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溪 《云梦学刊》2014,(5):126-128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学理论教学的重要地位、媒介融合时代创新传播学理论教学的新视角,既为跨学科教学夯实了传播学理论基础,又用跨媒介教学贯彻传播学理论实践,创新传播学理论教学。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型传播者。  相似文献   

2.
文化研究理论的媒介文化分析,将研究重心放在大众媒介的文本生产和文本传播活动中,通过媒介符号的意义生产和受众符号的意义消费,揭示媒介文化的意识形态符号化过程。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媒介文化理论对大众媒介文化意义的阐释,围绕媒介文本符号的意义活动展开,对媒介文化的符号分析,侧重揭示媒介文化传播中的价值赋予和意义植入。后现代主义理论对媒介文化的解读,则揭示媒介文化传播与真实世界的建构关系,强调大众媒介对社会生活的文化建构,依循的不是现实价值逻辑,而是符号价值逻辑。  相似文献   

3.
媒介话语生产与传播实践活动存在于场域结构中,受到场域间作用。作为元场域之一的经济场对媒介话语的意义生产发生深刻的影响,市场利益成为意义生产的主要驱动之一。作为一种以意义生产为核心的精神产品,媒介话语产品承担着意义建设和社会价值树立的责任与使命。媒介话语场的意义生产如何平衡市场利益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它的解决依赖于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4.
场域理论作为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展示着相对自主的领域内部鲜为人知的力量对比和竞争变化。它作为一种分析工具,不仅代表着事物内部自主性的延伸追求,还在外来因素的制约面前极尽圆滑的维持着自身的游戏规则,即使是在当今的传媒时代,仍然发挥着个体与体制运作的中介作用,且并不具有情感色彩。大众传媒的时代,文学权力的话语被新兴媒介不断的加工与复制,成为权威华丽的扬声器。究其原因,实乃场域内部权力争夺的游戏规则运作所致,而当宏观地截取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视角时,便可以看到,传媒时代赋予大众媒介的话语权正在日益膨胀,而其所呈现的略带霸道的媚俗性话语也有待展开进一步的祛魅工作。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大数据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一般来讲,大数据是个定性的概念,是指快速增长且难以被普通数据软件所处理的数据集。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结构复杂、实时性高、价值密度低等特点。面对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现有的许多管理理论如客户生命周期理论,必须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地更改。大数据驱动下的全生命周期价值客户是企业营销的核心人群,应根据不同客户生命周期和类型,应用不同的动态保持模型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的历程与媒介环境的变化存在显见的相关性。媒介环境的变迁与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与推广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向前台。大数据技术背景下新的媒介环境中,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角色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应从政府、媒体、公众三个方面理清变化趋势、调整角色,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使其适应全新的媒介生态格局。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传播时代的到来,人类生活的自由度空前提高,实践半径不断扩大,社会圈层逐渐打破,传统的组织关系正在弱化和解构,呈现出分布式社会的鲜明特征,由此,如何实现社会的再组织化便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显然,新媒介正在以新的连接、新的标准和新的尺度构造新的社会,实现社会的再组织,这是社会深度媒介化的典型特征,而传播技术在这个深度媒介化进程中扮演着“核心序参量”。因此,在社会深度媒介化进程的“连接与再连接”中如何构建“自组织范式与多元共治”协同创新的演化路径是其中的关键,而“以人为本”既是未来传播时代不变的底层思维,更是检验未来媒介化社会能否协同创新、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8.
梁笑梅 《江汉论坛》2005,(3):100-104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歌在不同的文化空间广为传播,深受读者的喜爱,在大陆的传播也处于持续升温的状态,从各种选录和品评来看,我们发现余诗始终是选家和评家视野中的亮点。从文学传播的视角来考察和描述余光中诗歌的传播情况,认真研究余光中诗歌的传播技巧,总结其有效传播的成功经验,可以从一个新的维度来进一步观照和体认余光中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诗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10.
企业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所导致的生产经营的数字化转型,有着极其丰富的有待于深入研究的内容,这些内容既包括提高边际生产率的具体操作过程及其对应的技术设施和场景,也包括产量和价格确定、竞争手段选择、产业组织重塑等微观经济问题。前一内容可看成是生产率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投入产出经济学等的研究重点,后一内容则可理解为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关注对象。从经济学分析视角看问题,首先要说明什么是数字经济,以此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分析背景;其次,要分析影响企业决策的大数据构成,解说企业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的投资经营,重点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再次,要分析数字化转型的不同阶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技术条件配置,并结合大数据构成,分析技术条件配置与企业数字化转型阶段性的关联。通过对以上问题展开分析性讨论,可以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及技术条件配置给出经济学解释。  相似文献   

