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马玉石 《社科纵横》2009,24(4):96-97
作为东干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东干儿童文学以其自身的独特性,从生活及心理方面诠释并传递着东干文化.在保持东干族的民族特性、塑造民族品格上,有其不可忽略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文龙 《社科纵横》2011,26(5):82-85
缠绵爱情历来是文学吟唱的主调。在东干文学创作中,爱情悲剧小说佳篇迭出。本文通过对小说《三娃儿与莎燕》和《莎尼娅》的文本细读,着眼于作家及文本,挖掘在这两篇辛酸悲恸的爱情故事中,男主人公"延宕"的性格、封建礼教以及作家个体的民族情怀合力酝酿了他们爱情、婚姻的悲剧。表层的悲剧故事,折射出东干族的民族心理,以及这个民族的孤独气质。  相似文献   

3.
常立霓 《社科纵横》2010,25(4):89-93
东干作家尔利·阿尔布都创作了一系列生活在中亚的中华回族女性后裔群像,既有在回儒双重文化规约下命运多舛的老一代东干妇女,也有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兼具男女双重角色的东干女性,还有在集体农庄时期因掌握知识而改变了命运的东干新女性。这些被遗忘的女性群像的塑造,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东干女性的现实生活、丰富世界华语文学女性形象以及中国回族女性在社会转型期自我主体建构的借鉴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海 《社科纵横》2009,24(4):89-92
阿尔里·阿尔布都立足于民族聚居的乡庄,在其表现东干人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小说中,民族意识像一条红线贯穿其中。他吸收各方厩的文化给养,尤其是对俄苏文学的借鉴;充满激情地书写民族历史;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有着清醒的批判意识,深切地关注着东干民族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洁 《社科纵横》2009,24(4):93-95
本文通过中亚东干族著名小说家阿尔里·阿尔布都的将近五十篇汉译中短篇小说来分析文本中出现的各类男性人物形象一英雄形象、父辈(爷爷)形象、青年(少年)形象,来看待东干这一话语权力由男性所控铆的民族的生存状态与风俗文化,更进一步地了解阿尔布都对东干民族意识的肯定,对本民族社会生态环境的鲜活反映以及对中亚东干族深刻的文化反思。  相似文献   

6.
常立霓 《社科纵横》2011,(12):95-97,100
东干人借助俄文字母成功地将晚清时期西北方言拼音化,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汉字拉丁化却终未普及。本文一方面分析东干拼音文字的经验对汉字拼音化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着重从拼音化的目的、影响汉字拉丁化的主客观原因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对研究,既揭示了东干文的某些局限性,同时又反观中国长达二十多年的汉字拉丁化运动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7.
《求是学刊》2019,(5):139-148
晚清民初为小说写作课程编著的小说作法,系统讲述了源自日本与欧美的现代小说理论和创作方法。因其作为教材的属性而具有广泛的受众面和强大的执行力,培养了大量的小说作者并形成了现代小说的审美趣味和阅读期待。小说作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小说观念和文体形态,从而推动了中国小说文体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杨欣 《学习与探索》2005,(4):121-123
阿兰·罗伯—葛里耶的新小说及其理论产生于小说危机的背景之下,其探索的结果是在客观上将小说给消解了。小说的现实几何图像化的表现让小说成为静物画,小说在本质上视觉化了。同样,企图从电影艺术中寻找拯救小说的启示的努力,最终使他牺牲小说的表现而看重电影的表现,小说也这样迷失而消解。  相似文献   

9.
欧洲文学对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学的影响,本文拟从小说、诗歌和戏剧三方面加以考察。一中国历来轻视小说。到了近代,小说的价值才得以肯定。理论家们从欧洲和日本的小说中得到启发,大力推崇小说,甚至过分夸大了小说的作用,对于中国小说的估价因而也产生了片面性。但是他们看到近代欧  相似文献   

