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守祥 《兰州学刊》2006,(10):85-8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消费主义为标志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全方位浸染已是在所难免,以情感制作与“快适伦理”为表征的“后情感主义”审美趋向也日渐明朗。然而,大众文化承诺给人们的欢乐神话与身体解放,却往往陷入娱乐透支后的身心疲乏和性感聚焦后的精神空幻,形象的欲望满足取代了文化的意义追索,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品格内蕴着莫大的吊诡。同时,大众文化的崛起使经典美学理念几近失效,新的美学原则一时之间又难以服众,尤其是大众文化以身体为依托的快感美学与快适伦理,现阶段明显缺乏伦理学维度的审美正义、背离了人类学维度的人文价值。因此,超越物欲至上、技术异化与娱乐至死,解决当代技术主义、享乐主义与虚无主义的思想难题,依然有待于努力。  相似文献   

2.
对大众文化批评及大众文化特征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明 《社会科学》2004,(11):114-118
近年来我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主要来自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但这种理论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将法兰克福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非语境化和非历史化,会导致对当代和中国大众文化特点的误读。如果现实地和客观地去审视大众文化,就会发现大众文化其它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3.
大众文化的美学是在商品逻辑验证下,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传导,加上现代高科技包装后,被大众主动接受的。大众文化时代,世俗的审美意识成为人们思考或日常审美化的主要理论资源。美学日益走向多元共生并体现在世俗生活的日常消费中,大众在购买、享用产品的过程中让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化的消费因而成为消费时代大众的主要美学体验。  相似文献   

4.
受制于市场经济的大众文化的消费法则,已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当代的文艺接受,使其发生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从传统的“作者本位”到大众文化时代的“读者(观众)本位”,审美艺术欣赏意义上的文艺接受转变为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消费,市场成为影响着文学的基本因素.二是读者(观众)从传统的审美欣赏者或教育接受者转变为文艺消费者和“书籍购买者”.因此,从文艺接受角度来看,欲革除当代文艺病象,当务之急是抑制三大文化公害,即从抑制收视率(票房价值)、发行量和点击率入手.而要想抑制“三大文化公害”,作为文艺接受者的读者(观众)必须走出由大众消费文化制造的文艺接受的三个误区:符号认同接受、欲望满足接受和从众模仿接受.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是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必然文化现象 ,它是以都市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 ,通过现代传媒手段广泛传播的一种无深度、模式化、意义缺场的、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批量生产或大量复制的、适应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对大众文化在满足大众享乐需求的同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尊重大众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合理性 ,同时尽可能限制其消极作用 ,全面健全文化市场机制 ,对大众文化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时代、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众文化、文化产业和消费文化不断被凸显的状况下,去经典化与经典的缺失同时存在。在美术文化以及美术学科教学中,传承经典的同时更应承担更新经典的重任,这主要表现在对经典的重估(包括大众参与的从而形成的"另类经典"),以及乡土地域文化的经典性开发。  相似文献   