11.
郑金雄 《东南学术》2010,(3):132-140
法治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法治推进过程中需要代价和成本.从经验层面看,加大对执法成本的投入,无疑会促进法律的执行力.现在,我们要努力的是,在维持或大致维持现有的执法成本的基础上,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媒介威慑性传播,使人们的信仰、态度和行为向着法律倡导的方向改变,并且,如果这些威慑性传播努力一旦取得成功,这些传播与说服关系的要素被发现,解开媒介传播与态度的改变之迷,进而通过社会普遍认可的方式来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使之成为有利于社会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媒介本质论将艺术形式与艺术媒介本质地连接在一起,认为创作、欣赏与评价等活动都应该立足于媒介的特性来进行;经典电影研究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了以上命题。以卡诺尔为代表的后来者,主张在电影研究中“忘掉媒介”,认为媒介只是工具,它不能限制艺术。但也有研究者并未放弃对艺术媒介的理论维护,例如高特,他将媒介的理论价值用三个媒介特殊论命题系统地呈现了出来,我们在认识、解释、评价和创造艺术品时,应立足于其特殊的媒介特性。而如果站在更为宽广的大众媒介的理论视野来理解电影与媒介,认识到电影作为大众艺术代表的地位,则能够合理地融汇卡诺尔与高特之间的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13.
白话文学是胡适对文学革命的一大贡献.从传播媒介的角度分析胡氏的白话文学观,白话无论是作为传播环节之一,或是仅从媒介性质而言,它给中国文学思想史带来的意义都非常深远.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概化关键词的方法,通过厘清“物质性”概念,爬梳关于媒介技术的两种理论范式,及其与当下数字媒介技术研究的勾连。媒介区别于一般物质技术具有的二元性特点,即象征性和物质性,是人类意向与技术物同源共存的连续统一体。媒介理论通过彰显媒介的物质性发展出一种技术阐释的方法,强调作为物本体的媒介具有形塑文化的能动性;STS则通过质疑科学的物质性将技术本身问题化和去本质化,深描技术物与社会实践相互建构的过程。技术阐释与社会建构两种范式的对话推动数字媒介研究领域出现一种物质性转向,具体表现为从软件研究到平台研究、算法批判研究的演进脉络,文章建议关注这一丰富的知识场景,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社会平台化进程的实证考察中。  相似文献   

15.
文艺传播学综合运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以媒介为关键节点,并以此链接媒介文化、媒介产业、媒介产品、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等诸多概念,既可以从理论与抽象层面,也可以从经验与操作层面进行研究。在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视角的前提下可将文艺传播的历时性研究归入文化层面上的上层建筑,将文艺传播的共时性研究归入经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技术主义研究范式的代表学者伊尼斯和麦克卢汉迅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视线.而传播学三大流派的研究中,伊尼斯的研究话题也总是若隐若现,人们越来越发现,对于伊尼斯“媒介决定论”的简单定性,是无法涵盖伊尼斯杰出的学术贡献和卓越的学术传承与创新,伊尼斯对于芝加哥学派的发扬光大,使他与众多的传播学流派研究产生交集,在传播学的三大流派中都必然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7.
媒介环境学兴起于上个世纪后半期的北美传播学界,这个学派主导了20世纪后半期传播学的媒介转向,开拓了传播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领域。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并不是完全中性的,媒介的形式特性构成社会传播环境,媒介技术所提供的传播倾向对人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会进一步影响人类的思想和社会文化的样态。将媒介环境学引入文学研究是对社会现实的呼应,在媒介化生存的当下社会中,文学自身需要寻求能够解释当下复杂现象的理论,以期获得理性的思索,同时也是文学以及文学理论学科发展和理论生长的自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对当代传播学和文学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麦氏理论的形成背景和发展脉络可以归结为三点:其一,在剑桥大学学得了新批评的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认为"词语不会静止不动",作品存在于语境之中。其二,在威斯康星大学任教时,"为了自己的生存"研究流行文化,将广告、报纸、流行小说带入他的文学课堂,由此将研究领域拓宽到大众媒介。其三,返回加拿大任教后,探索他"感知"的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将自己对媒介的主观感受作为研究依据,形成了一系列独创的观点。他的"媒介即是讯息"、"地球村"、"冷媒介与热媒介"、"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等理论,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9.
宋庄的变迁和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已经产生的研究文献中,从文化产业的路径进行研究的较为多见,其次是以社会学和文化学视角的分析解读.以"宋庄现象"的丰富性,对宋庄的研究还有更为多样的学术可能性,以传播学的视角对其中的某些领域和现象进行解读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切入点.宋庄画家聚集区从出现起,就具有了媒介的性征,这是可以用传播学视角对其进行考察的直接原因,也是宋庄不同于其它聚集区的独特之处.不仅如此,画家群落在传播中的某些现象甚至可以丰富我们对媒介研究的视野.媒介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点在宋庄画家聚集区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图书管理得以推广,图书馆管理是当前流行的图书管理服务体系,建立智慧图书管理服务,可以在开展图书管理工作的同时给读者带来更加便捷的阅读体验感,从而提升图书管理服务的效率以及读者的阅读体验.基于此,本文就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智慧图书馆管理分析这一话题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