10.
烟粉灵怪纷烂漫——试论施蛰存小说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生 《浙江学刊》2002,(5):128-133
本文从分析施蛰存小说法文自选集入手 ,将其分为实的心理分析小说、写实的性心理分析小说以及怪异小说三类 ,对其小说作了分类辨析 ,对其艺术特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邱园记事》在伍尔夫小说创作中的艺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丽梅 《社科纵横》2005,20(1):184-185
伍尔夫的小说《邱园记事》是伍尔夫小说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作品 ,既有传统小说的影子 ,又运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方法。在这部小说中伍尔夫初次实践了她的现代小说的创作理念 ,并对以后她的意识流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分析了章学诚三点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的理论。一是运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方法,论析了其关于中国古代小说"历三变"的流变理论。二是分析了小说运用虚构手法进行叙事的虚构理论,阐述了小说虚构叙事的原因、原则及解读的方法。三是论述了小说的功用,阐明了小说"作为史料补正史所缺"、"编撰方志"及"劝诫教化"等三个方面的作用。其次,通过对章学诚小说实践的探析,总结了其小说创作上的几点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追溯了唐代通俗小说和文言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认为通俗小说经历了由短篇到长篇、由“经变”到普通话本的发展过程;文言小说吸收了通俗小说的某些长处,无论内容还是艺术手法较六朝小说都有了新的面貌。中国小说一直沿着通俗和文言两条线索发展,唐代小说实为宋、元、明、清小说发展的滥觞。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近代小说的两条发展线索及其高潮的“错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小说没有产生巨著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本文认为:自从1897年中国近代小说的发展出现了学习外国小说,走向世界,实现“近代化”的主导趋势后,小说观、小说内容的发展与小说形式技巧的发展并不同步,前者的高潮在晚清,后者的高潮在民初。这两个高潮的“错位”使中国近代小说的发展实际上没有出现严格意义上的高潮,所以不能产生巨著。但它们为五四新小说的问世作了铺垫,孕育了新的开端,培养了鲁迅这样伟大的作家。  相似文献   

15.
第二届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 1月 1 5日至 1 7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在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 ,小说与文化关系 ,文献、小说版本与小说中外影响以及小说个案研究等方面 ,进行了热烈而又和谐的讨论 ,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 ,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小说概念的演变和唐代小说地位的提高两方面,考察了唐代小说和诗律“并称奇作”的原因,其中涉及了中国小说发展中的重史倾向,认为这种倾向是前期小说发展缓慢、滞后的原因之一;而地位和命运的逐步改善,又是唐代小说繁荣的先决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新写实小说的出现引发了一场批评的盛宴,热闹而喧嚣的背后,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被无形地遮蔽了。新写实小说以历史循环的时间观作为根基,解构了集体的乌托邦叙事,揭开了一个个体自由言说的时代;新写实作家对现实的暧昧态度消解了小说应有的批判锋芒与力度,这是新写实小说成就不高的主要原因;新写实小说注重小说的"自我表现",继承了先锋小说对形式的青睐,而又摒弃了简单的模仿。  相似文献   

18.
夏飞 《浙江学刊》2012,(5):111-114
在晚清林纾、夏曾佑的小说评论中,都谈到过同一个问题,即小说的题材与创作难度的联系。夏曾佑推崇小说用"俗"的文字,写"俗"的题材。林纾则推崇小说用"雅"的文字去表现"俗"的题材。这是因为他们对于小说读者的期待不尽相同,对小说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定位,因而对小说的语言风格亦有不同要求。他们使当时处于变革中的小说文坛,听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为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印度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新动向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5月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印度在南海问题上涉入更深,表现得更为"大胆",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辛格政府时期的政策。论文将对莫迪政府的南海政策新动向进行阐述,这一动向是印度外交政策整体倾向"亲美日"的表现,也是印度"向东干"政策的实际需要,同时也与当前中印关系出现的"新问题"存在关联。2016年年初以来,印度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发生过数次摇摆,间接地说明印度只是将南海问题作为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因此,只要管控并稳定好中印关系的发展大局,就能促使印度在南海问题上有所克制,不至于同美日采取一致立场。  相似文献   

20.
李恒田 《唐都学刊》2004,20(5):135-139
赵树理虽然在许多方面继承了传统小说观念,但他的小说创作的目的是"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的社会启蒙。和"五四"小说观念比较,赵树理超越了"五四"小说观念欧化风影响下的不注重读者接受的主观主义、个人主义,他更关心自己的小说是"为什么人"的。与建国初期"颂歌"式小说观念比较,赵树理执著地坚持为农民而歌的小说创作,坚持创作源自真实农村生活体验的"问题"小说。赵树理非常重视民间文学,他剔除了其中封建落后的思想倾向,吸收了其中明快幽默的叙事艺术技巧。所以,赵树理的小说观念是一种本着通俗化、大众化目的的兼容并蓄的小说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