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行驶必须有路,这是规律;汽车少一个轮子就无法行驶,这是因为失去了平衡;汽车跑得太慢没有效率,跑得太快又容易出事,这就需要把握适度。当一名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犹如汽车驾驶员,也必须把握三个问题,就是规律、平衡、适度。这三个问题把握好了,你在前进的路上就会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搞好工作必须把握规律世间万物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但都有其必然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这就是规律。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也不被人的好恶所左右。你能遵循它,它就能为你所用;你若违背它,它就会毫不留情地惩罚你。对一个领导者来讲,工作中最不能违…  相似文献   

2.
《领导文萃》2010,(8):124-124
关于失败,英国人哈罗德·埃文斯有这样一段论述:对我来说.一个人是否会在失败中沉沦,主要取决于他是否能够把握自己的失败。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经历过失败,因而失败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你想要取得成功.就必得以失败为阶梯。换言之,成功包含着失败。关于失败,我想说的惟一的一句话就是:失败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河之洲     
<正>要有边缘化自己的勇气一天,和一个新认识的朋友聊天。他说,我在单位是个极其边缘化的人。我问,那样会不会很孤独,甚至被漠视或排斥?他说,孤独是会有的,但是自己是心甘情愿被边缘化的,自己本来就不属于那里,能够被边缘化倒省了很多麻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热闹,害怕离群索居;喜欢盲从,害怕特立独行。在人群中,你总能听到"大家都买了××,我不买就会显得  相似文献   

4.
万青 《领导文萃》2006,(2):86-86
■你成功的程度取决于你的态度。■当你放弃的时候,失败才成为事实。■每个人都会被击倒,问题是:你有没有退缩?■成功的人做失败的人不敢做的事。■当你不再试图改变他人而开始改变自己时,你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好。■当我们为我们的想法、决定和行为负责时,事情会变得更好。■当你期待成功,你的头脑就会锁定成功。■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你所必须做的就是抓住它。■如果你不知道想去哪儿,你怎么会知道什么时候能到?■如果你不敢出发,你就没有机会到达。不出发,就没机会到达@万青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有一个“坏上司”,那你至少有三门功课能够学好:“坏上司”能教你一种面对逆境的平常心这应该是人生最宝贵的一课。当我们面对一个不能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客观环境时,有两种态度可以选择:一是心平气和地接受它,因为这是一个客观的环境,至少在短时间内还没有办法改变这种状况;二是从心理上不接受这个不能改变的事实,为它而烦躁、叹息、愤慨。第一种态度至少能够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第二种态度则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在客观上受损失的同时,再加一层心理上的伤害。可见,在面对一个事实上不能摆脱的环境或者不能改变的结果时,从心理上接…  相似文献   

6.
美国商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从未破产过,那他只是个小人物,如果破产过一次,他很可能是个失败者,如果破产过三次,那他就可以无往而不胜。"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似乎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但实际上,失败往往是胜利的开端。当我们遇到小挫折时,我们能非常理智地对待:吸取经验,重新开始。但当大的挫折降临到我们头上时,我们就往往会惊惶失措,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事实上,失败的经历不仅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而且会给你增添新的前进动力,善于利用失败的人不仅能卷土重来,而且可以更上一层楼。失败是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学习机会。成功固然可喜,但在失败中才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我们身上的弱点。  相似文献   

7.
<正> 动机是做事之前的想法。做事成功之前的动机是为了成功,失败之前的动机肯定不是为了失败。然而当主观强迫客观时,看似聪明透顶的动机也会招来失败。失败的动机分两种,一种是君子式的,一种是小人式的。 当我们把话题限定在经济领域时,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西方人的失败是拿自己开涮,东方人的失败是拿别人开涮。  相似文献   

8.
正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能够成就什么,有时并不在于你自己,而在于追随你的人,或者说在于你身边的人。有学者对李自成的失败进行了认真地研究,提出的一个观点就是他身边在文武方面都缺乏一流的人才。美国著名领导力大师约翰·麦克斯韦尔历经30年的领导经历,感悟到的最伟大的领导力原则就是:离领导者最近的人,决定领导者的成功程度。实际上,一个人能否成功就在于你是不是有能力把一批优秀的人才聚集在自己身边,特别是对于身处高位的人来说尤其如此。我们从项羽与刘邦的身上能够非常明显地看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2,(21):64
我总告诫年轻人,在你事业落败的时候绝不能读太多励志书籍,读励志书有时候会把一个人读傻的。因为此后你会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你走的路一定正确,即便偶尔遇到失败,也会视其为一时的困惑,你坚信最终还是会赢的。这样的人其实是很可怕的。  相似文献   

