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区域经济振兴金融须先行,金融产业集聚是促进金融产业发展,提升金融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运用区域集聚度指标对福建省金融产业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评价,深入分析了现有的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旨在为福建省制定金融资源分配方案与金融产业合理布局,促进福建省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福建省内已经产生金融产业集聚现象,其集聚水平在不断上升,且金融产业集聚不仅可以整体促进省内经济发展,更可以通过使省内三次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省经济区位最优越、发展水平最高、产业基础最好、区域带动能力最强的龙头地区,近期在产业生命周期规律、产业集群升级、要素成本上升、区域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部分资源或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呈现集聚强化态势,部分消费导向型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扩散趋势。工业集聚与扩散,促进了蓝色经济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区域工业一体化进程加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环境质量,但加重了大气环境污染;此外,工业集聚水平每下降1个百分点,导致蓝色经济区与区外的经济发展差距缩小1.3个百分点。未来,蓝色经济区应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新才  牛丽娟 《兰州学刊》2014,(11):185-189
文章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省2001—2012年的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算,结果显示甘肃省金融业存在集聚趋势。随后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甘肃省金融集聚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金融集聚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在长期和短期内都存在均衡关系,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显,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文章最后就如何提高甘肃省的金融集聚水平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建军  周维正 《江淮论坛》2015,(2):11-15,23
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大城市周边地区常常成为制造业的集聚地,但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往往也是生态敏感或准生态敏感区域,由此导致区域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克服高污染、高能耗的问题。本文以杭州建德市为例,给出大城市周边地生态环境相对敏感的中小城镇如何利用大城市的品牌、知识、产业优势,结合自身集聚水平的提升,与大城市实现产业分工、功能互补,进而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并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3—2016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构建金融发展综合指标,运用两阶段系统GMM和门限效应模型,多维度考察金融发展与创新活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从系统GMM看,金融发展综合水平的提高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创新活力作用次之,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金融结构和金融开放程度对产业升级存在轻微抑制作用;创新活力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其过程受限于金融发展程度的差异。其中,伴随金融健全发展和金融结构改善,创新活力对产业升级的作用由抑制转为促进,表现出边际递增规律;金融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提振创新活力对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而在金融效率和金融开放程度的约束下,创新活力对产业升级分别表现出边际递减的正向作用和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聚构成推动了江苏省经济快速发展,然而它的形成需要依赖金融支持.本文以江苏省2000~ 2010年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试图分析不同的金融结构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并且应用Bootstrap与Robust方法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银行间接融资显著地促进产业集聚,证券融资也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而保险业没有发挥出推进产业集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芳芳 《晋阳学刊》2013,(6):128-135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在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典型代表——北京市为案例,描述其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状况,并基于6大主城区的数据,利用扩展的C-D函数及混合面板模型对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北京市金融业已形成良好的金融集聚态势;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金融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山西省城镇化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实际的城镇化水平是34.48%,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约16个百分点。山西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不平衡,大城市空缺,中等城市发展迟缓,小城镇的总体规划滞后;重城镇行政管理体制级别的等级提升,而忽视了工业产业的集聚、规模的扩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融产业集聚的宏观动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颖 《南京社会科学》2006,17(11):56-62
历史证明,产业集聚是新兴工业化道路中提升国家竞争力最重要的发展动力。在全球化和产业转移的背景下,金融产业集聚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就世界范围而言,纽约、伦敦和东京,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产业集聚地;上海和北京的特定区域内也集中了大量国内外金融企业。本文试图通过对金融产业集聚的背景、宏观动因的分析,构建出金融产业集聚的宏观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建立起金融产业集聚宏观分析的初步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5-2016年安徽省金融业和产业结构数据,利用区位熵指数测度安徽省金融集聚水平,实证检验安徽省分行业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长期中,银行业集聚表现出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证券业集聚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作用力度不明显,保险业集聚则表现出抑制效应。短期中,银行业和证券业集聚也存在着积极作用,但没有长期效果显著,而保险业仍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经济制度是产业集聚形成与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2004—2016年相关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经济制度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制造业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某省市制造业集聚水平的变化会对其他省市制造业集聚水平产生显著影响;规范的经济法律制度、开放的贸易政策会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制造业集聚,紧缩的财政政策以及政府干预的加强则不利于制造业集聚发展。因此,沿江省市需结合实际情况,创新系列经济制度安排,促进制造业集聚,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峰  刘志彪 《河北学刊》2008,28(1):142-146
本文在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提出了产业协同集聚促进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这一新的理论命题。本文的结论是:只有进一步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集聚和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高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才能为制造业集聚及其升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实现制造业的良性集聚和升级发展。这也是京津唐地区赶上或者超越长三角地区可能需要经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空间结构调整:以加快城市化进程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中国沿海地区的浙江省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遇到的瓶颈及其产生这种情况的基本因素后发现,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的地区都是脱离中心大城市支撑的农村工业化地区或中小城市地区。进一步推进城市化、城市整合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具有内生的互动机制:首先,因城市发展而来的高端资源的集聚,能够形成诱使产业结构升级的高端需求和供给;其次,城市自身形成的多元化集聚,使得专业化分工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创新产生的几率大大增加;第三、伴随着城市化而来的第三产业发展和社会资本整备也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促进城市带(圈)的发展,强化优化城市环境建设、促进城市中心地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和城市带(圈)外围地区的制造业集聚及其网络关系的形成,形成广域的产业集聚,以空间结构调整为平台,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现阶段实现发展方式转型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14.
