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甲申三百年祭》是郭沫若1944年为纪念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胜利300周年而写的。他给人们展示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悲壮的一幕。  相似文献   

2.
正一崇祯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河北巨鹿贾庄,明军主将卢象升的五千人陷入了清军八万大军的重围,血战中,部下一个个倒下,他也身中四箭、四刃,仍格杀数十人,后来因战马跌倒在地,他被杀害,年仅39岁——跟岳飞遇害时一样的年龄。后人常把卢象升跟岳飞对比,不仅因为他的勇猛(卢被誉为"明末四大猛人"之一),更是因为两人极其相似的悲剧命运,因主战而被主和派害死。卢象升虽是江南书生出身,但特别能打仗,武艺娴熟、气力过人,又特别有人格魅力,训练出了明末战斗  相似文献   

3.
正"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治理好国家,需要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入认识。一代廉吏于成龙的为官之道,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人。于成龙生于明末一没落的官宦之家,崇祯十二年(1639年),他参加乡试,目睹考场中各种舞弊行为后毅然在试卷上痛陈时弊,结果仅被录取为副榜贡生。1647  相似文献   

4.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面对李自成、皇太极的交相侵扰,他力图振作,也有多次振衰起弊的良机,但终究逃不过亡国的命运。台湾女作家林佩芬的《天问——明末春秋》一书,史实考据平实严肃,小说笔法典雅流畅,对造成明末皇朝衰败、困弊,乃至于走向灭亡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整体因素,以及帝王、黎庶的个体因素,都作了完整而精当的诠释,目的是以古鉴今,使浩劫不再。本文选摘的“崇祯磔杀袁崇焕”,在奋扬的情绪中,小说抒写了不幸生长在破败、腐朽的时代中的袁崇焕狂飙英雄式的“知其不可而为”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5.
正古代的封建王朝即将灭亡时,总会有人充当救火队员,想扶大厦之将倾,明朝的孙传庭就是这样的人物。《明史》有云:"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1593—1643),字百雅,明代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代州古称雁门,他曾任兵部尚书,所以人称"雁门尚书"。孙传庭出身文臣,但颇有军事谋略,曾俘获兵力最强的农民军首领高迎祥,所部陕西营兵为崇祯晚期的精锐部队。后人对孙传庭的认识往往只限于他在军事上的成就,对他的为官政绩却知  相似文献   

6.
郑彤 《决策探索》2014,(24):76-77
北京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朝专门祭祀古代帝王的皇家庙宇,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年(1531年)。在该庙的景德崇圣殿内,供奉着188位古代帝王的牌位,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末崇祯。乾隆与历代帝王庙有着不解之缘,他曾经6次亲祭帝王庙,并且重修殿宇,在庙内留下四通石碑。这些碑文记录了乾隆对入祀帝王的评价,同时也反映出他治理国家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7.
李响 《领导文萃》2014,(11):71-75
正"我们要进京赶考,要考个好成绩,决不能当李自成。"1949年3月,由西柏坡挺进北平前夕,毛泽东说的这句严肃的玩笑话,在纪录片和回忆录中被反反复复提及。对于李自成这位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毛泽东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和特殊情结。从苏区到延安再到北京,毛泽东在不同场合多次拿李自成说事儿,他钦佩其革命精神,惋惜其功败垂成,也担忧自己领导的政党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8.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恰逢甲申年。这 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克紫禁城,崇祯皇帝吊 死煤山;一个多月后,李自成在山海关被满汉联 军击败,返京,匆匆在武英殿登上皇帝宝座,旋 即撤出北京,次年五月,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小  相似文献   

9.
居心何在     
姜钦峰 《领导文萃》2011,(13):69-71
明末,李自成率农民军大举进攻明朝军队,势如破竹,直逼北京。眼看京城难保,崇祯皇帝已无兵可派,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危急时刻,大臣李明睿密奏,建议皇帝南迁,先到南京稳住阵脚,以图东山再起。三十六计走为上,崇祯十分清楚当前的局势,留给自己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跑路,要么就是死路。可是崇祯有说不出的苦衷.皇帝带头逃跑,传扬出去贻笑天下,将来更没脸去见列祖列宗。除非大臣们拼死苦劝,强拉硬拽,把他“绑架”到南京最好。  相似文献   

10.
正叶向高是明末政局中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入阁,到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致仕。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六十三岁的叶向高再度入阁为首辅。"经抚之争"是指天启初年,时任辽东经略熊廷弼和辽东巡抚王化贞由于针对女真的作  相似文献   

11.
于成龙在清代顺治、康熙时期,素有"包(拯)孝肃、海(瑞)忠介"之清誉.他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山西永宁(今离石)人.明崇祯年间,他曾考取过副榜贡生,倡导经世之学.清取代明而起后,他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被提为广西罗城县知县,从此开始了其清正廉明的仕途生涯.此后,由于其政绩昭著,又屡被提升.  相似文献   

