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但归根结蒂是经济的产物。帝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根本目的是为夺取与维护其经济利益,即为寻找、扩大与巩固其商品销售与资本输出市场及原料产地。所以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战争,本质上是经济侵略战,而军事侵略、政治侵略仅是其经济侵略的手段而已。1937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就是想把中国变成它的独占殖民地,吞并中国经济。在战争中日本提出的中日“经济提携”、“经济合作”与建立中日“经济集团”等口号,都是“经济并吞”的别名;后来日本提出的建立包括南洋在内的“大东亚共荣圈”,则想进一步把它的经济侵略魔爪伸向整个东亚地区。  相似文献   

2.
从1927年开始持续四年之久的全球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各国造成了空前巨大的破坏。日本也遭到沉重打击。1931年工业产量比1927年减少34.5%,重工业有近一半米开工,失业者300万,农产品价格锐减,造成农民大批破产。国内阶级矛盾激化。为了转嫁危机损失,缓和国内矛盾,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占东北三省的战争。1937年秋,经济危机再次冲击资本主义世界,为了摆脱新的经济危机威胁和重新瓜分世界,日本开始发动新的侵华战争。由此可见,日本侵华为经济而起,对华进行经济掠夺就成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根本目标和侧重点。占领中国大半国…  相似文献   

3.
全国抗战应以“八·一三”事变为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这一结论符合历史事实,无可争议。而中国全面抗战起于何时呢?传统的说法是把“七·七”事变作为起点。笔者认为这一传统说法值得商榷,兹将管见陈述如下。(一)1937年芦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决心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重要信号,但它全面侵华野心的暴露有一个发展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很短暂。作为中国执政党的国民党政府对侵略者的野心,也有一个由妥协到抗战决心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战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波及的地域最广,付出代价最大的战场之一,对打败日本法西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抗日战争开战最早。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撕毁“九国公约”,置世界舆论于不顾,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开始实施其“基本国策”,比德国法西斯侵略波兰,挑起欧洲战争整整早了8年时间。随后,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把侵略触角伸向关内,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1937年7月制造“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目的不仅要变中国为其完全殖民地,而…  相似文献   

5.
王广军 《理论界》2009,(5):131-133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间,日本侵华战争从局部战争阶段扩大到全面战争阶段,其中,日本侵华政策经历了从武力吞并东北,到政治分离华北;从政治蚕食华北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两次演变.这个历史过程中,无论日本采取直接武力侵略,还是交替使用武力和政治谋略的侵略手段,都是日本灭亡中国的大陆政策的必然产物和重大步骤.  相似文献   

6.
近代史上,日本侵略者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第一次是甲午年(1894年)发动侵略朝鲜和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战争;第二次是1931年“9·18”,发动侵犯我国东北三省的战争;第三次是1937年“7·7”,发动进犯我国华北、妄图侵占全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战争。甲午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结束;“9·18”事变,国民党反动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东三省沦为日寇殖民地;“7·7”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人民群众,同国民党等抗日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  相似文献   

7.
华北沦陷区的经济地位及日本统制掠夺之特点居之芬1997年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60年祭。在60年前,日本所以要发动这场赌国运的大规模侵华战争、甚至不惜扩大为太平洋大战,其主要目的是要侵占和征服大而弱的邻国———中国,侵占她广袤...  相似文献   

8.
梁晨 《东岳论丛》2004,25(6):178-183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一场全面的侵略战争,其侵略包括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经济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经济政策是运用经济和发挥经济力量的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能很好地使用这把剑,不但不能解决好战时的经济问题,更会造成军事失败。为此,日本方面在侵华战争中发动了一场没有硝烟但却一样激烈的货币金融侵略战。日本在中国各地以货币手段,或伪造中方通货或在占领区滥发伪币,聚敛财富,并妄图以此破坏我之金融体系,遏制我战时经济命脉,摧毁我抗战的物质基础。理清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及其控制下的伪政府在华的货币政策,分析其政策变化的原因与目的,可以展示日本对华金融侵略的真相。  相似文献   

9.
南京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城市,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首都,市面繁荣,人口激增;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后,1937年12月这里成了日军血腥大屠杀的屠场,此后八年,又是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及其所扶植的汪伪中央政府所在地,是日伪统治的核心地区,因而,研究抗战时期南京的城市人口变迁和市民生活状况,对深入了解日本侵华战争与殖民主义统治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了解中国城乡人民不屈反抗斗争的原动力,了解日本侵华战争与殖民主义统治失败的必然性,具有典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甲午战争起的半个世纪中,日本帝国主义一直是侵略中国的元凶之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五十年的贪婪无餍的侵略,特别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苦难和巨大的伤亡,严重的威胁了中华民族的生存。 日本侵华战争的特点,首先是有着吞并中国的既定国策。  相似文献   