利用河南省2009-2013年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了河南省物流业空间基尼系数和18个省辖市物流业区位熵,描述了河南省物流产业的集聚状况,对比了各市物流专业化程度.通过逐步回归发现物流业空间集聚度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关系密切.以区位熵、三一产业比、二产百分比等为变量对河南省15市进行了系统聚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解释了各地市物流业集聚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集聚现象日趋显著,我国已经形成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中心的地理集中空间。集聚效应成为吸引经济行为与金融活动的向心力。为了研究金融集聚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强度关系,通过空间关联度Moran’s分析金融集聚程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定量衡量两者的影响机制、金融集聚空间差异程度以及区域金融、经济发展与溢出效应之间的协同关系;同时论证了金融的深化将随着产业规模达到最优后持续扩张从而导致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资金缺口扩大速度超过募集资金速度;金融集聚引起溢出效应刺激了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以扩散的趋势带动着邻近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和优化产业结构,本文从区位熵和产业集中度两个角度,依据合芜蚌跨行政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对其产业集聚状况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年度的纵横向对比分析,揭示出三市各行业集聚度的相对水平与变化趋势,从而制定有利于合芜蚌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02 ~2012年间湖南省14个市(州)的面板数据,从方向和速度两方面测算了产业转型水平,发现湖南省正经历着向第二阶段转型的趋势,且多数地区在2007年以后产业转型的速度加快.考虑到参数异质性,运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了财政分权等因素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湖南省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分位数的增加,其影响作用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倒“U”型;城市化水平在不同分位数水平对湖南省产业转型升级均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科技研发投资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对湖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在低分位数为正,随着分位数水平的增加,其系数逐渐为负;人均GDP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不但面临国内其他地方产业集群间的竞争,而且其发展也越来越受制于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本文分析表明,海西区产业集群升级存在双重背离现象,即过程升级较快而产品升级较慢,导致海西区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缺乏竞争优势;链条升级较快而功能升级较慢,导致海西区产业集群面临被压制在价值链低端的危险.进一步分析海西区产业集聚因素演变及其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表明,在国内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整个地区的产业集群竞争实力是影响地方产业集群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动力、能力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推动海西区产业集群升级其实就是促进产业集聚过程中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厦漳泉同城化为背景,选取2012年厦、漳、泉三市39个行业的数据,通过产业相关系数、区位基尼系数、产品输出率、区位熵及区位熵比值等指标,测度三市的产业结构相关度、区域产业专业化分工程度和区域集聚度;然后,综合各指标,给出产业间、产业内、产业链分工的标准,由此确定厦漳泉地区39个行业的分工与合作模式;进而,结合产业演化规律和地理区位结构,提出依据产业间分工在厦漳泉都市区沿海产业连绵带布局产业集群,利用产业内分工促进差异化产品水平竞争和产业升级,以及发挥厦、泉、漳各自在研发服务、生产制造、资源要素环节的优势,打造产业价值链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8,(3):80-86
本文通过对金融资源集聚和经济增长设置综合评价指标,运用改进后的协调发展度模型结合熵权法对2009—2015年间华东地区16地市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华东地区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协调度的极化现象较严重,其中上海市协调发展度最高,属于经济增长滞后型。其他城市协调发展度普遍不高,但多数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之金融集聚滞后型,杭州市在2015年表现出了经济增长滞后型,而扬州、泰州、镇江和舟山等市呈现中度失调发展之金融集聚受损型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