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茂青 《东岳论丛》2001,22(3):55-57
收入分配问题是新形势下需要着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二要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三要坚持劳动价值论 ,并根据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加以丰富和发展 ;四要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 ,依法分配 ,防止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分扩大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是地区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扩大。这种地区收入差距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地区收入差距既要从初次分配入手,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同时还要从再分配着手进行,通过社会保障转移收入缩小地区收入差距。但是,现阶段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地区收入差距所起作用有限,甚至进一步拉大了地区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吴秀荣 《理论界》2008,(10):15-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而在初次分配中兼顾效率和公平,需要从制度根源上着手。政府理应成为社会分配公平的调节器,在维护社会公平的基础上追求效率,化解贫富矛盾,缩小收入差距,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因此,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妥善处理好分配领域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收入分配领域中政府的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取缔非法收入。  相似文献   

4.
陈燕 《江汉论坛》2023,(1):39-45
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目标和实践途径,要着力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初次分配的改革能否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极化的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现阶段,初次分配改革还存在突出的难点:目前初次分配体系内,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依然不明显;城乡均衡一体化发展不足,城乡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非公有制经济范畴内,要素占有的差异性拉大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极化效应;农村居民初次分配的收益不足,低收入群体增收较为困难。在初次分配领域需要改进的措施有:在公有制经济内提高按劳分配的比例,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在非公有制经济内,限制资本等生产要素配置的极化趋势;缩小城乡收入分配的差距;激活农村集体经济潜能,丰富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创收渠道,增加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通过规范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占有差异来规范居民财富积累机制。  相似文献   

5.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为"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建设内容,但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了宏观上的收入分配不平衡:中央财政增长速度高于地方财政,而且大大高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居民收入财产性收入比例过低,而不同行业的收入差距显著拉大,垄断性行业与新兴行业收入严重偏高;政府支出结构严重失衡,政府预算约束越来越"软化";教育支出结构严重失衡,而教育经费来源也非常单一;社会保障严重不足,结构严重失衡。为此,既要改变宏观性收入分配,又要改变微观性收入分配;既要改革首次收入分配,还要改善再次收入分配等;特别是应该增强资产的法律化、市场化、资本化和证券化,改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结构,并建构低收入群体的自我创新机制,释放低收入群体的企业家本能,建立低收入群体自我机会创造的制度性框架。  相似文献   

6.
我国收入分配政策强调要在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和动力,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保证。目前,在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着初次分配不公、再分配秩序失范、分配格局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深入贯彻党的收入分配政策,实现效率与公平动态中的良性互动,解决好存在着的诸多问题,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7.
冯曦明 《兰州学刊》2005,(6):189-191
"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的现状主要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就业权益得不到保障,文化教育权益缺失.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出现导致城乡收入的两极分化,农民承担了诸多不合理的负担,没有按照国民待遇原则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解决农民问题的对策是:实施农村税费改革,还农民以国民待遇,关键是要解决好基本供养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现阶段中国收入分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由过去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逐渐转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建立了按要素分配的分配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公平、效率与稳定是理想社会的三个基本目标,所以收入分配制度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目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因此努力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使社会收入分配合理化对社会稳定尤为重要,这是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强势群体所推行的“环境观”、“自然观”通常无法给弱势群体的生存以关照。人类社会权益分配的严重失衡最终转变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人类行为越来越与自然法则的要求背道而驰。各社会利益群体的自然观、环境伦理观及人类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直接决定了其对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 ,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环境问题的法学表达  相似文献   

