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产业园区与城市边缘区之间存在着支持——带动的作用机制,要充分发挥产业园区有效推动产业集聚,构建产业集聚协调效应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必须理顺产业园区与边缘区的关系,实现区域联动;强化产业园区对边缘区的辐射带动;提高边缘区的承载能力,发挥边缘区对产业园区建设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在创新一体化中建设创新型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突破口是推进创新一体化,建设长三角创新型区域.对创新型区域的评价涉及到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制度等方面.与国家创新体系一致,区域创新体系涉及相互衔接的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高新技术产业体系.进入新时代,长三角区域要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需要进行制度和组织的创新,包括:区域内形成合作创新的机制,壮大核心区的科创内核,科创中心和其外围有效对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创新型城市是区域创新极.依托创新型城市辐射的创新成果,带动创新型区域的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的动力来自高水平的研究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和各类创新型人才高度集聚.创新型区域尺度范围包含多个创新型城市及其辐射的外围地区.目前的一市三省只是长三角的行政范围,不能接受到科创中心创新要素辐射的区域实际上没有进入长三角经济区域.外围与创新中心对接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成果.创新型城市的创新成果辐射的范围越大,中心地位就越突出.外围要成为创新型区域的一部分,更需要接受中心扩散的高新技术,主要措施包括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园区,建全科技服务体系.其基础性条件包含三点:一是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二是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三是建设创新型政府.  相似文献   

3.
目前,广西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省域经济结构的适应性不强,表现为高等学校办学水平较低,高水平大学较少,且高等学校区域布局不平衡,无法适应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对此,应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构建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极",并发挥"发展极"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落后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同时根据各经济区域的内部特点,调整区域高校布局.  相似文献   

4.
借助核反应的裂变和聚变原理,在高新技术及园区作用机理研究中引入技术射线、冲击波、链式反应、临界体积、产业温度等新的经济概念,可以更好地解释高新技术及园区自身是如何发展及对其他产业是如何推动等微观问题,探明高新技术及园区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提升西藏区域物流空间的运营效率对着力构建高原经济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面向南亚大通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轴辐理论为基础,构建西藏地市物流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确定轴心城市和辐点城市并计算各个节点的辐射范围,以此优化西藏区域物流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6.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关键是选准突破点。崂山区在实践中综合分析客观现实、发展机遇及后发优势,确立并扎实推进了打造青岛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国际旅游度假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三个功能区”的定位,科学谋划、强化措施、周密运作,探索出了一条以功能区建设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后,产业集群依托于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软件园等发展起来。现在各地都形成了数量不等、规模不同、水平不一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成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并未充分发挥。本文重新梳理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以期待能对各地产业集群发展做一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表明,以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经济,由于能很好地结合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因此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区域发展政策工具而被广泛采纳,并且成为发展中地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融入全球市场的重要通道。文章在分析国内外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特点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青藏铁路经济带格尔木加工中心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科学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测度省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市场经济主体出发,结合数字经济特征,构建以政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消费数字化为三个一级指标的长江经济带分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基于2016—2020年数据,利用全局熵值法对各指标值进行测算,评价该地区分区域以及各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与分项指标的发展趋势。研究显示,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浙贵两省发展方向清晰和生产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基于此,提出用好政策红利、发挥发达省份带动作用、挖掘地方特色和大力发展生产数字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了北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指出北海市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具有六大优势,体现了五个方面的必然要求,并就园区建设规划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系统的基础。近年来,泉州市经济发展实现不断跨越,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的不断增强。文章采用横截面回归分析和引力模型对泉州中心城区的经济空间影响力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中心城区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力并不显著,但对环泉州湾地区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从经济地理学视角看,环泉州湾县域经济在全市的领先地位是有其先天地理优势,实证结果表明了,以泉州中心城区、晋江、石狮组成环泉州湾城市核心区发展战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甘肃经济发展中的"大十字"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给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实施何种发展战略是甘肃经济发[内容础上提出了"大十字"的发展战略,以点轴结构为理论前提,进一步发展陇海兰新、312国道和黄河沿线经济,促进其对甘肃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小兵  杜鹏 《兰州学刊》2003,(6):110-111
本文选取 11项评价指标构成了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 2 0 0 1年甘肃省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10 .0forWindows统计软件 ,对全省 14个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 ,将全省划分为四个经济梯度区 ,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宁夏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是联系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桥梁纽带,县域经济评价研究是提升县域竞争力的基础和依据.文章根据2010年宁夏统计资料,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构建宁夏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选取反映县域经济竞争力的43项指标,对宁夏16个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通过评价分析认为:宁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县域经济竞争力有待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新技术产业对于促进福建省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大势所趋。有必要通过对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为今后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08-2013年我国东部地区7省3市统计年鉴为数据源,建立了时空指标的三维数据库,通过对时空指标的"归一化"处理使不同指标"等价",选择其中权变显著的指标,应用公因子方差赋权法确定权重,对东部各省市科技创新竞争力进行三维评价,利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评价结果进行空间过程因子识别,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对提升地区科技创新竞争力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性、高成长性、高赢利性和高带动性四大基本特征,因而,一般来说,高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决定了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高低,换言之,经济的落后往往缘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滞后。为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应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整合高技术产业资源,充分发挥开发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并通过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后发优势,实现高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地区差距、因果累积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京津冀地区差距持续存在并在不断扩大,地区差距主要来自于政府行为推动的因果累积效应。极化和扩散是解析该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概念,极化强于扩散是该区域的典型特点。尽管极化在城市发展一定阶段有其必然性,但扩散优于极化。该区域资本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较小,GDP和资本具有自我累积效应,城市规模不具有自我累积效应。数据分析表明,文化和劳动投入等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性贡献,而城市化和技术进步等要素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性作用。整合和协调区域资源,发挥大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适当缩小区域经济差距,避免区域内部的极化和贫化,是“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广西现代农业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化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评价是实现园区动态管理、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 ,是推动园区发展的措施之一。广西现代农业园区的评价指标设计的切入点是园区的创新能力。对园区的评价主要从科技水平、综合效益、结构优化、经营规模和发展环境五个方面 ,运用 2 5个指标 ,以及综合评价指数法、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园区进行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20.
按功能形成的不同发展阶段划分,现代农业园区的功能可分为功能定位期、功能成长期和功能扩散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形成园区的基本功能、核心功能、扩散功能。技术性的基础构成园区定位期的基本功能。基本功能可由园区规划设计的形成、园区基础设施建成、园区主导项目投入、园区基本服务及配套设施开始运转等四方面的功能的技术特征指标描述。采用技术特征指标来描述和评判园区定位期的功能时,各方面技术因素均可用具体的次级指标来表达,这些次级指标还可以实现量化,也可以采用APH方法求出各层因素的权重。园区定位期还具有大额度、基本性、公益性、带动性、政策性、远景性等经济(投入)特征。政府对园区规划设计的全面介入,是定位期基本功能构建的最重要基础。精心设计的对投入的带动,将有可能使定位期园区的吸引投资方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