10.
创新与机遇     
机遇是外界提供的,不是说我们想怎么就怎么样的,一方面你可能遇到许多方面的机遇,如果你各方面都准备好了,那么一旦一个机遇来了,你就能够抓住,利用它去发展。也有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机遇不能给你。如果你能正确对待,也许你能找到更好的机遇。另外这些机遇的选择也很重要,这个选择,就好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你是走这条路还是走那条路,而且这个路一旦走去了就是很难回头的,这个对你一生价值的实现会有很大影响,一个正确的决策能够使你一生无憾,一个错误的选择,会使你抱撼终身。要想为国家为社会作出重大的贡献,就不可能单枪匹马。一般单枪匹马只能做一些比较小的题目,要想作大贡献,就要团结一批人,形成团队。团队就会成为一种力量,就会在解决国家重要任务或科学的重大任务当中作出贡献。当然最后名震全国的还是少数。我想参加的人同样也会因为参加了这样的工作而感到自豪。如果每一个人都想成为一个名震全国的人,那就只是单枪匹马。这样每一个人都不会成为这样的人,而每一个人的价值都不能得到实现。能不能够团结一心,凝聚在一起去共同奋斗,将决定着科技人员做出来成绩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正>在任何单位中都应该 有这样一个“烫火炉”来 强化规章制度,只要你一 碰它,它马上就烫你。 与奖励相对应的惩罚措施几乎每个公 司都有一套,但是效果却是千差万别。如 何正确认识惩罚管理?怎样的惩罚管理才能 获得最好的效益?这是很多管理者都感到困 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生活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同的,没有必要非得模仿别人。只要你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就总能在生活中“整”出点儿动静来。能把生活“整”出点儿动静来并不容易,那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能有这种勇气的人,其实都有一种冷静的自信,否则,你是不可能具有“整”出生活的动静的能力的。天津发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家刚诞生的企业,可这家企业的总经理杨立新却有着把生活“整”出动静的经历,也正是这种经历让杨立新不断体验着如歌的生活。一真正决定你踏入社会后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是性格。这不是伟人的话,却值得思磨。杨立新正值中年,开朗…  相似文献   

13.
刘勇强 《领导文萃》2012,(16):98-99
生活中有一种"分享理论"说,它告诉我们给予是智慧这样的道理。当自己有6个苹果时,不要一个人独自享用,不妨分给他人5个,尽管自己暂时少吃了5个,但却得到了5人的热情和友好。也许事后你会得到一个橘子、一个桃子,你不仅尝到了6种不同风味的水果,还获得了5个朋友的友谊和好感,不是吗?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快乐?当你看到通过努力换来成绩时,你会快乐;当你看到一只受伤的鸟再度飞上天空时,你会快乐;当你看到一朵娇嫩的花儿灿烂地开放时,你也会感到快乐。快乐会使人笑,也会使人哭。笑,是因为那一刻让你兴奋、激动;哭是因为在快乐的那一刻,让你想起为了快乐而付出的艰辛,所以,有了“喜极而泣”这个词。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寻找快乐。假如有让你痛苦无比:无法忘记的事,那你就要学会善待它。要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发现这件事情背后的快乐。橄榄苦后便是甘甜。不然,你就会一直沉沦下去,越陷越深,直到完全把自己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接近     
国外有一位军事战地记者,他拍摄的照片每一张都充满了现场感,令人感到一种血腥和残酷。有人曾这样问他:“为什么拍的照片那么真实并且充满强烈的渲染力?”他说:“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还曾听说过一个古希腊的故事。妈妈交给儿子一把剑,要他习剑。儿子练了一会儿,发现剑太短了。于是对妈妈说,能不能换一把长的。妈妈对他说:“不,孩子,剑短,你跨前一步,剑就变得长了,照样可以击中目标。”一个人握着短剑,他就会认识到自己的不利,就会千方百计接近敌人,更主动地进攻。而握着长剑的人,往往会有优越感,最终被手持短剑甚至没有兵器的人打败。“接近”,其实是一个精神上的概念,你的身体要不断地接近目标,精神更要接近它。一个人各方面条件不优越,但却信心万丈,就会慢慢看清目标、击中目标、打败对手。  相似文献   

16.
成功的人常在困难中找到机会,失败的人常在机会中找到困难。人生总有几次,机会会来敲你的门,重点是看你自己怎么把握。  相似文献   

17.
工作对于我们究竟是有趣还是枯燥乏味,全看你是否热诚努力地去做好它,再枯燥的工作,努力去做也会感到有趣,反之,就只有索然无味了。一个人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其实并非这个人总是乐观,而是他懂得工作的艺术。现实告诉我们,我们无法选择工作,但我们可以选择工作态度,不同的态度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工作结果,所以对工作的态度是人的一种能力的体现,甚至态度比能力更有分量。  相似文献   

18.
曾国藩 《决策探索》2004,(12):80-81
从一开始就要看准哪些错误绝对不可以犯.并以它作为行动的准则和指南。一系列小失败都不及方向性错误造成的损失大。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你不幸地选择了刀刃那一头.再好的结果也会伤害你:如果你选择了刀把这一头,最坏的结果也会保护你。千万不可混淆了大节与小节.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处处成功、有些人处处失败的一大原因。如果要向神祈福的话.就祈求能够区别大节与小节的智慧吧。任何时候,任何场合,  相似文献   

19.
自信与人生     
没有自信,便没有成功。一个获得了巨大成功的人,首先是因为他自信。有人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真的很对,但自信只是成功的一半,它毕竟还不是成功。如若不充分认识这一点,有一天你会连原来的一半也丧失。自信的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目标;自卑的人则只有凭借侥幸。自信者的失败是一种人生的悲壮,自卑者的成功则是一种人生的悲哀。前者真是虽辱犹荣,后者则是虽荣犹辱。古往今来,有许多失败者之所以失败,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无能,而是因为不自信。自信,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使可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能避免以下自招失败的蠢事,你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 做个让老板无法不用你的人。工作时间不要与同事喋喋不休。这样做只能造成两个影响,一是那个喋喋不休的人觉得你也很清闲,二是别的人觉得你俩都很清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