12.
元顺帝中计     
正在14世纪的中国,公元1348年到1368年这二十年时间里,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其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几乎遍及全国,且无一幸免。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从东南到西北,从西北到中南,到处都有农民起义军的身影。按照当时的局面,由于农民起义军太多了,元朝的官员们也管不过来,因此到最后,他们只认一个"死理":只要你敢称王称霸,他们就派兵打你,绝不能容忍另外一个政权存  相似文献   

13.
陈梧桐 《领导文萃》2012,(23):43-45
人们感慨李自成推翻明朝腐朽统治历史功绩的同时,也感慨其溃败之迅速。细究起来,李自成败亡原因很多,但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只用下层知识分子:埋下败亡的祸根李自成生于陕西米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崇祯三年(1630年),他带领本村一批饥民投奔起义。不过,直到崇祯十三年攻入  相似文献   

14.
<正>公元1813年(农历癸酉年),紫禁城中发生了一场兵变,史称"癸酉之变"。当年的10月,一群天理教徒占领紫禁城,试图攻下大清皇宫,最终被围剿而失败。从历史角度看,"癸酉之变"只是一次不成功的农民起义,诸如此类的农民起义看似历朝历代都有;从现实角度看,这次起义却能清晰地折射出大清的官场百态和各种陋习,给当下官员以借鉴和启迪。实际上,这次农民起义谈不上任何周密性,从正式起义的前一年开始,各级官员就已经陆陆  相似文献   

15.
崇祯皇帝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无疑是在不动声色中除去了权倾朝野的魏忠贤。“神明自运”四字,是明末清初松江(今上海市)名士夏允彝对思宗朱由检除去太监魏忠贤一事的评价。稍后的历史学家如谈迁等人,对于思宗在除魏忠贤一事上所表现出来的稳重、魄力,都叹赏不已。的确,在天启未年和崇祯初年,思宗的政治才能曾昙花一现般绚丽夺目。他在接替自己的长兄朱由校的皇位之后,很快进入角色,并顺利排除一切影响他皇位和执政的因素。在明代历史中,思宗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无疑是在不动声色中除去了权倾朝野的魏忠贤。天启七年(1627)八月二十四日,天启…  相似文献   

16.
王龙 《领导文萃》2011,(3):70-74
17世纪中叶的东西方,天崩地裂,风云激荡。这是一个需要英雄并产生了英雄的时代。明末农民起义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几乎同时爆发,中国的李自成和英国的克伦威尔振臂高呼,拔剑而起,几乎同时与腐朽贪酷的专制王朝展开了殊死搏杀,各自成就了一番惊天伟业。  相似文献   

17.
明朝崇祯帝在位17年换过50余位阁员,其中温体仁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个,当时民谣皆称崇祯帝遭"瘟"了。正是温体仁把握住了崇祯帝憎恶朝臣结党的心理,自己标榜"无党""孤忠"才长期不倒。温体仁蔽贤植党、打击异己、落井下石,直至露相失宠,其行为导致明朝政局日益腐败。崇祯帝遭"瘟"的教训非常深刻,表现为其用人存在先入为主、"刻板印象"的思维定式,忠奸不辨;用人多疑,导致人事变动频繁,不利于政策的延续;偏听偏信、难纳忠言,造成了一系列的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18.
晚明的才子     
聂作平 《领导文萃》2009,(23):100-103
甲申年(1644)三月十九日凌晨,大明末帝崇祯在北京煤山自缢身死。两天后,这具披头散发、只有一只脚穿着袜子的尸首被李白成农民军找到,草草安放在东华门外的一副原本安葬穷苦人家的薄皮柳木棺椁中。刚刚亡国丧君的大明臣工们面对他们圣上的遗体,表现得很是耐人寻味:痛哭中以头抢地的只有一个人,  相似文献   

19.
正崇祯皇帝是个亡国之君,但他很有明君色彩:不好色,私生活不仅检点,而且简朴;但他喜欢杀人,对犯了错误的部下,更是从不轻饶。袁崇焕的下场,三百年之后还让人寒心。崇祯不仅杀了袁崇焕,对其他能臣也猜忌颇多、非常苛刻。例如"五省总督"陈奇瑜招抚义军失败,把责任推给了几位无辜的官员,崇祯不分青红皂白就把那几个倒霉蛋抓了,还抓了五十  相似文献   

20.
冯玲 《领导科学》2012,(4):48-50
满族兴起之时,在辽东战场上,明末大将袁崇焕凭着永不衰竭的热诚、一往无前的豪情,激励了所有的将士。他凭着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意志,卓越的军事才能,将一群萎靡不振的残兵败将锤炼成了一支死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