11.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相继挑起“七七”事变和上海“八·一三”战争。上海“救亡协会”是党领导和影响下的抗日救亡群众团体。它是救国会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受党的领导更为直接,发动群众更为充分深入,在“八一三”战争时期发挥了组织群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日本(沦陷区):控制法币,输出通胀 早在侵华战争初,日本帝国主义者就制定了依靠掠夺中国占领区资源补给侵华日军的战略.为达此目的,日本采取了两个阶段的措施.第一阶段,在沦陷区,强制收缴原来国民党发行的法币,兑换为日本当局的货币发给居民使用.  相似文献   

13.
在1937-1945年的中国全面抗日战争期间,东亚地区存在着两种国际秩序的较量:以"门户开放"为特征、美国主导建立的华盛顿体系;以"共存共荣"为特征、日本企图建立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导致了华盛顿体系的崩溃;太平洋战争之后,日本初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建立起"大东亚共荣圈"。但随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日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只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14.
日据台湾初期,外事机构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总督府逐步强化外事机构,并将"经略华南"和"南洋对策"作为活动重点。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总督府一面利用汪伪政府的驻台领事馆强化对台湾人民的控制,一面与日本驻华南领事馆密切联络,加强对华南地区的侵略扩张。由于台湾的"特殊地位和使命",总督府的外事政策作为日本政府外交政策的延伸,在日本侵华战争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现代以来,日本存在两种对华政策,一种是以华为友的政策,一种是以华为敌的政策。在以华为敌的政策主导下,日本先后发动了多次对华侵略战争,日本中国学研究对日本侵华政策的制定、实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通过歪曲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侵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舆论;利用中国传统儒学文化资源,为天皇制政体服务;炮制文化“方策”,为侵华战争政策献计献策;直接参与文化侵略,掠夺中国的文化资源。日本侵华战争准备如此之充分、延续时间如此之长、范围影响如此之广、民众卷入如此之深,原因固然很多,但日本中国学的“研究成果”不能不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反过来,日本侵华政策的制定、实施又刺激了日本中国学的畸形发展,成为日本中国学发展史上最黑暗的一幕。日本对华侵略政策把日本引向战争歧途,使日本早期现代化取得的成果葬送在战争的烟火之中,这是日本现代化的一个历史教训。在这一时期,日本中国学沦为日本侵华政策的工具,正是这一教训的缩影。  相似文献   

16.
<正> 芦沟桥事变开始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立即通电全国,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驱逐日寇出中国。党的洛川会议确定了深入敌后、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的伟大战略任务。中共山东省委遵照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响应北方局“每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号召,从1937年冬到1938年春,在山东先后发动了几十起抗日武装起义,打击了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北平西南郊卢沟桥附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日本政府借故扩大战争,投入了百万大军,开始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自此之后,中华民族经历了八年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民族生存的可歌可泣的伟大战争。1、卢沟桥事变的过程和起因。1937年7月7日深夜,驻丰台日军中国驻屯旅团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于距卢沟桥西北一千米的龙王庙附近进行夜间演习,并借口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内进行搜索,还开枪数响,向我示威。我驻卢沟桥部队37师110旅认为,午夜日军入城搜索,势必惊扰城中居…  相似文献   

18.
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由于广东濒临南海,与东南亚各国隔海相连,日军出于封锁中国南大门和进占东南亚各国的需要,在侵华战争中加紧了对广东的侵略,并一直把广东作为重点控制的地区之一。抗战八年中,日军在广东滥施暴行,残害和掠夺了无数的生命财产,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日军对广东的侵略,是从狂轰滥炸开始的。1937年8.月31日,日机6架首袭广州,从此至1938年10月广州沦陷时止,广州便处于日机连续不断的轰炸之下。从1937年9月22日至27日,广州市德宣、西山、惠福、西禅、东堤、前鉴、黄沙、石…  相似文献   

19.
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给我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是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在漫长的帝国主义侵华史中,日本侵略者扮演了主要的骨干角色,侵略气焰极为嚣张。日本自1894年发动侵华战争以来,南割台澎,北侵“满蒙”;1931年又  相似文献   

20.
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空袭与中国反空袭斗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初,对华空袭主要是协同地面部队作战,基本属于战役和战术空袭;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本为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对中国内地发动大规模战略空袭。面对日本的狂轰滥炸,国民政府防空当局加强了对防空建设和反空袭斗争的组织领导;中国空军和地面防空部队英勇作战,成为反空袭斗争的重要力量;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反空袭斗争,成为反空袭斗争的主要力量。中国军民的反空袭斗争挫败了日本的险恶企图,为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