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下面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下面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以获得对文本的理解、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前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以获得对文本的理解,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前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仍倾向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持不信任态度,教学中或不予涉及,或浅尝辄止.这里就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总目标中提到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巢宗祺先生在谈到探究性学习时说:“我们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探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阅读不仅包括课内阅读,还包括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更是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养成读书的习惯,收藏并与学生交流图书资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拓展自己的阅读面”。  相似文献   

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什么是探究性阅读呢?探究性阅读以阅读目的为前提,以信息论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  相似文献   

8.
刘梅 《管理科学文摘》2009,(17):198-198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语文素养。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探究性学习呢?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一、培养问题意识是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动力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既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也需要教师创设富有开放性、…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更新观念,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去阅读课文,深入思考,体验惑悟,从而真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创设情境,引导感悟爱因斯坦说:“教育所提供的东西,应当是让学生作为一种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借助…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为此确立了三个方面的阅读教学理念。一是树立体验性阅读观,即“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二是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即“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三是树立创造性阅读教学观。即“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能力”。根据这三个阅读教学目标层次,可采用以下方法分别实施:  相似文献   

12.
徐元弟 《科学咨询》2007,(10):26-2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提高阅读质量。”本人从事教学教研工作多年,深入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的语文课没有语文味,几乎是谈话、讨论、问答式的阅读教学形式;有的读书感悟少,提问分析多,把本应是个性化的、情感化的、创造性的阅读。  相似文献   

13.
吴洪敏 《科学咨询》2003,(10):17-18
引导初中学生进行化学探究性学习必须进行教学科学教学的探究性.科学教学过程也应是一种探究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蕴含着教育的本质.在初中化学教育中,要创设认知冲突,激化探究欲望;从应用入手,深化探究意识;启迪思维,发展探究能力.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搞好探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14.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教学中超文本阅读有许多精辟论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惜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方法、策略,拓展思维空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小学语文教学转变教学观念,组织学生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个性化阅读是指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实施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它对于学生情趣的陶冶、个性的发展、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选择,强化“阅读反思”,注重课外积累,培养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这就必须引导学生大量课外阅读,从而使学生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理想远大、追求执着。本文阐述了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些策略,意在与同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8.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重视自主探索的行为和过程。学生的学习所得是学生自己探索的结果。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要求,它是对教师主宰课堂的否定,对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扬弃。主体性、主动性、交互性以及研究、发现的学习策略将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得到很好的体现。那么,怎么看待探究性学习呢?我认为在具体实施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应把握三个“性”和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群文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新的阅读教学形式,其基本特征是:自主阅读,师生交流分享,然后在合作探究中实现集体的建构。这种教学形式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另一方面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让学”,还课堂给学生。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介绍了“群文阅读”的由来、基本特征、教学方式以及对语文素养的提升,希望能助推语文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扮演着学生成长的对话者、促进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在新课程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该由教学中的主角转换为与学生平等的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性、创造性、探究性学习转变;教师要引导、激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