学读物本真诠释和学术话语连接研究、建构综合且有层次蒙学读物研究方法体系、提升研究者的传统文化涵养和学术研究素养三方面用力。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13,(12):14-15
每次美俄宇航员太空发射前都会进行一系列的奇特活动。首先是听民间传说故事,其次是每个宇航员表演节目,然后追悼死者的灵魂、喝圣水、做幸运卡游戏、戴护身符、互相说祝福语,搞得神神秘秘,犹如一个神圣仪式。  相似文献   

7.
西方深生态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生态学是当代反思环境危机问题并试图给出解决办法的众多理论之一,本文力图在描述其理论的基础上,以批判性的眼光分析深生态学  相似文献   

8.
以往孟姜女传说研究集中于溯源及结构系统分析,少有关注故事元素及其意指功能,忽视了故事承传的传播效能。因此,提炼哭夫、城崩和殉节等要素,探究其在孟姜女传说中的历史功能变化,并辨析哭夫之于礼法、城崩之于反抗暴政、殉节之于封建教化的蕴涵,有助于深入理解其故事的演变过程及其社会效能。  相似文献   

9.
10.
大象无形,大音稀声。若非大智大慧,怎能操得起这等心.唱得出这等京剧,做出这等诗文.挥洒出这等丹青,历经着这等悲欢故事,谱写着这等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11.
景颇族的传说故事类型十分丰富,有源于神话演进的,有来自古代社会生活的,有源自民族节日习俗的,等等。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新的传说又不断地演绎和产生。  相似文献   

12.
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张飞镇守阆中七年,此后留存下许多传说故事。张飞以及张飞传说已经渗透到阆中人民的生活之中,成为三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影响世代相承。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8,(12):22-22
在传说故事中,鬼魂出现之前,总是会有一阵让人不寒而栗的阴森寒风突然刮起。传闻英国伦敦汉普顿宫的画廊里常有凯瑟琳·霍华德的鬼魂出没,她在1542年2月13日被亨利八世下令砍头。一些参观者称,这个地方经常闹鬼,有时还会听到女人的尖叫声。  相似文献   

14.
研究蒙古文格斯尔的我国学者们仅仅重视了蒙古文与藏文书面版本的关系,根本没有重视国内外口头唱本之间的关系,没有指出蒙古格斯尔的蒙古素材。其实金巴扎木苏唱本和图瓦唱本分别是把哈斯尔和成吉思汗的传说改编成格斯尔故事。而在阿拜格斯尔中,布里亚特固有的两部巨型史诗被看成是格斯尔的序本。  相似文献   

15.
该文基于屯垦的主要内涵界定锡伯族屯垦传说故事的范畴,并搜集整理了部分清代新疆锡伯族的屯垦传说故事,总结发现:锡伯族屯垦传说故事具有以人物和历史事件为主、传述内容的纪实性、个体间关联性和鲜明的文化活力等特点;保护和传承锡伯族屯垦传说故事对研究新疆屯垦历史和屯垦文化、在边疆地区加强中华文化认同、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基于锡伯族屯垦传说故事的特点和传承价值,笔者从调查和搜集屯垦传说故事、建立古屯垦传说故事档案和开展关联性传承等三方面,提出了新疆锡伯族屯垦传说故事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晓宇 《社区》2014,(14):12-12
那天,在一家茶吧里喝茶。舒缓的音乐中,偶然听到隔壁茶座一对母女的对话。女人抱怨,“你爸爸现在越来越不喜欢我了,连家都很少回了,妈妈现在是不是老到不堪的地步了?”女孩说,“妈妈不老,依旧年轻漂亮,妆容精致。只是我觉得,这精致的美丽里,似乎缺少了点什么。”  相似文献   

17.
在福建历史上,演变为祠神的巫觋为数不少,妈祖和陈靖姑是其中著名者。由巫至神之路,也是信民造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灵验传说和美德故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灵验传说的主要特点有:满足信众需要、神明功能多样、实现本土化。美德故事的特点则是攀附制度化宗教(包括佛教和道教)和用儒家传统伦理塑造神明形象。从信民编排的美德故事中,可以看出祠神信仰的道德取向。  相似文献   

18.
在格尔茨深描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闻深描的概念,意指特定新闻事件传播过程中诸多新闻受众对新闻的再传播及再传播过程中多样的解释所汇合形成新闻意义的过程和结果。新闻学中"深描"的主体是指没有组织的、阅读新闻并对新闻发表意见或提供新材料的受众,客体是媒体发布的新闻,本体是指不确定受众对新闻解释的过程和结果。社会化媒体新闻深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受者转化为传者并对特定的新闻进行分享和阐释,二是在受者转化为传者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共同目标,三是从受者转化而来的传者创造着新闻的文化性意义和群体性意义。发生在社会化媒体上的"群体互动"是对大众媒体"主席台发言"的淬炼。深描揭示了清晰的新闻事件在传播中变得嘈杂和混乱的缘由。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一个独立深基础两种设计施工方案即一为沉井方案、二为地下连续 墙方案的选择过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东亚流行的野女掠男母题,当起自中古佛经中的海外异类结亲母题。但故事在中国误读过程中进行了新的“性别置换”,多体现为男性主人公因祸得福,实为一次带有男性“艳遇”性质的行为,仙话理想色彩十分鲜明。母题体现了华夏中原人与边缘地区交往的心态,突出了故事发生地区的边缘性。明清小说野史叙事主要表现为:1.南方野女变得友好了;2.她们往往还具有中原人一样的敬孝、忠君等伦理观念;3.“野女”形象往往为佐助平叛英雄立下战功的女将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