7.
刘柏清 《北方论丛》2010,(3):133-135
学术界对大众文化及其批判的研究经久不衰。然而,对大众文化的批判,除了学理阐释、认知之外,还应通过这种批判促进大众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大众文化批判不仅应关注解构层面,关注建构层面的创新也是大众文化批判的应有之义。大众文化发展至今需要发展和创新。对大众文化的超越、增强文化的批判功能、增进大众文化的文化自觉与自律等是实现大众文化的创新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大众文化与道德教育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众文化以其绝对的优势销蚀着道德生活以及道德教育的意义,并在这个过程中瓦解着人们对可能生活的终极意义的追寻,从而失去了道德精神和信念,失去了对德性品质的培养。文章在对以娱乐和消费为主要特质的大众文化的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从大众文化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出发,探讨了大众文化时代文化的特殊性,以及这种特殊性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并试图提出教育改革应该怎样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消费时代已经来临 ,大众文化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生活中最为活跃的一类文化 ,我们和它的各种表现形式有着亲密的接触。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的大众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本文试着对这些特点进行简单的归纳 ,并对它们产生的原因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杨晔 《天府新论》2004,(Z2):225-22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时代已经来临,大众文化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生活中最为活跃的一类文化,我们和它的各种表现形式有着亲密的接触.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大众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本文试着对这些特点进行简单的归纳,并对它们产生的原因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图像化和数字化时代,大众的审美接受由传统的文学阅读转变为对图像文化的接受.文学经典命运坎坷,或被冷落,或被戏说,或只能借图像发展.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看,文学经典是指具有广阔的阐释空间和当代存在性,能够不断与读者对话,为读者带来全新发现,让读者在审美静观中充分体现主体价值的文学作品.与图像文化相比,进行文学经典的审美教育对于读者思维的开拓、创造力的培养、主体意识的发挥,以及对整个社会大众文化精神生活的开拓和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应立足于文学经典文本阅读,借图像张扬经典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我国大众文化发展在经济、政治、艺术、技术及理论支持等方面还存在亟需治理的问题。为更好推进大众文化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对大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治理和规范。  相似文献   

14.
大众文化的崛起与20世纪西方文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诞生而崛起的大众文化构成了对20世纪西方文学的挑战。为了应付这一挑战,西方文学在实践上选择了大众传播媒介难以与之竞争的表现形式和主题,在理论上顺应西方学术思潮的语言学转向,确立了文本在审美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发展与文艺复兴人本主义的理想的相背离,是西方文学作出这一选择的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5.
夸示性阅读:大众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学阅读取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接受群体,他们对大众文化的接受既体现出知识阶层固有的文化选择性,同时又暴露出年青群体对文化接受的盲目跟风和集体无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文学阅读取向也就体现出大众文化的显著特征,体现出一种夸示性阅读的特性。文学指导老师必须根据这一新的取向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黄春燕 《学术探索》2002,2(6):86-89
蕴含着商品属性的大众文化消费赋予接受美学极富时代意味的特征 ,视听的文化消费方式、文化的商品属性、文化消费者对文本选择的自由性使高雅的文学融入世俗 ;接受美学对读者的关注、对“期待视野”及其与作品距离的倡导则实现着对大众文化消费品味的改造 ,进而引导着文学活动。文学 ,作为当代大众文化的消费品在融合世俗与追求超俗的进程中表现出固守与突破的挣扎 ,同时也展求着超越与创新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黄春燕 《江淮论坛》2002,2(5):96-100
蕴含着商品属性的大众文化消费赋予接受美学极富时代意味的特征,视听的文化消费方式、文化的商品属性、文化消费者对文本选择的自由性使高雅的文学融入世俗;接受美学对读者的关注、对"期待视野"及其与作品距离的倡导则实现着对大众文化消费品味的改造,进而引导着文学活动.文学,作为当代大众文化的消费品在融合世俗与追求超俗的进程中表现出固守与突破的挣扎,同时也展示着超越与创新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述了大众文化娱乐性、消费性、商业性、流行性等特性以及人们对大众文化价值意义的不同评价,然后从文学活动全面市场化、文学期刊策划频繁、长篇小说独领风骚、审美理想保守媚俗四个方面分析了后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大众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9.
文学经典危机与文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文学经典在精神生活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性明显衰落,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法性受到理论质疑。定位为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文学教育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调节、完善消费社会的价值体系,培育消费社会中理想的文化主体。经典文本的人文价值与审美价值久经检验,是文学教育之范本,应该为受教育者认真研读。  相似文献   

20.
杨杰 《阴山学刊》2002,15(5):20-24
作为文化工业的大众文化,遵从了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在文化与大众的双向互动发展过程中,生产与消费虽然具有同一性,但在本质上生产决定了消费,大众文化的生产在深层次上决定了大众的文化消费水平,通过意识层面对大众的文化素养施加影响,因此,通过提高大众文化生产的品位,可以达到改造国民素质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