10.
要实现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必须解决好分配问题,分配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更是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前提条件。分配问题解决不好甚至会引发社会混乱,造成社会经济的长期徘徊,从而出现分配陷阱危险。库兹涅茨倒U曲线没有从理论上揭示经济增长过程中分配差距由过高向公平化转变的实质原因,只是一种对社会分配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现象描述,对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与分配关系没有指导意义。中国要跨越经济增长中潜在的分配陷阱,必须分析可能引致中国陷入分配陷阱的因素,着力解决当前中国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如分配原则认识混乱、政府分配职责不清、经济领域分配不公、权力参与分配、分配斗争方式单一和慈善分配弱小等问题,使中国经济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转轨背景下收入差距扩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态来看,计划体制下累积的要素存量差异、历史演进轨迹不同使各地区在特定历史时期逻辑起点各异、体制漏洞及政策缺陷所催生的非法非正常收入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提供了起始根据.而动态来看强势群体通过影响路径演变使制度变迁的收益连续向其集中,利益表达机制缺失使弱势群体丧失可持续的收益捕获能力以及公共政策在收入差距调节上的不足则是收入差距被强化的根源.收入差距过大会影响经济的良性运行和社会稳定,所以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既有必要又要考虑到转型期社会的现实.  相似文献   

12.
能否正确把握和有效解决共同富裕问题,需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市场层面,要正确看待市场的平等问题,区分分配不均的市场因素和体制因素,在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中,将收入差距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政府层面,政府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主体,要在合理划分政府和市场的界限中发挥好政府在再分配中的作用,把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放在优先地位,并将提高全体劳动者的能力作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和逐步缩小差距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这一政策之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收入差距的过分拉大。收入分配过大容易造成社会治安负担加重、经济秩序混乱等问题。对此,本文从收入差距的表现、收入差距的危害、收入差距的原因和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这四个方面来阐述,希望能够让人们认识到收入差距的危害,能够多方合力、多管齐下,共同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以人为本,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一、弱势群体与弱势群体教育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中都存在着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又被称为“处境不利群体”或“脆弱群体”“边缘群体”。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人群。弱势群体的成员往往社会地位低下,处在社会的边缘;不掌握社会权力,处于被支配、被管理的地位;较少或无机会参加社会公共活动,不能及时、充分地向社会和政府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愿望;经济贫困,不具备抗拒灾害的能力和潜力;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低,知识贫乏;社会关系单薄贫乏,其社会关系往往同样…  相似文献   

15.
经济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而经济利益和谐的重要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对待弱势群体和高收入群体。本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详细分析了中国弱势群体和高收入群体的具体形成过程,并对于解决弱势群体和高收入群体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虞坷 《江淮论坛》2011,(4):39-44,154
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收入分配的变化效应强于改善效应;居民收入不均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如何对经济发展及收入分配不均程度进行预测,成为当今经济学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库兹涅茨倒U曲线和在此基础上的陈氏倒U曲线理论,从分配理论和实证检验两方面,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数据分析及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变动分析,验证了我国收入分配差异与库兹涅茨的"倒U"曲线拟合程度。并进一步对出现该悖论的客观原因和"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特点进行分析,理清收入分配差异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分析,对采用何种解决措施,以便更好地缩小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收入分配、要素产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陆泉  孔宇 《社会科学》2005,3(4):20-25
收入分配的本质是产权问题;劳动产权与要素产权的并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正义原则;我们既要解决对按要素分配的认识问题,也要解决要素本身分配的公平问题,才能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政策   总被引:98,自引:0,他引:98  
弱势群体在其基本的群体特征上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现阶段中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既违背了社会公正原则 ,也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并且已经构成了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能否有效地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护和社会支持问题 ,不仅事关中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而且也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实现长期高效有序的发展。因此 ,只有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 ,既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护 ,又要能够有效发挥社区服务和“第三部门”的积极作用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和社会保护问题 ,从而化解政治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转型过程中多元利益结构的重塑实际折射出社会阶层结构由“身份制”分层向“资源占有制”分层的演化,与这种新的社会分层相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正成为利益结构调整的焦点,这是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之一。在当前中国社会分层加速分化组合的过程中,这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导致的经济分化现象不仅仅是一种个体之间的分化,更主要地表现为群体间的分化,不同社会分层的群体在经济地位高低排序中上下滑动,各群体或阶层的经济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就是以阶层性的收入分配差距出现,而调控这种收入差距和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20.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羁绊.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出收入差距拉大、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不同行业收入差距拉大及不同阶层差距拉大等特征.从根源上看,既有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问题,也有分配体系改革滞后造成的影响.破解这个难题,可以从稳步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以及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