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日关系中的琉球问题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曾经尘嚣一时。清末和二战后两国对于琉球的归属曾进行过多次交涉,但一直未达成共识,使其成为中日间的悬案。基于钓鱼岛问题与东海油气田的争端,琉球问题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两国关于琉球问题的法律文件的国际法分析,有助于中日两国在国际法框架下解决琉球问题这一悬案。  相似文献   

2.
对政治大国的追求是以往日本的总体目标,但对国家全面的外交战略的研究和思考,是在小泉纯一郎执政的时候.2002年11月28日,日本提出了一份题为<21世纪日本外交基本战略--新时代、新视野、新外交>的研究报告.这个报告将日本放在大的国际环境下进行分析,全面分析了当今国际形式的特点,提出了日本今后的战略方针和任务.进入小泉时代,中日之间的矛盾成扩大趋势,这不仅影响日本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台湾问题是当今影响和制约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梳理台湾问题对中日关系影响的历史轨迹,使我们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寻求现实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战后日本对台政策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的日本对台政策是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日本不断提升日台关系 ,加深介入台湾事务 ,助长了台湾岛内外的“台独”势力 ,为中日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极大的障碍。日本对台政策的调整受到了历史情结、日本国家战略、经济利益、国内政治、台湾当局“台独”倾向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对此 ,中国在对日交往中既要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坚决反对日本插手中国的台湾问题 ,也要积极增强与日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交往  相似文献   

5.
日本政治的右倾化有国内和国外两个成因。国内保守势力要求"正常国家化",走军事大国的道路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国内因素。东亚权力格局变动,日本恐惧中国崛起,要求发挥军事作用,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外部环境因素。随着美国实力衰弱,日本不相信美国保护,开始走独立自主的道路。此次钓鱼岛争端,中国准备不足,威慑不够,造成中国处于被动的局面。打破僵局需要中国制定合理的周边外交战略,以此构筑新型中日关系。日本是中国的周边国家,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东亚安全格局需要日本积极参与。但日本的右倾化尤其是安倍的反华路线损害了中日关系,中日关系的困局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当前要维护战略机遇期,面对日本挑衅,要做好两手准备,首先是军事准备,其次是各领域的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6.
“历史认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主要由于美国冷战政策的实施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法西斯思想未得到彻底地铲除 ,日本社会民众中未能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在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之后 ,日本右翼想以歪曲历史美化侵略作为迈向政治大国的出发点 ,由此造成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在冷战后日本长达十年的经济低速期中 ,日本右翼又利用这个问题凝聚人心 ,企图把日本引向他们希望达到的所谓振兴目标。对此 ,本文从理论上予以分析 ,指出该问题是中日关系中的严肃重大的政治问题 ,如何解决将影响中日关系未来发展 ,并提出了应对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影响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的由来,指出历史问题是由日本右翼势力及一部分右派政治家挑起的;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了日本为何不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强调了日本只有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只有认真对待侵略历史,真正反省侵略战争,才能取信于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政府和人民,使自己立足于亚洲和世界.  相似文献   

8.
元代中日两国的关系处于僵持状态,但经济、文化的交往并没有中断。而元代的宁波(庆元)不仅是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和枢纽,同时也是对日战略进攻与防御的前沿。这种矛盾的性格特征给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是由当时元日两国复杂的关系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9.
中日关系是中日两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方面。中日邦交正常化30年来,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美国因素、经贸问题、台湾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因此,中日间应本着信任与合作的精神,冷静、理智地面对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几个重要的障碍性问题,使中日关系在未来得到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对华开发援助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政府开发援助或称官方发展援助 (OfficialDevelopmentAssistance :ODA)是带有政治外交目的和长远战略意图的一国对外政策行为。本文对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 (ODA)的历史沿革、发展变化、决策过程、政策调整、战略意图、实施现状、未来走向和理论框架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学理性分析和历史性考察。并认为 ,这一研究具有认识国际关系体系和国际政治格局 ,分析日本政治外交和战略走向的现实意义 ,也具有追踪考察中日关系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人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应通过合理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解决环境问题,但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西部大开发不仅是西部人的义务,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命运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关系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而发生了变化。研究中国近代民族关系的内容、特点及发展动力,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和思考中国近代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的台日关系经历了李登辉、陈水扁和马英九三个时期。李、陈时期从台独政治需要出发,在对日关系上,政治上谋求突破七二体制,安全上谋求缔结军事同盟。马英九上台后,政治上回归九二共识,安全上拒做麻烦制造者,基于主流民意和民族认同,把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作为政策的优先方向,同时强调与日本的特殊伙伴关系,台日关系由结盟走向务实合作。本文的视角立足于冷战后台湾当局的对日政策,据此考察分析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背景下的台日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成立于1923年的"中日学术协会"是在日本政府推进"对华文化事业"的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组织.作为"对华文化事业"的一环,该组织在中日文化人的交流活动中,发挥了说明和磋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乡二元控制体系与环境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当前我国城市环境问题局部有所缓解 ,农村环境问题面临失控 ,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是城乡控制体系的二元性。为了消除城乡二元控制体系对于农村环境保护的负面影响 ,促进城乡环境保护的一致性 ,应当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彻底扭转环保方面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 ;第二 ,消除地方主义的不良影响 ;第三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水平 ;第四 ,积极培育农村民间环保组织 ,促进环境控制与监督。  相似文献   

16.
企业既是环境公关的主体,也是价值追求的主体.在生态文明的当代,企业的环境公关活动中包含了哲学价值追求的三个基本作用:即以绿色形象作为企业追求的价值目标;利用公益广告等作为价值追求的手段;以生态效益为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这三者体现了环境公关中"双向平衡”模式与价值关系中"双向建构”模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50-60年代中日民间贸易,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但是,中国着眼于中日友好的长远利益,从开辟民间贸易渠道入手,把中日两国民间交往与官方交往联系起来,以民促官,以经济影响政治,有力地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相似文献   

18.
环境健康问题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环境污染损害健康的事件频发,环境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我国政府向来重视环境健康问题,但是环境健康问题的法律规制仍存在诸多不足,如环境与健康孤立立法、环境健康影响评价的范围有限、缺乏环境健康标准等.因此,需要加强环境健康立法,确立环境健康风险预防原则,完善环境健康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环境健康标准体系,确立环境健康信息公开及共享机制,形成有效的环境健康监督管理协作机制,以切实保障人们的环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